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位于亚,非,欧交汇地带的伊朗,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伊朗文化自成一体,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分别位于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和伊朗,历史上被这一纽带所连接,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自中,伊1971年建交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态势良好,尤其文化领域的交流日益活跃。  相似文献   

2.
今年5月,由广东省文化厅、省政府外事办、新闻办共同主办的“广东文化周”在波兰西滨海省举办。 早在2001年7月,广东省副省长钟启权率团访问波兰西滨海省时,便与波兰西滨海省主席法林斯基签署了中国广东省和波兰西滨海省正式缔结友好省关系的协定;同时,签订了今年在西滨海省举办“广东文化周” 的活动意向。 “广东文化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有  相似文献   

3.
恰值“亚欧会议文化与文明会议”在京召开暨“法国文化年”即将在中国举办之际,法国文化与通讯部长阿亚贡率其由文化官员和文化艺术界著名人士等30多人组成的代表团访华。去年12月2日,该团一行在和平宾馆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记者获悉,法国文化代表团此行主要目的是加强法、中两国在文化领域内的合作及“法国文化年”的筹备工作。阿亚贡说,这次“亚欧会议文化与文明会议”的主题是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文化多样性是许多国家优先考虑的政策,法国也不例外。他还透露,借“法国文化年”可让中国公众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它不是单一模式,不是一…  相似文献   

4.
1999年是江苏省与日本福冈县建好7周年,应福冈县阿库鲁斯财团邀请,以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顾欣为团长的江苏省文化交流演出代表团一行21人,于8月6日至12日赴日本参加“江苏文化周”活动。演出江苏民族歌舞并举办江苏传统工艺展鉴会。江苏与福冈自1992年结为友好省县以来,双方在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今年4月和6月江苏和福冈分别举办了“江苏省福冈县第一届书法友好交流展”。其展出两地书法家作品100幅,展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日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的历史,受到两地观众的普遍欢迎。江苏、福冈…  相似文献   

5.
信息传真     
“中国天津周”金秋亮相意大利由中国文化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意大利“中国天津周”今秋10月21~27日将在意大利的罗马和米兰两地举办。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天津市副市长张俊芳及意大利驻华使馆官员出席了日前在中国文化部大楼内为该活动举办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今年是中意建交35周年,作为庆祝活动重要内容之一的“中国天津周”是在意举办的代表中国的大型综合性活动。“天津文化周”以大文化为理念,通过文化、经贸、科技、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全面参与,向意大利乃至欧洲各国充分展示天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让意民众在了解、认识天…  相似文献   

6.
信息传真     
周和平副部长率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将于8月下旬访问韩国,并参加“纪念中韩建交10周年——中韩国民交流年”建交纪念日庆祝的系列活动。应南非、突尼斯、毛里求斯和喀麦隆文化部邀请,王蒙率中国文艺界知名人士代表团一行5人将于8月4日至23日赴上述4国访问。应中国文化部邀请,加蓬政府文化代表团一行3人将于8月20日至30日访华,并与我签署《中加政府文化协定2003~2005年执行计划》。  相似文献   

7.
1997年10月13日至17日,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在北京举办了海湾国家文化周。应我文化部外联局邀请,上述委员会成员国科威特全国经济学家协会主席、全国电影俱乐部主席阿米尔·塔米米先生作为科威特文化代表团成员对我国进行了友好访问。塔米米先生回国后在科《火炬报》上发表文章盛赞中国京剧。他说:"中国堪称文化大国,她不仅有闻名于世的古代文化,也有令人称羡的现代文化。她的文化种类之多,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比拟的。京剧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它集声乐、器乐、舞蹈于一体,它的程式化的表演十分优美。在中国,传统剧目仍是京剧…  相似文献   

8.
1999年金以九月的第一天,在世界名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厦的坪广场上,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的’99巴黎·中国文化周隆重开幕了。这是近年来中国在欧洲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对外文化活动。正如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在其致辞中所说的那样,中国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周活动不仅能够使世界了解中国的古老文明,同时也能够使世界了解当今中国所充满的活力。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则强调,中国文化周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而举办的,旨在让友好的法国人民和世界…  相似文献   

9.
交流动态     
年10月26日至11月4日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艺术院展出。应孟加拉艺术院的要求,随展人员、中央美术学院王维新教授在画展开幕前为孟加拉国水彩画爱好者举办了为期一周的讲习班。画展和讲习班均获得圆满成功(中国驻孟加拉国使馆文化处供稿)1996年9月20日至10月5日,“中国文化周”在苏丹共和国首都喀士穆举行。“中国文化周”的内容包括中国艺术展览、中国电影周、中国电视周。240多件中国艺术展品令苏丹观众赞不绝口,说它丰富多采、精美绝伦,充分展示了中国的伟大和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文化周期间放映的《香魂女》、《中国霸王花》、《步…  相似文献   

10.
日前,由中国文化部和厄瓜多尔文化部主办、厄瓜多尔驻华使馆承办的“厄瓜多尔文化周”在北京举办。通过电影节、摄影展、美食节和音乐演出等密集的多形式文化活动,人们在短短的时间里迅速了解并喜爱上了这个赤道之国的独特文化。  相似文献   

11.
鲜红的灯笼,传统的中国结,亲切的方块字……仍是寒冬的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大区信息中心,却洋溢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氛——借着《魅力北京》图片展的开幕,“北京文化周”自2月6日至2月14日的举办,为欧洲观众献上了一场包括北京民俗、中国茶楼、现代舞在内的京味儿十足的艺术盛宴,也为历时4个月的“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画上一个圆满的大句号。  相似文献   

12.
1995年9月底,正值我国人民举国欢庆国庆知周年之际,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文化通讯部在越南联合举办了“中国文化周”。9月底的越南,秋高气爽,由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丁伟率领的中国中央歌舞团一行60人,抵达越南进行友好访问。国庆之夜,中央歌舞团在越南首都举行首场正式演出。副总理阮庆、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范世阅、文化通讯部部长陈环及三位副部长和各国驻越使节出席观看演出。贵宾对演出表现了极大兴趣。阮副总理高兴地对张青大使说:“我很喜欢看中国的文艺演出,中国的文化艺术是世界上出类拔草的。”范世阅…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中央“以邻为伴,以邻为善”的外交方针,落实温家宝总理出席东盟地震海啸后领导人特别会议的后续工作,受文化部的委派,由福建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方家林为团长的“中国艺术团”一行145人,于2005年2月4~17日,赴泰国参加中泰两国共同举办的“中国春节文化周”及赈灾义演活动,就此标志为纪念中泰建交30周年所举办的长达一年的“中国文化年”系列活动的开幕。“中国艺术团”以福建省歌舞团、省京剧团、泉州市木偶剧团为主,加上河南少林寺武僧团共同组成。  相似文献   

14.
1998年3月 30日至4月 2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来自140个国家和5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及文化界人士相聚斯德哥尔摩,共商人类普遍关注的文化与发展问题。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此次会议,派出了以文化部副部长李源潮为团长,由文化部、外交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中国驻瑞典使馆、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戏剧家协会等部门和机构的代表共同组成的政府代表团与会,并向大会提交了题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中国文化发展报告。 为了使广大读者了解我国文化发展现状和我国在文化与发展问题上的立场和观点,本刊自 1999年第 1期始陆续分期刊登有关文件。  相似文献   

15.
埃及时间今年10月28日晚,开罗国家歌剧院内气氛热烈,伴随着中国中央民族乐团奏响的欢快旋律,埃及“中国文化周”正式开幕。埃及“中国文化周”系中埃两国文化部联合主办的大型国际文化活动。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埃及副总理、埃中友协主席尤素夫·瓦利和埃及文化部部长法鲁克·胡斯尼等出席开幕式并观看了演出。此前,他们还为“中国造型艺术展”而共同剪彩。胡斯尼部长和孙家正部长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胡斯尼部长说,埃及的古老文明值得骄傲,世界上同样拥有这样骄傲的国家,当首推中国。中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尽管埃中两国相距…  相似文献   

16.
日前,第一届“埃及文化周暨埃及综合艺术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中国文化部副部长赵维绥、埃及文化部副部长法齐·法赫米·哈迈德在开幕式上分别讲话,他们热情洋溢地高度评价了中埃两国的友好关系和文化合作成果,共祝埃及文化周在中国圆满成功。埃及驻华大使阿里·侯萨姆丁·希夫尼及其他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和首都各界人士出席了开幕式。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亦藉埃及文化周之机向中国公众致函:“勿庸置疑,强化中国文化与其他国家的对话与交流的机制,表明不断开放、互相理解、互相参与对于铸造人类的现在与未来的重要性,而其基础正是和平、…  相似文献   

17.
在不久前闭幕的第9届北京国际图书展上,伊朗驻华使馆文化处展出的《从城邦世界到世界的城市》(伊朗总统哈塔米撰写)和“波斯经典文库”等中文版图书,掀开了伊朗文化神秘、深邃的一角,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 菲尔杜西和《列王纪》 《列王纪》是“波斯经典文库”的重要组成,共分6卷。它在中国的出版,写就了一段中伊文化交流的佳话。北京大学教授张鸿年等人在伊朗有关方面的协助下,历时6年、将其直接从波斯语翻译成汉语;不久前江泽民主席在出访伊朗时,与伊朗总统哈塔米分别在文库上签字,签字图书保留在各自的国家图书馆中作永久友谊的象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外文化交流越来越红火。在过去了的1996年,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双边文化关系得到了巩固和加强,首先是与周边国家之间的交流。政府文化代表团和文化官员代表团先后访问了周边国家朝鲜、韩国、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国,同时接待了这些国家的政府文化代表团和文化官员代表团,使中国与周边国家增进了了解,加强了合作。先后派出了7个大、中型艺术团赴巴基斯坦、日本和文莱等国访问演出,同时也接待了这些国家来华的艺术表演团、展览团和考察团等。派出综合艺术团参加“平壤四月之春艺术节”,协助朝鲜和韩国任…  相似文献   

19.
2001年是中国和伊朗建交30周年。为纪念这个日子,6月21日至7月5日.“伊朗化周”在北京隆重举办。  相似文献   

20.
2014年9月10日上午,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和19个阿拉伯国家的政府文化代表团团长以及阿拉伯联盟代表聚首中国国家博物馆,召开第三届阿拉伯艺术节丝绸之路系列文化论坛之中阿文化部长论坛,会议着重就进一步扩大中阿文化交流与合作,在文化领域共建“一带一路”,增进中阿民心相通等方面达成了共识,通过了《中阿文化部长论坛北京宣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