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各种文化和思潮交汇激荡,涉外院校首当其冲。在这种形势下,作为高校宣传马克思主义主阵地的“两课”如何进行教学与考试方法改革,就成为“三进”的关键。本文主要从涉外院校“两课”教学与考试方法改革的必要性、教学方法改革和考试方法改革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电大高等专科“注册视听生”教育试点的现状,分别在“宽进严出”的办学原则的体现,“不组班”教学形式的运作以及“教考分离”考试方式的操作等方面,进行了构划和探究,试图使其运作理想和规范。  相似文献   

3.
论高职院校"两课"考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两课”考试改革势在必行。其必要性是由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社会经济发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学生特点以及“两课”考试现状所决定的。高职院校“两课”考试改革的思路是:提高对考试的认识;师生共同制定评分标准;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科学核定成绩。  相似文献   

4.
3=大纲、教课本、达标内容 x=素质教育内容(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身体素质和高考体育专业七个自选锻炼小组)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改革开发,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高考由以前的文理6门和7门考试,到近年的五门,从今年开始高考又有改革,进行“3+x”考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体育教学也有同样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要有效地测试学生的全面素质,考试是一个重要手段。应以考试的正面导向,使考试服务于“两全”的落实,服务于“三个面向”的坚持,服务于“四有人才”的培养。把好考试关,试卷是关键,改革试卷命题和成绩评价,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3 X”考试方案,作为我国高考改革的重大举措,经部分省试点,即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目前,社会各界对“3 X”改革的目标和意义的认识逐步明确。但随着试点面的扩大,随着改革的深入,对“3 X”认识的许多误区也随之暴露出来。近二年的改革实践证明,要使“3 X”考试方案顺利实施,首先必须将认识统一到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上来,并注意走出以下几个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7.
《中学理科》2000,(1):2-3
1999年是我国普通高考加大改革力度的一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考内容的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点”,要求“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在试题设计上增加应用型和能力性的题目”。同时,在广东省开始试行“3 X”的科目设置方案,各学科都编制执行“3 X”方案的《考试说明》,数学科在执行此方案的《考试说明》中,对考试性质和考试要求等方面,都表述得更为具体、明确,符合高考内容改革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8.
深化考试招生综合改革是“十四五”时期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基于政策工具理论视角,从“政策主题-政策环节-政策工具”三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以“十三五”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各部委颁布的考试招生相关的政策文本为分析对象析理其特点经验,并以此为基点探寻“十四五”时期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所需的着力点。研究发现,“十三五”期间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具有政策工具涵盖主题全面、内部环节比例均衡、政策工具种类多元、发文机构规格高、政策等级效力强等显著特点,保障和促进了该政策的稳步推进;但同时也呈现出不同政策主题的政策工具供给比例不均、外部环节关注度低、不同类型政策工具使用比例不平衡、发文主体单一、政策协同力低等问题。面向“十四五”,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政策需着重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改革,加强监督管理环节政策工具供给,优化调整不同类型政策工具的使用结构,促进部门协同提升政策合力。  相似文献   

9.
“校内学业考试”与“高考”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考试,从考试的目的来看,前者是为了向教学活动提供信息反馈,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后者是为了甄别学生的优劣.选拔人才。因此目前很多中学“校内学业考试”中的英语考试完全套用“高考”英语试题的做法是欠妥的。同时.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改变这种现状,即进一步明确“校内学业考试”的目的,加强“校内学业考试”英语试题内容与平时教学内容的一致性以及“校内学业考试”英语考试的形式应该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0.
据报载,近日江西农业大学和江西医学院首次试行了“一纸夹带”考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考试改革途中又跨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1.
超过滤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过滤是膜分离技术中应用性较好的一种 ,介绍了超过滤技术的特点和在多个领域内的应用现状 ,这些表明 ,超过滤技术由于其低能耗、高效率和常温操作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地丰富了,当然也带来了资源的过度开发与使用,为了能够找到代替常规燃料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世界各国开始对可再生资源进行研究。其中,生物油经过精制可转化为代替石油的常规燃料。本文在分析生物油特征基础上,对生物油的分离精制技术进行评述。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提高生物油的分离与精制水平。  相似文献   

13.
果胶的提取工艺及新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原料(柑桔皮、木瓜、向日葵盘、甘蔗渣、松树皮和西瓜皮)中果胶的提取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阐述了果胶生产过程中新技术(膜分离技术、微波等)的应用及对果胶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膜分离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而于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文章指出了膜分离技术的特点,对几种新型复合膜分离技术(如:膜萃取、膜蒸馏、膜反应器、集成膜分离等)作了简单介绍,并综述了这几种新型膜分离技术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ASP是一种动态网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设具有交互能力的Web站点。但ASP技术缺乏职责分离的思想,使得ASP页面中混杂着网页显示代码和业务处理代码,导致网页美工和代码设计人员的工作无法彻底分离,这样就难以适应大型项目开发和将来的需求变化。文中讨论了如何基于ASP自身的技术实现页面视图与数据处理的彻底分离。  相似文献   

16.
溶剂萃取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剂萃取技术是一种最基本的化学分离技术,具有选择性高、分离效果好和适应性强等特点,而且设备简单,操作简易快捷,易于实现自动化.随着新型萃取剂的问世,它的应用越来越广.因此,对该体系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手性药物对映体分离理论与应用技术在药物及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是当前制药工业和生物技术发展的尖端研究课题。模拟移动床色谱已被国际上公认为制备规模拆分手性药物的最有效手段。介绍了模拟移动床色谱数学模型和数值分析方法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应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了尼龙6(Nylon6)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钠盐(PEMA)共混体系,此体系中两相是部分相容的,同时Nylon6又是部分结晶聚合物.因此,在相分离发展过程中,Nylon6中的结晶相也在发展.应用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跟踪在不同温度、不同组成条件下分散相尺寸的变化,其变化具有自相似性,因而具有分形行为.还计算出分形维数D,讨论了分散相粒子平均尺寸dm与D的关系,在1~20min内,dm长大较快,即D增大,而后期变化缓慢.对于部分相容体系还证明相容程度与组成有关,在同一体系中D值越大,相容性越好;实验温度升高,D值增大.在Nylon6结晶相的跟踪中发现,在100℃时,随时间延长,D值基本不变,即体系具有自相似性,该温度下结晶链折叠具有规律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探讨了蜜环菌和松蕈原生质体分离与再生的适宜条件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20.
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磁分离技术是从废催化剂中分离出重金属含量低、活性和选择性好的低磁催化剂再利用。该技术可以优化催化过程,改善产品分布,提高轻质油等高附加值产品的收率,同时又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催化剂对环境的污染。由于低磁剂的微反活性、比表面积、重金属含量等较处理前大幅改善,使用后系统催化剂性能明显好转,能显著提高装置轻油收率,并降低催化剂单耗,经济效益也十分明显。催化剂磁分离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投资小、能耗少、过程不使用任何化学品、无环境污染、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