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从事语文教学三十年,三十年教学实践证明:改则变,变则通。教学要改,首先要“三改”:改注入式为启发式;改“一教”为“三教”;改他学为自学。三十年教学实践证明:“三改”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智力,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一、改注入式为启发式运用启发式,就是打开学生的思路,放手地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放胆地让学生追求真理,发现真理。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一个劣等教师给人奉送真理,一个优等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运用启发式,就是要教学生发现真理。启发式有三法:一是比较法;二是联想法;三是解剖法。  相似文献   

2.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劣等教师给人奉送真理,一个优等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显然,第斯多惠是希望教师都能让学生成为“发现”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这句话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只需要从旁引导、辅助学习活动的展开。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时刻铭记这一点,切勿越俎代庖。第一,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3.
如何衡量教学水平的高低呢?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评价标准:“平庸的教师给学生奉送真理,高明的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   “给学生奉送真理”,核心是教师对学生要“给予”。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学生则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给予,学生接受。教师给予学生的手段是“硬灌”,教师把教科书中的定理、定律、公式、法则等,直接和盘托给学生,要求学生学会并记住这些知识。谁死记硬背的知识多,谁就能在着重考背功的考试中考得高分,因而教学质量也就高。显然,这是一种陈旧落后的教学观、质量…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学的重点是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教学的中心是学,认为“不好的教师是传播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有些未来学家认为,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学会学习方法、不会钻研问题、没有预见能力的人。这些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5.
引导学生走向教材。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要正确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材的“例子”功能,不应带着教案走向学生,而应带着学生走向教案。在教学活动中,我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非教材限定的标准答案;我追求的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非教师“奉送真理”。  相似文献   

6.
“三步讨论式”奈曼旗实验小学诸志英奈曼旗教育局教研室王志远“讨论”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真理的方法,是重要的学习方法。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作用,改革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一、引导学生走向教材。在语文教学中 ,我认为要正确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材的“例子”功能 ,不应带着教案走向学生 ,而应带着学生走向教案。在教学活动中 ,我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 ,而非教材限定的标准答案 ;我追求的是让学生“发现真理” ,而非教师“奉送真理”。二、由教师提问向学生提问转变 ,把问的权力还给学生。我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提出问题 ,备课时就参考学生提出的问题设计教案 ,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然后在课堂上就基本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来研究讨论 ,让学生在自由辩论、互相补充中解决问题。其一 ,注…  相似文献   

8.
“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去发现真理”。(第斯多惠)然而,中学物理的教学内容,均是前人已经总结出来的科学概念与规律,似乎不存在让学生去“发现”的问题。但是,对学生说来,这些概念与规律大凡是第一次接触(尤其是上升为理性的东西),所以对他们仍存在着一个学习“发现”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明物理概念与物理定律的内容,还应按照人们认识它们的辨证思惟过程,编制成一系列的问题,创设“发现”的情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发现”规律和抽象出概念,这实际上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再发现的过程。这就是“发现学习”教学法。  相似文献   

9.
“知识、智力与创造力”的思维教学浅谈浩洪江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学的重点是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教学的中心是学,认为“不好的教师是传播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有些未来学家认为,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学会学习方法不会钻研...  相似文献   

10.
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既是学习方式,又是过渡性学习发展环节。它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作为主体从事的以学习和发展为目的的研究活动,是体现从“学习科学真理的认识过程”到“发现科学真理的认识过程”的过渡性认识发展环节,是教学从“教”到“不需要教”的中间转化环节。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教与学是围绕着一个“疑”字展开的 ,一堂语文课始终贯穿着师生间无疑———有疑———质疑———释疑的对话过程来进行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判断语文课或语文教师的优劣的标准之一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的 :“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 ,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我认为 ,在教学活动中 ,有疑是使学生与文本真正进入对话状态的主要标志 ,激疑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对话状态的一种积极的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教师怎样通过激疑来引导学生学习呢 ?可以把激疑看成是课堂上创设问题情景 ,就是教师在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2.
陈记 《教育》2014,(12):62-63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不应该奉送真理,而应该教人发现真理.”教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充分显示自主学习机会,发挥学生创新能力.尊重感受,激发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体会,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快乐学习、成功得出结论的同时,体验到取得成功的愉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他们追求更高层次的学习欲望.  相似文献   

13.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并探求问题的本质。笔者结合自己在长期教学中的体会与认识抛砖引玉.谈以下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叶亚萍 《文教资料》2005,(27):113-115
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奉送真理,而更主要的是教人发现真理,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分三个方面阐述本人的观点:一、以“发现教学摸式”为依据,进行教材的处理。二、问题情境的设计组织是“发现教学摸式”的基础。三、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探索是实施“发现教学模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徐磊 《山东教育》2011,(1):76-76
德国教学家第恩多惠说过:“不好的教师传授真理。好的教师让学生发现真理。”结合我们的新课标理念,也就是说。我们的数学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猜测、比较、验证、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不好的教师只是奉献真理,好的教师是引导学生发现真理。”作为语文教师,责任不仅仅在于教育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会学”,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正如《大纲》要求: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多让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逐步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大力提倡课改的今天,完全有必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把单纯的教师“一言堂”变为学生的“群言堂”。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我们可以采取“备、给、护、引”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  相似文献   

17.
探究性学习是现代教台所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再也不能仅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该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把学生真正置于主动者的地位,由向学生奉送真理变为引导学生发现真理,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8.
第斯多惠在提倡启发式教学上很出名,他的名言是:“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实质,就是要在实际的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指明学习途径,但不是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张在民主的氛围中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但不给学生施加压力。  相似文献   

19.
讲好一堂课,不但是充分的说理课,也是充沛的情感表达课。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教学,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应在教学中注入情感,把知识教学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做到情理交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良好的情感在教育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教师的积极情感在激发学生学习中具有动力作用。这种动力作用又表现在学习兴趣上。教师的情感好…  相似文献   

20.
“讨论”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真理的方法,是重要的学习方法。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作用,改革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变“讲”为“导”,学生从“学会”向“会学”方面转化。运用三步讨论式教学便是促进这种转化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如何运用“三步讨论式”指导学生的学习呢?(一)课前讨论课前教师给出讨论提纲,引导学生讨论,有利于获得对新知识的初步感性认识和表象基础,为新课的讨论作好铺垫,积累素材,也有利于针对不同学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