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陶文英 《辅导员》2013,(12):71-72
<正>三步上篮是篮球比赛中最常用的得分手段之一。但在小学女子篮球中,由于年龄和性别的缘故,女生不能很好很快地掌握该项技术。针对女篮三步上篮的常见错误,如:三步节奏不顺畅、冲到篮底下、三步比例失调、走步、手脚不协调、乱出手等,笔者进行了诊断训练,并通过一系列扎实的、循序渐进的训练途径使女生能快速掌握好三步上篮技术。一、对策(一)在地上标好三步的位置根据每个女生三步的比例距离,在地上画好每  相似文献   

2.
三步上篮是篮球比赛中最常用的得分手段之一.但在小学女子篮球中,由于年龄和性别的缘故,女生不能很好很快地掌握该项技术.针对女篮三步上篮的常见错误,如:三步节奏不顺畅、冲到篮底下、三步比例失调、走步、手脚不协调、乱出手等,笔者进行了诊断训练,并通过一系列扎实的、循序渐进的训练途径使女生能快速掌握好三步上篮技术. 一、对策 (一)在地上标好三步的位置 根据每个女生三步的比例距离,在地上画好每个人的三步标记.要求其在练习时,每步必须在这个标记位置,以确保三步的比例和节奏.  相似文献   

3.
徐春娟 《教师》2014,(23):67-67
正篮球运动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体育运动。篮球运动项目虽然技术繁多,但其中三步上篮是篮球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较强的趣味性,为广大学生所喜爱,对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身体的灵敏性有着较强的锻炼价值。职高女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对于运动有着一定的惰性,因此,如何较好的教好中等职业学校女生篮球行进间低手上篮,其中教学方法非常重要。一、讲解清晰,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篮球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运动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集体荣誉感,使其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而三步上篮是基本的投篮技术,也是篮球教学中非常核心的技术。体育教师在三步上篮的教学中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认识到三步上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三步上篮的技术,不断完善三步上篮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跑动上篮也称行进间投篮,一般常说的“三步上篮”也是指的这一种.这种投篮可以从球场的各个位置、各种角度跑向篮下,并在跑动中投球上篮,也可通过快速运球冲向篮下起步上篮.跑动上篮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投篮方法,初学者应着重学习这种投篮技术.跑动上篮是由跑、跳、运球、传球、接球和投篮等多种动作组成的较为复杂的综合性练习,对初学者来说是一种难度较大,不易掌握的技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先使初学者较熟练地掌握上述单个动作后,再安排跑动上篮的教学较为妥当.由于跑动上篮的技术复杂,动作难度较大,初学者经常发生顾此失彼的现象:注意了起步就顾不上接球,注意了接球却又赶不上步;即使勉强完成起步和接球动作,又出现了投篮时身体前冲过大或者球出手用力过猛等不协调动作,影响整个练习的完成.为了使初学者较快地掌握跑动上篮技术,尽量减少不协调现象的发生,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步骤和方法:一、无球练习(徒手模仿)1.徒手起步接球练习(以下练习均以右手投篮为例)  相似文献   

6.
行进间投篮是篮球比赛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投篮技术和方法,练习的作用和价值都非常大.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掌握其技术特点也不容易.根据三十多年的篮球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并根据行进间投蓝的技术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练习的重点放在解决脚步动作上.分成五个步骤,第一步是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徒手模仿练习;第二步是接固定点的球上步投篮;第三步是跑动中接固定点的球上步投篮;第四步是原地运一次球后接球上篮;第五步是行进间运球上篮.逐步深化,从而达到使学生尽快掌握技术动作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三步上篮在篮球比赛里是一嘎基本实用的技术动作,它经常在持球突破,快攻上萱中使用。它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是集运球、步法,投置于一体的技术动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难度较大。我着重讲解三步上篮的脚步动作,提出两跑一跳的讲解方法,然后讲解最后的投置和变化应用。  相似文献   

8.
无心的伤害     
有这样两件事使我铭刻在心,终生难忘。第一次是在学习“三步上篮”的篮球课上。我讲解、示范后,学生分组练习。学生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练得积极主动,技术动作掌握得很快。临结束时,我把全班集合起来,准备检查一下练的情况。于是,我让学生李明出列做一次“三步上篮”。李明听到我点他的名后,又惊讶又兴奋,因为他的文化课和体育成绩都很差,平时很少被提问。他充满信心地拿着球走到场地上做了一次“三步上篮”,动作规范而舒展。我说:“李明同学做得不错,既然连李明都学会了动作技术,其他的同学也就不用提了。”没想到的是,这句随口说出的话竟…  相似文献   

9.
篮球是一项体育综合性较强的运动,同时它也是学校体育课中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其是一项相对来说具有较高难度以及趣味性的体育运动项目。篮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因此,篮球中的标准动作"三步上篮"的教学活动则是重中之重,对于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体育篮球项目"三步上篮"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成为当前较为重要的工作。就如何对篮球三步上篮的教学方法提出一些分析与改进的建议,希望对于提高现如今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在中职排球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垫球是女生在训练中的难点问题。文章从遵循中职女生的心理特点,培养排球垫球兴趣;掌握准备姿势与移动技术,提高排球垫球速度;循序渐进地接受垫球训练,分享垫球技术技巧;控制好出球角度和弧度,固定垫球技术动作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中年级应用题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并能选用比较简便的解答方法。为了完成好这一教学任务,我在四年级应用题教学中进行了三步计算应用题思维训练的一些探索,效果较好。一、进行解题思路训练,培养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三步上篮     
体育课,球场“喂,来个六步上篮怎么样?”。哈哈哈……”男生当中一阵暴笑,前仰后翻。全都是为了即将举行的篮球赛。女生们好不容易抛开往日的文静,准备甩开手脚大干一场。哪知被男生冠以“打群架”,真是“不  相似文献   

13.
行进间低手上篮是篮球技术中最基本的投篮方式,它要求在行进间或运球中接球,然后用单手低手的"上篮动作",因此,它的特点是出手点低、上篮速度快、伸展距离远,易于躲开对方的"封盖",是篮球比赛中最有效的得分手段之一,对学生初学者来说是篮球技术中较难掌握的一种技术,为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学到规范的动作,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其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林仲坚 《广西教育》2013,(18):45-45
一、教学设计教材:(1)三步上篮。(2)立卧撑。本课任务:(1)篮球教学:三步上篮。(2)素质练习:立卧撑。(3)提高篮球技术及活动能力,增强力量素质。(4)提倡互帮互学。场地器材:篮球场1个(4个篮框),篮球15个。教学过程分为"开始准备部分""基础部分""结束部分",具体设计如下:(一)开始准备部分开始准备部分用时5分钟,主要内容包括:(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报告人数。  相似文献   

15.
篮球运动是大学生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运球高手上篮是篮球运动中运球、步伐和投篮相组合的一项基本技能。在传授和训练此项技能时,不仅要采用较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还必须了解学生掌握此项技能的心理过程,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1学生易出现错误的原因1.1部分学生对学习和掌握运球高手上篮技能动机不足,缺乏自信心。部分同学认为自己不适合打篮球,有的认为动作太难自己学不会。课堂上经常表现出部分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态度不积极,认为学会学不会都可以,没有把此项技能当作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这样的学生上课时不能注…  相似文献   

16.
小学篮球训练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全面身体训练,发展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熟悉球性,学习传球、接球、运球、投篮、行进间低手上篮等基本技术。通过一些综合练习,增强学生体质,学习简单配合,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简单的战术,使之能够初步进行篮球活动,并为中学篮球教学训练打下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跨栏跑属技术性较强的田径运动员项目。跨栏跑的运动成绩是由运动员的平跑速度、过栏技术以及跑跨结合能力决定的,运动员要想提高跨栏成绩必须掌握好跨栏跑基本技术动作。过栏技术是跨栏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过栏是在快跑中完成独特形式的跨栏步。在进行跨栏跑技术训练中,跨栏步技术是一关键环节,直接决定了整个跨栏项目的成绩,而要形成良好  相似文献   

18.
李伟 《吉林教育》2006,(7):64-64
小学中年级应用题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复合应用题,并能灵活选用比较简便的解答方法。为完成好这一教学任务,我在实际应用题教学中有意进行了三步计算的复合应用题思维训练的研究与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从事篮球教学和训练已有十多年了,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和探究,对篮球技术的教学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训练方法,积累了一些经验,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与训练中已逐步得到了验证,得到了同仁们的一致认可。篮球"行进间低手上篮"的技术动作结构相对来讲比较复杂,学生在短期内想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准是相当困难的,但通过"逆向教学方法"的训练,就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教学应用题教学中,我注意帮助学生抓住应用题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说法转换的训练,取得了事半功倍之效。所谓说法转换,就是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换一句话说,使隐含的内容明朗化,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例1、三年级一班有男生20人,男生比女生少10人,全班共有学生多少人?这道题的关键句是“男生比女生少10人,因此这句话直接关系到“求女生人数的方法”问团,而求女生人数则是整个解题过程中关键的一步,也是令学生费解举棋不定的一步。我就引导学生仔细审题,动脑思考,把这句话转换成如下几种说法:A女生比男生多10人。B、男生再加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