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无论是学生还是语文教师,谁都知道作文的地位和重要性,但是,学生更知道"榨文"的痛苦,教师更知道"挖山"的无奈。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耗费较多的时间辛苦批阅,而学生拿到作文后,往往是一眼瞥过,关心一下分数而已,甚至教师用红笔写的批注和评语也被晾在一边。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何不让他们也当一回阅卷教师、集中体验一下高考阅卷的感受?【文题与要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相似文献   

2.
<正>无论是学生还是语文教师,谁都知道作文的语文地位和重要性;但是,只有学生知道"榨文"的痛苦与煎熬,也只有语文教师知道"挖山"的痛苦与无奈。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耗费较多的时间辛苦批阅,而学生拿到作文后,往往是一眼瞥过,关心一下分数而已,甚至教师用红笔写的批注和评语也被晾在一边。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何不让他们也当一回阅卷教师、集中体验一下高考阅卷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把学生领进广阔的作文天地,用祖国的语言丰富他们的思维,用祖国的文字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积累语言,让学生会具体写;注重观察,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由"仿"到"创",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注重作文评改,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五方面就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进行了具体探究。  相似文献   

4.
赵红阳 《生活教育》2008,(10):49-50
修改学生习作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沿袭已久的修改模式是"学生写,教师改"。教师为改好一篇作文可谓绞尽脑汁。而学生并不领情,常是一塞了之.正所谓"作文一笔糊涂账,改与不改都一样"。朱自清先生回忆自己在中学教语文的经历时也感慨地说:"批改学生作文是一件最徒劳无功的工作。"为改变作文修改中教师的"一言堂",学生被动接受、耗时低效的现状,笔者尝试将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理念应用到作文修改中.洞开了学生习作修改的另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5.
教学实践证明,作文教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并不依赖于作文教材,而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深厚积累,要想使学生写出精彩美文,我们语文教师就应精心撰写"下水文",体验学生写作的甘苦。如果教师能运用教给学生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下水文",定然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并使他们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张迎东 《考试周刊》2013,(59):57-58
<正>一、作文评改困难的原因语文教师教学时都会有同感:最费神的莫过于作文。作文教学既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重"主要是因为它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标志,看学生的作文就可以了解这个学生的语文水平;"难"主要表现为学生难学、难写。每个学生的知识面、生活阅历及思维方式都不相同,他们看待问题的方式和审美情趣也就不一样。而教师的作文教学并不只是针  相似文献   

7.
贺连邦 《青海教育》2010,(11):30-30
作文教学是语文的“半边天”,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作文是起步阶段,是“习作”阶段,需要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但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学生常常谈“文”色变,视作文为畏途,他们写作文时,常常搜索枯肠,胡编乱造,敷衍完篇,应付了事,毫无作文的主动性和兴趣性可言。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积累、随文练笔,让学生在被欣赏、  相似文献   

8.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一直都是困扰广大语文老师的一大难题,而批改作文作为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更是让语文教师伤透了脑筋。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多数是尊奉着"学生写,教师改"的传统原则。作文批改全由教师包办。老师改一篇作文,至少也得用5分钟,有的甚至要  相似文献   

9.
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生作文时,常常发现学生作文的题材和他们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他们的感情都是别人的,缺少自己的真情实感,空洞无物,抑或言之生硬,缺少生气。以教师在教学生作文时,应引导学生多积累,教给学生带着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  相似文献   

10.
初中作文教学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任教师苦口婆心不厌其烦的指导,到学生那儿仍是不见起色,收效甚微。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变学生"要我写"为"我要写"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信心是前进的动力,当学生有了这两样东西,当他们用快乐的心情叙述自己的真情实感时,蓦然发现,原来作文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原来他们也可以做作文的主人而不是被迫者。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9,(81):55-56
关于作文教学,我们语文老师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首先,尽管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我们中的大多数却重阅读而轻写作,教课文时每一篇都精心设计,写作指导则比较随意,尤其是缺少写作教学整体规划。其次,作文教学让人感觉没有抓手,教师教得无助,学生习得无助,以致一个个学期过去了,师生都觉收效甚微。第三,寄希望于各种"中考满分作文"之类的书籍以拔苗助长,老师按图索骥,学生邯郸学步,作文没有真情,没有自我。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作文写作技巧之外,还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写上科学合理的评语,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果与学生语文作文的写作水平。一、现阶段小学作文教学评语中存在的问题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重视学生的"写"而忽视教师的"评",致使作文教学评语中存在严重的  相似文献   

13.
邓世明 《学周刊C版》2015,(10):148-149
现在的初中作文批改,浪费了语文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从"学"的角度来讲效果很差。这是初中语文教师一直很困惑的问题。叶圣陶曾对每学期要求的七八篇作文这样评价过:"就学生作文能力的锻炼来说,实在太少了;就教师批改作文的辛劳来说,实在太重了。"确实如此。那么,如何做到作文有效批改呢?我们从《语文课程标准》中找到了答案。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要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可是作文很难,特别是小学生作文更难,因为他们才开始写作文。因为难,学生写作大多是"为作文而作文",老师的教学则变成了"为高分而作文"。为了让学生得到高分作文,每次作文训练时,很多老师都喜欢弄两篇"下水作文",因而,越来越多的学生作文言辞相似,大意相同,千人一面,万人一腔。有些老师还教学生背优秀作文,考试考到了照着葫芦画瓢,致使假大空作文、"克隆"作文泛滥成灾。如何做好作文教学工作呢?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的我有些困惑,通过实践摸索,我对小学作文教学有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5.
《湖北教育》2007,(8):44-47
作文难改,恐怕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遇到过的问题。一个班几十名学生,一学期要写八篇大作文,而日记、周记更是不计其数。当孩子们把自己的作文本交上来时,当一篇篇劳动成果呈现在你的面前,并渴望着得到你的肯定时,你该如何面对?一篇篇精批细改?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作文中反映出的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又时常让你感到束手无策;面对一篇较差的作文,该怎么去评改,怎样去鼓励……针对这些问题,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和五里墩小学的老师们进行了一次探讨,或许我们可以从他们介绍的经验中,得到一些启示和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作文评改教学又是制约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笔者从随堂听课和与教师的交谈中发现,一般作文教学的模式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天经地义,不容代替。尤其是在农村一些基础薄弱的学校,这种观念,年深日久,根深蒂固,个别教师刚刚引导学生自批或互批几篇作文,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学生来说却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座“大山”。学生在写作时往往觉得无从下手、不知所措,而有些学生在写作上干脆就是应付。这需要教师在学生写作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教师该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呢?首先,作文要与生活观察相结合;其次,作文与阅读训练相结合;再者,作文与自主选题相结合;最后,作文与自主评改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师一方面为学生作文假、大、空而深感头疼,一方面又在为这一现象的泛滥推波助澜。从以下几篇作文的评价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9.
随堂作文是学生写作的一大难点,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完成一篇作文,对于写作能力一般的学生而言是个不小的考验。当学生步入初中时,小学语文习作的各种教学模式已经让他们从心理上产生了一定的疲乏,加上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厌学、抵触情绪应时而生,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对于随堂作文教学,以往的一些指导方式过于陈旧,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而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又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因此,更新教师的指导方式,从多个方面优化随堂作文教学指导方法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作文作为小学、初中、高中必考内容,所占分值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作文就被当做重点来教。但是我却很少读到一篇比较出彩的作文。作为语文教师二十余载,我一直奋斗在语文教学第一线,我发现好多学生的作文都是只能得到一个及格分数,而不能有很好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