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尽管居民的粮食需求与农民的粮食供给缺乏弹性,尽管居民与农民在粮食供需方面的行为选择不会对粮食的供求关系造成太大的影响,然而考虑到粮农追求生产者剩余最大化的行为偏好与选择会给粮食流通造成事实上的巨大影响,在对粮食流通体制做出制度安排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到粮农的行为偏好与选择.否则,这样的一些制度安排不仅难以得到顺利的贯彻落实,而且也必将会难以取得应有的制度实施绩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我国粮食流通环节与组织结构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粮食收购市场失效的表现和影响,分析了我国粮食收购市场失效的原因与对策。为了提高我国粮食收购市场的效率,促进农民增收,政府应该提高粮农的市场信息素养、加强农村信息服务,改善粮食收购市场结构,健全粮食收购市场制度,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粮食期货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在梳理我国建国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演变历程的基础上,以新制度经济学为视角审视其变迁模型,得出如下结论: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在政府部门主导下的一个渐进过程,在路径选择上,强调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但更注重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同时,根据两种变迁模型之间的辩证关系,针对当前我国粮食流通制度安排现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在社区参与上主要存在参与内容具有明显选择偏好、参与行为具有区隔性以及参与意愿与实际参与行为不符等问题。通过建构利益驱动机制、认同驱动机制和制度驱动机制,帮助居民拓宽获取社会资本的渠道,增强居民社区认同感,搭建社区参与的制度平台,有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改善社区居民参与状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南京市进城务工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意愿的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其社会养老保险参与意愿的因素分析发现,进城务工农民群体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需求非常迫切,差别化的意愿选择受进城务工农民群体人口特征、职业经济流动特征、养老观念及相关信息掌握状况等多层面因素的影响;国家在未来的相关制度安排中则应该充分考虑到实施对象的实际需求,制定更为合理科学的办法,以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合理的产权制度安排是市场有效运作的前提,而产权制度的合理性在于产权制度安排的各种权能能够激励兼容或相互制衡。本文试图通过产权制度中激励兼容机制的研究分析,揭示其运作的方式及其功能,指出我国国有企业现行的产权制度安排缺失及改革之边际,以便为我国产权制度的改革提供一种思路。一、激励兼容何以可能首先,产权制度安排的分析强调对人的行为假定的依赖,人的行为假定不同,不仅将导致不同制度选择,而且对制度安排理论构想及理解也相去甚远,我们假定,人们的经济行为是以在一定条件下获得最大化效用为准则,这是激励兼容机制的动力源。如果没有人们对自身利益追求,制度安排也就没有必要。同时,人的效用函数及偏好存在着无限的多样性,这种制度安排既约束了个人的经济行为,又引导人们以较低的代价而获得较大的收益,即能有效的激励兼容。我们还假定人的经济行为的机会主义倾向的存  相似文献   

7.
粮食产业有其不利的自然特性,即生产周期与劳动机会的不一致。粮食产业的这种特殊性限制了农户技术进步和增加收入的机会,文章以粮农参照收入与实际可支配收入的差别为机会损失,并以粮食主产区河南省100户粮农种粮调查的实例求证了粮农种粮的机会损失,得出粮农的这种机会损失正在逐步加剧,粮农之所以从事粮食生产是因为其职业转移成本还大于这种机会损失。因此,建议关注粮农机会损失,给予粮农适当补偿,以维护粮农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8.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由于其影响的系统性和广泛性,因而此方面的制度创新只能由政府来加以提供.总体上分析,新时期关于粮食市场改革的所有问题,均非执行与能力问题,相反,更多的则是制度本身的设计问题.因此,我国粮食制度改革的出路并非"模范"地实行旧的制度或者是效仿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而是要以全新的、能适应新经济模式的制度安排来代替旧的、失去了生命力的制度安排.事实上,只要让市场在粮食的生产经营中起基础性的作用,那么,粮食市场改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均可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9.
利用博士质量调查数据及相关访谈资料分析了我国博士生对不同指导方式的偏好,同时比较了单一导师制和联合指导制博士生对学术指导满意度的学科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博士生尤其是理工科博士生普遍倾向于选择联合指导制度,但除医学博士生外,两种指导方式的满意度并无显著差异。考虑到在一些学科中某些博士生尽管名义上受单一导师的指导,但事实上是导师联合指导,因此回归结果可能低估了联合指导制度的实际效果。此外,研究发现,如果博士生偏好的指导方式与实际指导方式一致,其满意度也更高。从国际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和学生期望来看,我国应进一步推行联合指导制度,同时坚持主导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走私活动是违反现有制度规定的地下经济行为,其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在于这种行为的利益诱导和制度监督的失效与缺陷。目前,我国的走私活动表现为大规模的法人区域性走私。走私之所以表现为区域性,是因为走私与区域利益密不可分,也是区域利益追求极大化偏好的反映。区域利益是特定经济区域的经济组织、微观经济行为主体和区域性地方政府及公共管理机构行为偏好指向的最大化目标在经济上的综合反映,是与区域发展、区域福利安排紧密相关的一个规范性概念,它对区域经济行为,特别是组织化的群体行为具有巨大的影响,并在这种区域集…  相似文献   

11.
利用河南省各地市及省直管县数据分析发现,农地流转滞后农村劳动力转移非农就业,且呈现区域差异性,不利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通过经济学范式分析农地流转滞后的形成机理,认为农地供给不足,或者农地需求不足均会导致农地流转滞后。根据河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测算出各地市及省直管县的农地供给和需求状况,验证了各区域农地滞后是由农户供给不足,或农户需求不足,或经营大户需求不足造成的。应该针对性选择多元化经营主体,在农地供给不足但需求充足时,发展农户合作组织;在农地供给充足但需求不足时,培育经营大户和资本企业;在农地供给和需求均充足,适合发展多种经营主体相结合;在农地供给和需求均不充足时,培养经营大户带动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2.
农业技术需求与供给是农业技术进步的两个决定因素。农户的技术需求是利润最大化的函数,政府的技术供给是以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增长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函数。为协调需求与供给的冲突,我国应选择的技术进步模式是:坚持农业技术需求为主导、加强政府技术供给的推动作用和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供求之争一直是经济理论史上的一条主线或争论焦点。而有效供给创造需求应该是人类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性规律。换言之,供给主导型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供给主导型经济不仅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理论及实践依据,而且对增大我国的有效供给,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进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极具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食品行业是一个小生产大流通的行业,食品物流安全是我国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用现代物流技术保障食品物流安全已成为现代食品物流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对我国食品物流外包及其业务需要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与食品冷链技术的运用,结合食品安全管理标准体系与绿色食品物流体系的有效构建,形成多环节的食品安全技术保障措施,以助推食品物流外包业务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食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在食品专业本科生的课程体系中引入了分子生物学。联系食品行业的需求,明确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优化了教学内容。基本教学内容包括基因组织与个性化食品研发、基因组稳定性与食品成分的关系以及基因表达与食品成分的关系。为有效地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获得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和素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分子生物学知识与食品行业实际状况、其他课程知识相联系。  相似文献   

16.
陈端计 《天中学刊》2003,18(4):20-24
供求之争一直是经济理论史上的一条主线或争论焦点。而有效供给创造需求应该是人类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性规律。换言之,供给主导型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供给主导型经济不仅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理论及实践依据,而且对增大我国的有效供给,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进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极具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粮食供需始终处于较紧张的平衡状态。本文研究了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了我国的水土资源状况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以及粮食生产存在的机遇,并提出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的组建服务属于社区性公共产品, 因而具有很强的外部性, 单靠市场或政府都无法保证其有效供给, 这是当前我国大多数小区业主委员会组建困难重重或长期缺位, 进而导致物业纠纷不断的深层次原因。根据公共选择的相关理论, 文章提出了非营利组织参与小区业主委员会的组建并提供相应服务以解决该服务需求矛盾及困境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强烈关注,本文介绍了动物原料生产,动物源性食品加工、流通及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并针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德国ASIIN工程认证在我国高校的推行,以上海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对“食品分析”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进行探索。首先确定在ASIIN认证背景下“食品分析”全英语课程培养的目标及培养对象所应具备的能力;其次将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分析”课程的发展历史、现状与ASIIN认证目标要求相结合,探索建立一套适用于食品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