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说明】1.诵读内容:李清照《如梦令》、《点绛唇》、《醉花阴》、《一剪梅》和《声声慢》五首词。2.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3.学生课前已经通过书籍、网络对李清照的情况有了大致了解。【教学过程】一、走近词人师:生活中有本事的男人被称为英雄好汉,把有本事的女人称为——生:女中豪杰。师:你知道哪些女中豪杰呢?历史上的,传说中的,现代社会的,都可以。生:武则天。师:不错,中国古代第一位女皇帝。生:花木兰。师:对,花木兰替父从军。生:邓亚萍。师:世界乒乓球冠军。……  相似文献   

2.
【案例】《走进诗歌的殿堂》教学片断(师多媒体分别打出诗《江雪》、《送元二使安西》、《长征》,学生依次朗读。)师:朗读五言诗和七言诗是有区别的:“五言以穆诵,七言以浩歌”(板书)。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前交流:(体会相互依存关系)学生欣赏歌曲:《永远是朋友》。师:在班级里你有好朋友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正>【案例背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听了一节在五年级上的李清照《如梦令》。课堂快结束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词人的心情。一个坐我身边、表现很活跃、估计也很聪明的学生说出了"词人当时很难受"的答案……【案例描述】一次提问:满脸疑惑……师:现在,请同学们说说词人李清照当时的心情怎样。你怎么理解"沉醉"?生:我觉得李清照很快乐,因为词中出现了"兴尽","沉醉"说明她陶  相似文献   

5.
【案例内容】新课标苏教版第四册《比较大小》想想做做第五题【教学实录】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估一估、猜一猜的游戏。(课件出示:第5题,三杯黄豆)  相似文献   

6.
【诵读目标】1.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引起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兴趣。2.了解经典读物的词句中含有许许多多典故或故事,激发对国学经典的探究欲望。3.初步接触"对韵",对汉语言知识有初步的感知。【诵读指导】一、经典引入,了解学情师:(图片出示《弟子规》等国学经典读物,定格《笠翁对韵》)书名会读吗?关于这本书,你知道些什么?师:这本书的作者叫李渔,我们现在的人有大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想象进入诗的意境,体会夜晚大海的静谧。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诗歌。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体会诗句所描绘的大海夜景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课前播放《军港之夜》。一、创设情境,复习词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海睡了》(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8.
施明娣 《小学语文》2009,(10):37-39
【案例】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学片段 在初读课文后——师:同学们,课文中有一个数字,你能很快找出来吗?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面积”。 【教学过程】 一、七巧板拼图游戏。初步感知组合图形 师:同学们玩过七巧板吗?老师这里有一些用七巧板拼出的图形,你们看它们分别像什么?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借助朗读、想象等方式,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3.激发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吟诵感受田园生活的意境。2.体会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探索未知美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宋词——《清平乐村居》。谁愿意来读课题?师:古人写词之后,要配上相关的曲子进行歌唱。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过程】一、快速阅读,激趣导入1.出示单元导读第一自然段,读后,师:"第一  相似文献   

12.
【适用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图文对照的阅读方法,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获取信息,进行比照、解释和推测。2.激发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增强探究科学知识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比较读本,明确阅读目标师:课前,同学们读了《玫瑰花》这本书,和你们喜欢的《草房子》《今天我是升旗手》等课外书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草船借箭》第7自然段。【教学目标】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学过程】师:同学们能找出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的句子吗?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回顾旧知,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2.学习关注回目这一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3.借助绘制海报,评说《西游记》这本书的精彩之处。【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看提示,猜名著”的游戏,请大家做好准备。(出示《火烧赤壁》中的图片)师:出自哪部名著?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什么是面积》。【教学过程】一、说、摸、请三环节,建立面积表象1.说“面”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字?(屏幕上出现一个大大的“面”字)生:“面”字。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面?生:铅笔盒的平面、地面、墙面等。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想象进入诗的意境,体会夜晚大海的静谧。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诗歌。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体会诗句所描绘的大海夜景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课前播放《军港之夜》。一、创设情境,复习词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海睡了》(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20课。【教学过程】一、巧设悬念,揭示课题1.算式质疑。师:0>60,看到这个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2.揭示课题。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只要你把课文读懂,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板书课题:《妈妈的账单》)【设计意图:设置矛盾冲突信号来揭示课题,为学生学习全文,理解小彼得开出账单以及对比账单、理解母爱的无价和无私埋下伏笔。】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明确要求。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谁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边城》的主旨2.欣赏品读沈从文笔下的人性美【教学重点】理解《边城》的创作动机和初衷【教学难点】理解《边城》文本的不和谐因素【教学方法】鉴赏,品读,讨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湘西的一个美丽神秘的小城,这里有沈从文的书,黄永玉的画,宋祖英的歌。这个小城是哪里?想必同学们都猜到了,它便是凤凰。凤凰之子沈从文的《边城》的原型就是他的家乡凤凰。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 【导入设计】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伙伴,他叫明明,今天他又遇上烦心事了,(师画苦脸)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学生表演)[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2.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意境美和形式美。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教学重点】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展示照片、画面、配乐朗诵等手段,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