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纪录片是一种特殊题材的纪录片,旨在以社会的视角,关注体育对于人、对于社会的影响,体现媒体的责任意识和人文关怀,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所以在当今社会,体育纪录片在广大受众生活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但是就总体而言,中国体育纪录片的发展还是相对比较滞后和缓慢的,长期以来中国电视体育传播形式和内容的单一也制约了中国体育纪录片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体育颂     
皮埃尔·顾拜旦,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起人,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终身倡导奥林匹克精神。本文摘自《奥林匹克主义》一书。1912年第五届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的组织者,吸取了1908年奥运会文艺比赛的前车之鉴。早在1911年9月,《奥林匹克评论》就刊登了文艺比赛的英文官方宣传广告。宣传中要求提交的作品必须是先前从未发表过的,并且其灵感要来源于体育运动,以契合主题。  相似文献   

3.
武祥达 《大观周刊》2012,(43):21-22
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羽毛球队的让球行为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争论,文章通过以伦理学的角度进行定性分析,在理论上明确了合理利用规则与违背道德的界限,为这些舆论争议提供了相对理性的结论,并通过重申奥林匹克精神的涵义,强调了树立体育竞技文明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崔丽娟 《出版广角》2015,(12):124-125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以古希腊奥林匹克思想理论为基础,提炼演化形成当今世界的体育盛会.现代奥林匹克从1896年诞生至今,其影响力早已超越运动竞技本身,成为人类追求公平、公正,拼搏进取的象征.这一切都得益于现代奥林匹克奠基人顾拜旦,他用非凡的智慧和努力,将奥林匹克精神传遍世界,为奥林匹克运动普及开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5.
2008年11月,10集大型纪录片<我们的奥林匹克>以第四集<微笑·1988>参评在米兰举行的第26届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并最终获得了奥林匹克精神价值单元的最高奖--荣誉花环奖. 米兰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是国际奥委会认可的国际体育电影电视届最高盛会.电影电视节共分:奥林匹克精神价值、个人项目纪录片、集体项目纪录片、奥运冠军纪录片、报道纪录片、体育广告、电视表演和新技术、体育与社会、电影等9个竞赛单元,每个竞赛单元设一个最高奖.  相似文献   

6.
左实 《当代传播》2008,(2):113-114
当前的新闻报道中存有大量战争词汇被用来描绘体育比赛的现象,笔者认为媒体在体育报道中对战争词汇的使用实际是在传播"比赛就是战争"和"中国不可战胜"的观念,用以制造体育神话,反映出战争文化心理对我国媒体报道的深刻影响.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如此体育报道方式既不符合奥运精神,也有悖于新闻的平衡报道思想,应对我国未来的奥运报道进行普及教育,体育报道亟待实现由战争向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国际体育博物馆和名人堂及其组织概况。顾拜旦先生在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之初就敏锐地认识到,奥林匹克物和化遗产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具体体现。他首先发出号召在国际范围内建立奥林匹克和体育博物馆,使几千年来奥林匹克运动留给人类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发挥其教育青年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奥林匹克标志既是奥林匹克精神的象征,也是奥林匹克运动重要的知识产权。我国作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重要成员,特别是北京已经成功取得2008年奥运会  相似文献   

9.
张坚 《传媒观察》2012,(10):45-46
伦敦奥运会的圣火已然熄灭,精彩纷呈的17个日夜,给许多人留下的回忆却难以磨灭。举世瞩目、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盛会,不但是展现全球体育竞技最高水平的舞台,也给媒体提供了比拼创意、展示形象的平台。奥运会的闪光时刻吸引了受众的高度关  相似文献   

10.
国内首档滑雪竞技真人秀节目《冰雪奇迹》在多个层面为体育竞技真人秀节目带来了新鲜元素.该节目配合国家体育主题宣传,继承了体育竞技真人秀节目的优良传统;走出跟风漩涡,凭借差异化拓宽综艺视野;倡导体育精神,回归体育竞技真人秀节目的真谛;走出泛娱乐化,依靠专业内容取胜.《冰雪奇迹》通过多方面的创新,为体育竞技真人秀节目走出当前的多重困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聂畅 《新闻世界》2013,(8):48-49
近年来,观众的欣赏口味越来越多元化,综艺娱乐节目的形式也在频繁更替以开辟新的天地。江苏卫视《星跳水立方》的开播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但明星跳水节目在赚足了噱头的同时,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星跳水立方》究竟是体育竞技精神的体现还是娱乐文化与体育文化的尴尬混搭。本文认为这类真人秀节目的出现主要是借助体育精神,励志作为幌子,在剥开这层外衣的后依然是娱乐至死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北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体育热潮再度席卷而来,体育转播也逐渐成为全国观众收视的热点.体育传播也逐渐呈现出全球化和商业化的趋势,人们在关注体育转播的同时,也会关注到体育评论员.  相似文献   

13.
筹备、举办奥运会,国人对奥林匹克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奥林匹克在中国的普及空前广泛.但是,中国人对奥林匹克却有一种不正确的表述,这就是以奥林匹克格言(或称口号)的内容作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来表述.  相似文献   

14.
奥林匹克精神被认为是体育文明的关键性内涵,理应成为人类体育文明的共同结晶,体现人类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观;但是,由于奥林匹克文化发端于西方体育文明,因此在传播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与其他体育文明发生冲突。本文对奥林匹克传播中的文明冲突展开分析,并对如何消解冲突、特别是消弭中国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间的冲突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央视奥林匹克频道推出的《艺术里的奥林匹克》,以“艺术精品”为片眼、以“体育事象”为核心,将镌刻在艺术作品中的奥林匹克运动事象进行视觉化再现,带观众感悟奥林匹克的历史、文化与精神,从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备受各界人士的盛赞。本文认为,该节目一改过去的单一、线性叙事方式,以图式化结构、具象化表达和场景化推送等艺术手法,在节目的制作与创新实践方面做出诸多重大突破,成为我国文化类广播电视节目的一个代表性符号。  相似文献   

16.
《青年记者》2021,(22):2-3
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举办11月19日,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京举办。网上内容建设论坛、数据与算法论坛、网络生态治理的挑战与应对论坛、网络法治论坛、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论坛、网络公益慈善发展与挑战应对论坛等7个分论坛也于当日举行。央视奥林匹克频道开播《艺术里的奥林匹克》节目11月19日,《艺术里的奥林匹克》节目在总台央视奥林匹克频道开播,以艺术的视角展示奥林匹克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传递奥林匹克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内涵,同时也展现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7.
在以男权为中心的现代社会,仍在诸多方面存在着男女不平等现象,这种不平等在奥林匹克传播中也明显存在.本文立足于以女性主义视角即以一种以服务于妇女解放为宗旨的前提下对奥林匹克体育传播中的性别歧视加以分析,以唤起媒体乃至整个社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女子体育多一份关心、爱护和支持,促进女子体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于芳  张婷 《大观周刊》2011,(22):95-95
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在文学作品当中对于体育活动的描写数不胜数,从《诗经》中的“游之泳之”到顾拜旦中的《体育颂》,从理由的《扬眉剑出鞘》到朱利亚.索莱特的《洛奇》,都不乏对体育场面、体育竞技乃至体育人物的描写。体育与文学的结合诞生了新的一种文学形式。让我们从精神的层面享受肉体的竞技快感。体育与文学的结合有其必然的因素。虽然是两门不同类的学科,但是将内容与形式结合就生成了新的精神产物一体育文学。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月10日,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和电视新闻学院的众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纪录片<我们的奥林匹克>进行专题学术研讨.<我们的奥林匹克>由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是一部全景式展现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大型纪录片,该片以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百年历程为参照,以人物故事命运的变迁为依托.体现了"奥林匹克影响中国,中国丰富奥林匹克"的主题.该片于2008年11月在意大利获得米兰国际电影电视节奥林匹克精神价值单元最高奖--荣誉花环奖,这是我国首次获得该项中国体育电视领域的最高奖项.  相似文献   

20.
体育题材电影和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梅 《新闻界》2008,(2):75-76
体育题材电影应该体现出一种被受众所普遍认可的稳定的价值观,最终达到影响受众于无形的效果,实现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