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韩素梅 《今传媒》2016,(6):9-10
网络自制剧对传统电视剧的根本挑战在于根植于自制剧的互联网基因,即内容制作方面从大众到窄众;营销方面通过对用户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从而把消费者和娱乐者转化成用户。但这种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产业制作也容易导致文化多样性的进一步缺失:如更加窄化的受众定位和追逐短期收益导致的粗俗媚俗。拓展受众面、创新题材、提升制作质量、提高作品社会责任才是自制剧必有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张霁 《传媒》2017,(15)
2016年可谓是网络自制剧的丰收之年,市场投入不断扩大,观众蜂拥而至,网络自制剧的点击量不断攀升.如优酷土豆出品的自制剧《十宗罪》,点击量13亿;乐视、芒果TV推出的自制剧《半妖倾城》,点击量16亿;爱奇艺出品的自制剧《最好的我们》,点击量27亿.据媒体报道,在2016年第四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开幕式上,中宣部副部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长、党组书记聂辰席发表主旨演讲表示,2015年,全国备案上线的网络剧达805部,12000多集,比2014年增长了7倍多;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国备案上线的网络剧已达4430部,而2015年全年全国共计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剧目也不过394部16540集.更多元的节目内容,给网民提供了更多的收视选择.同时,丰富的收看终端,多样的传播渠道,也使得网络自制剧呈现出互联网思维的传播形态.  相似文献   

3.
尤达 《传媒》2018,(1):79-82
我国电视剧海外发行经历了四个阶段,逐渐形成规模化趋势.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网络自制剧也成为"国剧出洋"的新趋向,在未来必将承担起"国剧"对外传播的重任.本文运用拉斯韦尔"5W"模式,分析了现阶段网络自制剧海外发行的五种传播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今年,电视剧市场上掀起了一股拍摄自制剧的热潮。我们将目光投射在自制剧对各个电视台所带来的利弊上时,却忽略了自制剧对电视剧市场中的影视制作公司的冲击。本文中,作者通过对在电视剧市场上较有影响力的影视制作公司负责人的采访,探析自制剧对影视制作公司的影响;针对影视公司的担忧提出一些解决途径,着重探讨面对自制剧,影视公司的发展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自制剧的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使用手机来观看网络自制剧。从2014年的网络自制剧元年到如今,网络自制剧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内容低俗化、同质化,广告模式生硬单一等。本文就当前网络自制剧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几点发展策略,以帮助网络自制剧朝着良性的道路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6.
杨柳 《传媒》2015,(2):64-66
网络自制剧植入式广告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长,却取得了飞速的增长.与传统影视剧的植入式广告相比,网络自制剧植入式广告在传播特点、运作模式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本文在分析原有植入式广告运作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网络自制剧植入式广告特点,提出了适应当前传媒生态环境的网络自制剧植入式广告运行模型,以期为学界和业界更好地研究与运用植入式广告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超然 《今传媒》2014,(7):68-69
网络自制剧是近年来的一种新生事物,随着2009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强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管理的通知》,加强了对网络盗版的打击力度。我国电视剧的播放成本飞速上涨,网络播放版权也纠纷不断,遂我国开始了网络自制剧的新探索。由于网络自制剧的高速发展,其中也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从我国网络自制剧的现行状况进行分析,分别从剧本创作、技术制作和市场营销等诸多方面进行讨论。并针对我国网络自制剧中面临的困境和未来发展前景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8年,自制剧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电视剧模式崭新地出现在媒体的世界中。在新媒体的形势下,自制剧对媒体和受众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自制剧以其独特的魅力崛起、发展,并引领一股电视剧潮流。  相似文献   

9.
自制剧,顾名思义就是电视台自己选择题材、构思剧本、组织拍摄,继而在自家频道独播的电视剧.国内的自制剧大致包括两种模式:一种是电视台本身通过自办的选秀节目,推出选秀艺人签约拍摄自制的电视剧,比较典型的代表就是湖南卫视和东方卫视;另一种就是电视台与社会制作力量或民营影视制作机构合作,进行市场化运作,制作电视剧.  相似文献   

10.
自制剧是电视台投资制作的电视剧,它在经营思路、盈利模式等方面有独特的方式.本文基于对自制剧定义及其盈利优势的解读,结合我国内地自制剧市场的实例分析,建构出我国内地自制剧三种盈利模式:"基础型"、"定制型"和"树网型"盈利模式,并对模式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逐一分析.针对自制剧盈利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文章提出对应的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电视自制剧战略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自制剧其实与制播合一概念类似,电视台独立投资制作拥有自主版权的电视剧,在自己的平台上播出并进行二次销售。自制剧的概念并不新鲜,构成韩流主力的韩国电视剧超过八成都是电视台自制剧,美国HBO(Home Box Office)也是以高质量的自制剧集令其他电视网倍感压力。香港无线  相似文献   

12.
综合已有赢利模式理论可见,网络自制剧的赢利模式由利润源、利润点、利润杠杆、利润屏障四个要素构成.网络自制剧的利润源既有广告商、网民用户、版权购买商、通信运营商等核心利润源,也有其上下游的可开展合作实现共赢的外围利润源;其利润点主要包括广告收入、用户付费、版权销售、流量分成等核心收益和外围相关收益;利润杠杆是将网络自制剧利润源转化为利润点的桥梁与纽带,具体包括其广告平台、收视平台、版权销售平台及相关外围业务平台;利润屏障是保护盈利的防范措施,可保护网络自制剧的利润源和利润点,并为利润杠杆的运行提供支持.充分发挥这四个构成要素的作用,可进一步完善与优化网络自制剧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13.
所谓“自制剧”其实与“制播合一”概念类似,电视台独立投资制作拥有自主版权的电视剧,在自己的平台上播出并进行二次销售。自制剧的概念并不新鲜,构成“韩流”主力的韩国电视剧超过八成都是电视台自制剧,美国HBO(Home Box Office)也是以高质量的自制剧集令其他电视网倍感压力。  相似文献   

14.
张昕 《今传媒》2015,(2):108-109
从2010年开始各大视频网站纷纷试水自制网络电视剧,四年过去,网络自制剧的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高的点击率和关注度让自制剧成为视频网站着力发展的方向。根据传播过程中两大要素——受众和传播内容,结合大数据分析网络自制剧传播特点,以此探究其成功的原因,以期网络自制剧能获得更有规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吕峥 《新闻世界》2011,(7):70-71
2011年开年以来各大卫视不断推出自制剧,自制剧火爆荧屏。电视媒体的自制剧制作热主要基于独占内容资源、降低成本、统一制播平台这三个原因。然而自制剧热映的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如山寨剧、翻拍剧、过多的植入性广告等,为了促进自制剧业的发展,规范电视剧业的市场秩序,势必要正视这些问题,同时借鉴国内外经验,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周剑 《采.写.编》2018,(1):173-175
近年来,传统媒体通过推进网络电视剧发展的方式积极适应互联网带来的变革.本文首先从互联网发展入手,分析了网络基因对电视剧的制作、播出以及受众造成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现阶段电视剧制作存在的问题.然后从积极与网络自制剧开展相关的合作和交流、话题营销和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广告植入推广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了网络基因对电视剧的影响机制.最后从借助网络平台的反馈机制以及教育责任、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角度分析了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电视剧所需要承担的相应责任.  相似文献   

17.
陈沫 《东南传播》2014,(8):144-147
湖南卫视是国内自制剧创作的先锋集团,其较早观察到自制剧投资风险较低、制播版权永久等优势,在自制剧营销上通过品牌定位、另类编排方式及电视节目整合营销等策略,抢占了国内电视剧收视市场的一大块空间,自制实力殷实强大,同时也引领自制剧成为省级卫视的必然之争。本文从观众角度出发,通过问卷了解受众对湖南卫视自制剧营销策略的看法和意见,发现其在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网络自制剧已经发展成与传统电视剧分庭抗礼的新剧种。它不仅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收视过亿的奇迹,还业态日渐成熟,彰显出强劲的传播优势。目前我国网络自制剧进入了质量和数量双重突破的关捩期,基于以上情况,本文从传播过程的诸要素着手,分析网络自制剧在内容、受众、传播者、传播渠道及效果等层面表现出的传播特征,以期揭示其飙红逻辑。考虑到网络自制剧兴起的文化动因,本文对其传播特征的探析有意识地置于大众文化语境之中。  相似文献   

19.
网络自制剧是指视频网站运营商基于自身品牌建设需要和商业利益需要自制或与专业制作团队合作拍摄,以网民为受众,以视频网站为输出媒介,视频网站拥有独立自主版权,借鉴传统电视剧制作方式,又具有高度互动性的新兴影视艺术形式.网络自制剧融合了内容生产与渠道创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丁月 《视听界》2014,(4):69-73
近两年,网络自制剧不断掀起热潮,其生产模式为UGC+PGC。在这一模式下诞生的网络自制剧脱离了最初的草根化、质量参差不齐等缺陷,继承了传统影视剧的优良品质,被赋予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通过实例分析,阐释网络自制剧UGC+PGC生产模式的形成和演化,归纳出它的两类合作形式,从网络自制剧的题材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方面,指出它的生存优势与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