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在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速度是相互协调的,因而使个体的身心能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但初中阶段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初中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在2-3年内就能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任务并达到成熟水平。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在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问里,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速度是相互协调的,因而使个体的身心能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但初中阶段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初中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在2—3年内就能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任务并达到成熟水平。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初中阶段是个体生命全过程中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但心理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这就使得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引起很多心理发展上的矛盾.文章通过对中学生渴望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解决自身的迷茫和困惑的分析,讲述了如何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从人的生长来看,初中阶段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正好处于个体的青春发育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了一个大的发展.但对于发展迅速的生理发育而言,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易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很多心理学家把这段时期称为“危机期”或“矛盾动荡期”,甚至有人把它比喻为“波涛汹涌的大海里的一条小船”.  相似文献   

5.
初中阶段是个体生命全过程中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但心理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这就使得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引起很多心理发展上的矛盾。文章通过对中学生渴望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解决自身的迷茫和困惑的分析,讲述了如何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在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速度是相互协调的,因而使个体的身心能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但职校阶段(16岁至20岁,属青年期)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职校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一方面身体外形发生了巨变,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另一方面性生理达到了成熟水平,使他们产生了性驱力(俗成性冲动)。  相似文献   

7.
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尤志强中学生阶段,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殊、关键的阶段。特别是初中生,由于心理发育迅速,身体外形变化大,第二性特征出现,性趋于成熟,但心理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所以他们的身心处...  相似文献   

8.
中学阶段,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重要、关键的阶段。生理发育迅速,第二性征出现,性趋于成熟,但心理发展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期,他们的情绪不甚稳定,易产生心理矛盾、心理冲突,身心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9.
初中教育是小学向高中教育阶段的过渡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处在少年期向青年期的过渡时期,这时期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动荡、捉摸不定的,同时他们的可塑性大,这就为教育培养理想人才提供了良机。在初中教育中,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展年龄化教育以实现适合性教育,开展非年龄化教育以达到衔接性和发展性教育。一、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初中生的年龄一般在12~13岁至15 ̄16岁之间。从人的生理发展来看,这一时期正好处于青春发育期,在生理上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改变、内脏机能的成熟及性的成熟三方面,这些生理上的巨变对初中生…  相似文献   

10.
肖淮 《家长》2009,(Z1)
在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步调协调一致的,因而个体的身心能够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然而,青春期是人生历程中极为特殊的一个时期,处在这一时期的少男少女生理发育迅速,在2~3年中,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即可达到成熟水平,而心理发展却相对迟缓,心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潘志军 《考试周刊》2012,(23):167-168
初中阶段是人的一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初中生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尚未成熟,在认知发展上处于一种既懂事又不完全清楚的状态中,即各种认知过程都在发展而又都发展得不完善,普遍缺乏自信心、缺少自控力、缺失自理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中,进行这一方面的研究,提高中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秦英 《考试周刊》2011,(93):198-199
初中生处于人生中一个特殊时期,生理逐渐走向成熟,心理发育却不成熟,生理发育的快速与心理发育的滞后导致一系列青春期的问题。只有科学地把握这时期学生的身心特点,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有效教育。初中生的心理是多变和敏感的,可塑性又很强,怎么才能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初期,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呢?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初中生虽然身心发展较快,但他们思想尚未成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加上自我控制力较差,就需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引导。我就此谈几点体会。一、初中生心理发展探析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飞速发展变化的阶段,其心理状态显得激烈、动荡,形成了不同于小学生和高中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均处于不断成熟的阶段,而且中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会出现很多不良的思想,其中尤其是以逆反心理较为突出,对学生的身心和健康的成长有着诸多的不良影响以及负面效应。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对初中生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上也要正确地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让学生可以以一个更加健康的心理状态成长和学习。就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疏导学生逆反心理的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叶菁 《文教资料》2013,(5):171-172
初中是人生道路的重大转折期,在这一时期,初中生在生理上处于迅速达到成熟的阶段,心理发展相对生理发展却滞后,在理智、情感、道德、社交等方面的发展还处在人格化的时期。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这一特殊时期,初中生也在持续形成定型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而在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当代初中生的发展又展现出特有的特点,如何从当代初中生角度思考德育教育是需要引起关注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6.
预防初中生犯罪的重要性 初中生进入了人生的"第二断奶期".初中生生理上的逐渐成熟与心理上的尚未成熟,导致他们出现一些困惑与烦恼,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思想情绪不稳定,易受外界影响,有的可能造成行为上的偏差和越轨.因此,预防初中生违法犯罪,是防范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7.
初中阶段是一个充满梦幻的年代,初中生"一半是儿童,一半是青年",幼稚与成熟并存,是一个心理活动激烈而动荡的特殊时期.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决定了他们复杂多变的表现形式,我们把握得好,他们的身心发展就可能非常顺利,为将来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反之,则可能使学生经受曲折,变得很难教育.所以,了解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有助于帮助学生顺利地度过"危机年龄"阶段,这是我们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处于依赖性与独立性、幼稚与成熟相矛盾的时期,他们的思想往往容易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行为举止极具模仿性,因此正确的德育指导对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语文课堂作为中学教育的重点科目,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渗透德育,能最大化地发挥育人的教学效果。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要求1.遵循初中生的成长特点。初中阶段是自我完善的核心时期,大多初中生都具备叛逆的心理,尚未形成稳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的身心都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是由于生理、心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导致他们在成长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在这个阶段,初中生的性格、品质等都基本得以定型,因此,初中教育阶段的德育教育便显得十分重要。作为班级的中心人物——班主任,更应该担负起德育工作的教育重任,为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做好充足的准备。本文我就从在教育工作中出现的管理案例来分析有效的德育工作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汪荣跃 《教师》2013,(31):30-31
中学阶段是初中生身心发展关键期、"三观"形成时期、人生发展的"黄金期",是告别童年,向成年靠近的过渡期——青春期,这时期中学生心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处于半成熟,像个"小大人",是中学生身心发展变化最快的阶段,也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时期.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后,广大中小学普遍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常规任务纳入工作范围.但我们也看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特殊生心理教育问题,对此有必要进行认真探析.如何对这些"留守子女",进行健康心理教育?使他们健康地成长,成了中学教育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留守中学生"心理教育问题找出原因,寻求有效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