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1000名不同体制的中小学教师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低,在躯体化、强迫等七个因子上与国内成人常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不同中小学教师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班主任、学科教师、心理教师的好帮手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2684国内统一刊号CN 11-4699/G4两刊合订共计100套:A八五折优惠B获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封面人物推荐一次C获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彩页宣传一次D获赠《心理技术与应用》杂志彩页宣传一次E推荐优秀文章壹篇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发表两刊合订共计50套:F九折优惠G获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彩页宣传一次H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的任意一次培训一人学费  相似文献   

3.
触目惊心的青少年自杀、犯罪事件一次又—次发生,无不深刻地说明了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淡漠与贫乏,教师体罚,变相体罚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件屡屡出现,无不清楚地显示我们教师心理健康的状况堪忧。近年来,教师自杀等严重事件的发生,更令我们不得不深刻地剖析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人们大多关注的是教师心理问题现状、成因和如何通过自我调节达到心理健康,而作为影响教师心理健康重要因素的学校如何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却很少。教师心理健康除自身重视维护和保健外,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但学校现在所做的工作远远不够,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因此,我们进修校教师不能不对此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科学有效,使学校更好地保障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人们大多关注的是教师心理问题现状、成因和如何通过自我调节达到心理健康,而作为影响教师心理健康重要因素的学校如何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却很少。教师心理健康除自身重视维护和保健外,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但学校现在所做的工作远远不够,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教师职业具有特殊性,在个体的身心教育中,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全的学生。全文主要就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现状、常见的心理压力来源以及增进教师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但以往的一些研究往往仅停留在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探讨分析上,对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现状,没有进行深入探讨。事实上,学校主管部门在这方面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为了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不久前,我校尝试了一次主题为“以健康心理塑造健康学生”教师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在本地教育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8.
东西部教师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现状及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45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问卷调查,发现有9.07%的教师心理健康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科、班主任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某些方面低于副科、非班主任教师;女性、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在社会中所获得的支持更多;西部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东部教师。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定时定期做相关的普查和辅导工作,并为教师提供缓解压力的支持系统是教育部门的重要职责;提高专业能力、有效管理时间,是教师应对压力,缓解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的意义。统计结果显示,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能够意识到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参加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人数并不多。中学和小学教师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和是否参加过培训两个方面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但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关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中学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关注的程度显著高于小学教师。男女教师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及是否参加过此类培训三个方面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总体规划,多方面做工作: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总体规划,多方面做工作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现在学生心理负担重,成人的焦虑常常出现在他们身上,于是就有可能出现心理疾患。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多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巧用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批改、辅导中,通过提问、谈心、批语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果每个教师都做个有心人,会让更多的学生有个阳光心态。  相似文献   

13.
在调查高校教师心理压力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影响因素,探讨了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必要性,并尝试从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具体方法,力求为维护本地区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总体规划,多方面做工作: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目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相对薄弱的工作.大多数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仅仅维持在每学期一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收效甚微.由班主任承担的心理团体辅导,也大多以说教的形式,难以被学生接受.个体辅导咨询则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很少有学生有勇气主动敞开心扉向老师倾诉.上学期,我校在心理辅导室旁边做了一块展板,每位兼职心理辅导教师照片上墙,并做了个人简介和教师心语,鼓励学生主动向老师咨询.虽然刚开始心理信箱曾收到三封学生来信,分别就考试焦虑、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做咨询,但是很快就形同虚设,再也没有收到过学生的咨询信.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实施成功教育的关键。一支心理健康的教师队伍,对于强化学校德育工作效能、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乃至“科教兴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意义。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除了政治、经济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外,主要还在于教师这种特殊职业的复杂性、示范性、解惑性以及报酬的不合理性等职业属性的影响。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主体是教师自身。教师首先要诊断了解当前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然后,要从认识自我、人际交往、乐观情绪、科学用脑、挫折容忍和劳逸结合六大方面科学有效地促进教师自身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建立一个较合理的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模式,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模式的构建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师心理健康模式的组成部分,二是心理健康模式的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人本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问题的提出教育部前部长陈至立指出,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影响教师素质的主要因素。教师是一个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群体。某地一次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其结果令人堪忧:31.5%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12.37%有中度心理障碍,21%的教师出现心理疾  相似文献   

19.
钱同庆  范会勇 《教学随笔》2016,(11):127-128
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是保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学科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但几乎没有研究来检验这个前提假设,本研究试图对其进行初步的检验.通过对前人的研究进行综述,阐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所做研究的相关现状.分析其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学历因素、性别因素、年龄因素及学龄因素和所教学科的因素这些统计人口学变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对比2010年和2022年两次全国调研结果,从教师胜任力、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三方面对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胜任力稳步提升,拥有终身学习意识的教师占比翻倍,新晋教师数量增长,但心理学专业教师占比下降;教师工作能力提升明显,但从事心理咨询的教师占比下降;在职业发展方面,中职学校对心理健康教师在绩效、薪酬和心理健康保障等方面的管理更加规范,但教师培训体系与实际需求的匹配度较低。经过12年的发展,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师规模、教学水平、学习意识和教师管理等方面成效显著。未来应以“优化存量”为主,完善资格评定、培训机制和岗位分析,以提升在职教师专业水平;以“做优增量”为辅,培育专业储备人才、提高职业教育地位、促进人才流动,以吸纳优质专兼职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