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动物可以在低温或超低温环境下生存,说来令人叹为观止。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有一种当温度升高到10~20摄氏度时,就会融化,消逝的生物。它们是些小小的蚯蚓,田间普通蚯蚓的“亲戚”。这些蚯蚓生活在冰川里,它们能在冰上爬来爬去,它们涉足的地方永远在零度以下。然而,它们体内的液体却不会凝结成冰,因为这些液体是一种真正的抗寒液。它们的血液和原浆中含有大量甘油、盐及其他混合成份。这些成份能够有效降低液体的冰点。这种蚯蚓具有的消化酵素的作用只适用于零度以下,所以当温度升高时,酵素的效能明显加大。以至于酵素把自…  相似文献   

2.
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知道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和汽态。并且知道物质的这三种状态,在不同的温度下是可以互相转变的。比如水在摄氏零度以下的低温,会结成固态的冰;冰遇热又会熔化成液态的水;将水煮沸,甚至在常温下,就有一部分水化为汽态的水——水蒸汽,“溜”到空气中去游荡。  相似文献   

3.
通常,动物细胞在外界温度降低到0℃以下时,细胞内外的水分会很快结成冰晶,这会破坏细胞内部的结构,冰晶体积膨胀会使细胞发生不可逆转的损伤,甚至导致细胞死亡。-5℃~0℃是细胞最容易受伤的温度,而这个温度却是一种小虫子最喜欢的温度。这让科学家称奇,掘地三尺也要找到它们,研究它们的独特生存能力。冰封世界的魔虫在寒带冰天雪地的夏季,夕阳西下,一种叫冰虫的小虫子纷纷从厚厚的冰块下钻出来,成群结队地寻找它们的晚餐,海藻、花粉和其他可以消化的残渣都是它们爱吃的。小小的虫子拥挤在一起,为了生命的延续,它们伸着蓝色的鼻子,寻找着一…  相似文献   

4.
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是在号称“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上修筑铁路的三大世界性科技难题。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不仅创造了九项世界之最,而且科学家和现场工作者还相继攻克了20多项世界性高原冻土施工方面的重大科研难题。含有冰晶的土壤在北方的冬天,当气温降到零度以下时,土壤里的水分就会凝结成冰,将土壤冻结,使得原来松软的土地变得十分坚硬,并含有一些小冰晶,这些含有冰晶的岩土(土壤、土、岩石)就是冻土。冻土层虽坚硬,却不十分厚,在它下面仍是比较松软的土壤。作为一种处在零摄氏度以下并且含有冰的特殊土体,…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油品计量交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度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在油品计量及交接过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把握不好将给计量交接造成很大的误差,直接影响计量的准确性.石油作为一种物理性质随温度和压力变化的液体,当以流量计进行交接计量时,在运行工艺条件下,由于温度、压力、黏度等因素的变化均会影响所计量的体积,其中温度是流量计计量中最有影响的一个参数,温度的改变会引起一系列参数的变化.它随着计量液体的体积、密度、黏度以及流量计壳体与转子之间发生变化,而导致漏流量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水稻低温冷害是指水稻各生育期在生物学零度以下的零上低温所造成的生理障碍,是一种气象灾害。低温是造成灾害的最重要因素,而低温常伴的连阴雨、寡照、干旱等则主要起加重危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深海的底部,生活着许多种类的细菌群落.这些细菌以海底淤泥里含量丰富的硫化氢为食.它们还是一些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需要氧气来消化食物,产生能量.可是在海底,尤其是在海床底下,那里氧气极度稀缺,怎么办呢? 它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上千个细菌通过首尾相连,组成了一根根细丝.细菌本身只有大约5~4微米长,但细丝却长达几厘米.这些细菌的部分细胞膜融合在一起,在细丝表面形成一层鞘.当细菌分裂时,新细菌也被包裹在鞘里面.不过,它们这样到底意欲何为? 原来这样一来细菌们就变成了一根"电缆"!"电缆"从海床淤泥底下伸出,探进含氧较为丰富的海水里;当根部的细菌消化食物时,产生的电子通过"电缆"传递到最末端的细菌;在最后一个细菌体内,电子把溶解在水中的氧分子解离,解离后的氧离子与氢离子反应,最后生成水,而释放的能量则被收集起来.  相似文献   

8.
第一链接     
离子液体能蒸馏吗?离子液体作为“绿色”化学的溶剂来使用,为的是避免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使用或产生危险物质,因此人们对它们感兴趣。离子液体是在室温下或接近室温时为液体的盐类,过去普遍假设(但未被证实)它们在沸腾之前会分解,因而通常被认为是不能蒸馏的,也是非常难以提纯的。现在却证实了该假设是错误的:在低压和普通温度下,某些类型的离子液体现在已经能够蒸馏而不分解。这一现象除具有本质的重要性外,还提醒人们,“被普遍接受的假设”不能构成证据,永远需要实验来证实。摘自《自然》2006年2月16日格陵兰冰原与海平面上升格陵兰冰原的冰…  相似文献   

9.
梁莹 《百科知识》2021,(2):62-66
一到冬天,万木凋零,不少地方都光秃秃的,毫无生机;然而,每到此时,有些地方银装素裹,群山玉砌,冰凌挂壁,精美绝伦如仙境,为大自然增添了别样美景. 这些冰挂是水滴碰到温度等于或低于0℃的物体时,在其表面所形成的透明或不透明的冰覆盖层.它们只有在潮湿、冰冷的天气才会形成.  相似文献   

10.
水果和蔬菜在冬季貯存期间,温度低容易受冻伤、温度高又会变质腐烂,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水果和蔬菜都是具有生命的。它们含有大量水分,约65~96%。这些水分大部份呈游离状态,在低温条件下能够结冰;当温度低于-0.4°~-3℃时,水果和蔬菜里的水分就会在细胞间隙中结冰。严重的时候,细胞里面的物质——原生质中的水分也要脱出,使细胞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