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陈氏太极拳的发源地,焦作市依托独特的太极拳等文化资源,逐渐发展形成太极文化产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也使太极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但焦作市太极文化产业还存在着品牌意识较弱、资源利用率较低、宣传力度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因此应该充分利用太极文化资源,创建太极文化品牌,打造太极文化产业链,加快太极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促进太极文化产业升级,实现焦作市太极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和太极运动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根太极,故名太极拳”的太极拳运动,通过融摄“太极哲理”,以太极哲理规范太极拳技,完成了太极哲理与太极拳拳理的融合,促成了人体运动规律与“太极哲理”的交融,构建起了包容有以动养生、以内导外、逆向运动、顺应阴阳、中和律己、和谐处外六大要素的太极运动观.她以区别于西方体育运动观的特征和独具特色的运动价值,从文化学意义上丰富了世界体坛的多样性,从生命学意义上为当代社会提供了一种已被亿万人的锻炼实践证明、经现代科学研究验证的太极健身运动方法.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太极柔力球推广及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得出太极柔力球发展问题的相应对策,为太极柔力球的发展与推广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太极文化在高校的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提出了普及高校太极文化的策略,即在高校中经常举办大型集体的太极表演活动,诱发大学生参与动机;长期开设太极文化运动的选修课程,普及太极知识;组建太极文化社团,宣传太极文化等策略,旨在为高校更好地实现人人参与体育运动,增进身心健康,弘扬传统名族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太极文化是东方的古老文化,思维方式独特,文化内涵丰富,将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融为一体。太极文化具有鲜明和谐理念,强调整体、自然与协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将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太极文化运用到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结合教学过程不断创新,不仅传承太极文化,而且发扬光大,激发课堂活力,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正>太极,是中国古代哲学用以说明世界本源的重要概念和范畴,阐明了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太极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易传·系辞》中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即为阴、阳二仪。阴阳相互依存,"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此消彼长,"阳盛则阴衰,阴盛则阳衰";阴阳相互转化,"阳之极即阴之始,阴之极即阳之始"。受太极阴阳之道的启发,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追求师与生、教与学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和谐共生的状态,把握好教学中虚与实、多与寡、开与合、动与静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教育》2014,(1):102-103
<正>近年来,修炼青城太极拳的人愈来愈多,增速惊人。青城太极俨然已成为一种民族文化,一种生活品位。昨天,我们似乎还只能从新闻报道中偶得一瞥青城太极的光影;今天,它已经脱掉"传奇"的外衣,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不得不说,这种"全民学太极,全民得健康"的局面与青城太极刘绥滨掌门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如今,青城太极与文学艺术联姻,加入了电影《藏宝图》的拍摄队伍。该剧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小说《藏宝图》,而青城派掌门人刘绥滨将担任其武术指导,青城太极拳也将在影片中有所展现。文学大师与武学大师珠联璧合,可以  相似文献   

8.
太极推手是中华武术对抗项目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众多的功能。本文运用综合分析法,对太极推手走如高校体育课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认为在高校开展太极推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太极推手的认识,有利于促进太极推手运动的推广,有利于高校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开设。  相似文献   

9.
太极石为千山著名自然景观,也是包蕴了诸多宗教人文因素的著名文化景观.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对太极石倒悬的原因和时间进行考证,得出道光二年(1822)六月二十四日,太极石因雨水冲刷而致翻转的结论.同时,以太极石因无量观道士撬石翻转的讹说为切入点,梳理出清代千山佛教寺院和道教宫观在建设过程中互相捐资助银的行为,勾勒出千山佛道两教相谐发展的史实.在太极石得名时间问题上,文章运用文献,考证出太极石得名在辽金以前,甚至更早的结论;在太极石镌刻时间问题上,结合摩崖书法特点,与祖越寺、龙泉寺相关摩崖比对,并结合康熙年间无量观创建情况,认为太极石铭刻时间应该在清康熙年间.文章对清代学者关于太极石歌咏进行梳理,对其文化内涵进行了相应论述.  相似文献   

10.
太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尤其是“阴阳平衡”与“天人合一”的思想对我国舞蹈文化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文章通过剖析太极文化与我国舞蹈文化的关系以及太极文化在我国舞蹈文化中的体现,指出太极文化对我国舞蹈文化多方面的影响,从而有利于创新我国舞蹈文化。  相似文献   

11.
太极文化是华夏的主流文化,理学太极论不仅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其中的体育文化智慧也令世人瞩目。朱熹以"太极,理也"沟通了易学与理学的关系,并从阴阳、动静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则和天人合一的思想等7个方面较全面的论述了太极论对体育文化的影响,同时以最具代表意义的运动项目太极拳为例,证明它将宇宙运化、生命规律、...  相似文献   

12.
太极禅是太极与禅学文化的有机结合,在练习过程中使人修身、养性,找到一种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太极禅课程可以让大学生们静静过滤生活碎片,修正错误思维,抛弃恶念,智慧处事,能更好的服务社会.通过研究为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太极柔力球运动对青年身体素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太极柔力球运动实验揭示其对青年身体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2周太极柔力球训练后运动组(E组)相对与对照组(C组)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与平衡能力方面均有所提高,说明太极柔力球运动可有效提高青年锻炼者的力量素质,柔韧素质与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4.
太极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古老的哲学范畴。最早见于《易传》。《易传·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太极是指天地混易未分的原始统一体,这种太极论是古代朴素的唯物论。自此以后,许多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家都用太极这一概念,来表述自己的哲学思想,但不同的哲学家赋予太极的内涵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战国末年,《吕氏春秋》以“道”解太极(太一);成书于汉的《礼记 》把太极说成是不可见、不可闻、不可名状的精神实体;从汉至唐,对太极的讨论比较少,比较冷静,但仍有以  相似文献   

15.
跆拳道源于韩国,是韩国的传统国术,跆拳道太极型即是取自太极的精神,其意味着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太极八卦源于中国《易经》,是反映天地所代表的宇宙整体,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学术文化主流。文章对太极八卦在跆拳道太极型品势中的融汇运用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太极者,道也.道者,天下之至理,自然之法则.太极拳是太极哲学与太极思维在中国武术中的运用,其强调以人类自身的身体能量和生命潜能为载体,对宇宙真理与生命真相进行独特的证悟与演绎.修炼太极拳可以引导当代社会的人们“向里用力”身心兼修,以克服空虚、浮躁、物欲横流等多种现代病,最终追求一种内外和谐、身心和谐、天人和谐的诗意人生.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连云港市高校开展太极柔力球项目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推广策略,试图能为太极柔力球项目在高校中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集宁师专学报》2016,(5):75-78
太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太极文化的影响下,武术家以阴阳哲学的原理创编出太极拳,通过习练太极拳可以疏通经络、缓解压力、增强体质。该文通过文献研究,阐述太极文化内涵思想演变的三个重要阶段,从太极文化的演变阐述太极拳的发展及特点,旨在对太极文化及运动更好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太极包含了天地万物的共通规律,它集阴阳、刚柔、有无、变易的智慧之大成,所以有人说它是宇宙的模式,是科学的灯塔。在学校工作中如何运用太极思维,打开智慧之门,让自己的工作举重若轻,举轻若重,纲举目张,游刃有余呢?如何巧用资源,立体开发,让学生获得多元发展?太极思维将为学校工作带来怎样的启发呢?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实验小学的校长、管理者、教师们,将从学校的全面管理、教师管理、班级管理、教书育人、学科教学等多个角度和不同的层面,与您分享他们在运用太极思维中的思考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论太极代数及其辩证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尔代数用0表示空集,用1表示全集.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建构的太极代数基于对其作哲学上的反思和形式上的改进.在太极代数里,1不是全集,1不代表全体.1是个体,代表常元、正元、阳爻,表示矛盾的一个方面.-1是负元、逆元、阴爻,表示矛盾的另一面.太极(全域)不是1而是0(无),无极(空域)不是0而是(0)(空).太极代数里包含有辩证的内容,而太极代数是辩证逻辑的数学化.那种将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对立起来的态度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