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而文言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文言文教学大多采用教师讲学生记的传统模式,这种方法固然有它的优点,但存在的弊端也不少.它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未能发挥其主体作用,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更觉枯燥乏味.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尝试了双边质疑释疑式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传统文言教学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模式既无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愿望,更无法实现文言文教学深层理想——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随着文言文学生用书的泛滥,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遇到了重复教学、无效教学的尴尬。基于此,本文试从吟诵、探究、迁移、归纳等教学方法入手,谈如何由此突破文言文教学困境,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李瑛 《教书育人》2010,(9):59-60
高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我国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串讲法”,即课堂上老师逐句翻译,学生逐字逐句的记,教师将文质兼美的课文割裂成零散的知识教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的阅读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学生缺少了自己感知课文的实践活动,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中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然而就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串讲,"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学生记词义、记译文,考试考翻译和字词,学生对这种"满堂灌"的文言文学习感到厌倦,使文言文的教学跟素质教育相距甚远。而我们学校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种问题就更为凸显。如何让学生摆脱文言文的束缚,本文以《核舟记》为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挖掘文言文中的有利因素,通过趣味古文、古字分析、画画学古文等形式吸引学生读古文,诵古文,记古文。希望能为古文教学提供新的学习范例。  相似文献   

5.
正在各种文本的教学中,教师们似乎对文言文教学最有兴趣。因为文言文主要考查字词的理解,所以教师们认为,只要学生能把字词翻译出来,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字词意思,学生记字词的翻译,这已成为常态,学生在文言课文字里行间穿插记录了大量的字词的翻译。然而这种文言文词语的学习,尚是停留在记忆的表层上,字词背后人文情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许多教师的难题,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绊脚石.而常规的文言教学基本的模式是由教师逐字逐句讲解,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这种模式固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容易为教师和学生所接受,可是按照这样的方式上课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种基于合作互动的学习,自然成为语文教学设计的一条思路.我采用合作学习组织文言文的教学,具体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始终是教师逐字逐句地讲,加上一点古汉语知识的介绍.而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句式,记译文。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口干舌燥。精疲力尽,却仍有学生茫然不解,甚至酣然人梦。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索然无味.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怎样才能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效率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惑,教师要去“解惑”,这是责无旁贷的。在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学生遇到的难词难句较多,似又无法自行解决,只有教师讲,学生记。本刊第五期介绍丁文言文教学中的“猜读”的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基本的教学模式始终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加上一点古汉语知识的介绍;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这种教法,即所谓的"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因此,教师授课时,  相似文献   

10.
王娜 《中国教师》2010,(12):31-32
<正>灌输式文言文教学模式是教师逐字逐句地讲,学生从头至尾地记。一堂课下来,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索然无味,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怎样才能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常规教学采用教师按部就班逐字逐句满堂讲,学生规规矩矩密密麻麻记一书,教师觉得不讲解学生“学不懂”,学生觉得懵懵懂懂离开老师“啃不动”,课堂教学成了“师讲生记”的固定模式这样的教学使文质兼美的文章灵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都是以老师讲为主,老师传授给学生知识。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需要改革,需要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让他们产生学习的主动,并转变以记为主的思维模式,变成以思考为主的学习方法。文言文教学只有变教师讲为学生提问、学生讨论,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地去品味文言文中的语言,教师也才能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的思想产生碰撞。  相似文献   

13.
李月 《语文天地》2016,(1):52-53
文言文由于其语言使用时代距今较远,语言习惯与现代汉语差异较大,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虽然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文本的深入研究,但始终以教师讲—学生记背,或者教师提问—学生解答—教师明确—学生记背的方式进行,文言文的课堂如同一潭死水。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教师可以尝试将教学环节甚至重心逐步交到学生手中。  相似文献   

14.
过去,我们进行文言文教学,常常是教师逐词逐句地讲,学生一字一句地记,教师一味地求所谓难点、重点,却不知学生对这个问题懂与不懂,有时学生对这个问题早已弄懂弄通了,可教师却还在那里高谈阔论,造成无的放矢,结果是事倍功半。文言文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学生经常处于被动地听、记状态中,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既没有师生间的互动,也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更难说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很多时候,文言文教学受制于有限的课堂活动时间,因此不得已只能采取教师一味讲、学生一味听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  相似文献   

16.
曹广桥 《文教资料》2014,(32):36-37
文言文教学历来被教师看做一个难题,且学生学习也感到吃力。因此,不少教师在讲解文言文的时候,过多地注重翻译,其形式是教师逐字逐句地讲,学生一字一句地记。一节课下来,师生都疲惫不堪。文言文教学中注重翻译本无可非议,但关键问题是没有把学习文言文当做学习语言,而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抽象知识或工具掌握。新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要求不只是翻译,还有阅读鉴赏能力。文言文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注重语感培养,提升文言水准;反复诵读,带动系统翻译;先总后分,点面结合,力争透彻翻译。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但教学效率低下是不争的事实,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师教学方法陈旧等现象普遍存在,笔者以《记承天寺夜游》的课堂实录和教学设计为例探究切入与导入的区别,以及文言文教学切入点设计的多样性和价值,力求让切入点的设计在文言文教学中得到重新认识和定位,给文言文教学带来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初中学生阅读文言文比阅读现代文更难一些。通常学生学习文言文多是硬记课文和教师的讲解,能融会贯通的甚少,因而自主阅读能力偏差。学生反映在中考时,解答阅读课外文言文题目时多凭猜测。这一现象如不改变,对学生的持续学习和发展不利。基于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关注提升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问题,开展了相应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中学文言文教学是个难点,多数教师认为难教,学生觉得难学,导致文言文教学一度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因此如何让学生轻松学习文言文并爱上文言文,就是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是祖国的文化瑰宝,是现代语文的源泉,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但就目前状况看,文言文教学效率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寓意丰富,意境幽远的文言文,对于现代初中学生来说成了"天书",深奥难懂,佶屈聱牙,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而在传统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字字落实、句句讲明.先让学生读通,再逐字逐句逐篇翻译,分析主题和写法的满堂灌方式,使课堂气氛沉闷、压抑,缺乏生机活力.久而久之,学生厌烦,教师压抑,以至于学生不喜欢文言文,读不懂文言文.如何让学生学好文言文成了目前中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开拓创新.据此,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