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会写作文。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到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每一课,每一单元,都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思想。然而,我们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把语文教学与作文知识的传授分割开来,即课文归课文,作文归作文,二者之间少有关联。这就是学生感到作文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要知道,作文是由字、词、句、段、篇构成的。  相似文献   

2.
作文讲评课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命题、指导、批改等环节的归纳、总结和提高,是写作指导的延伸和补充。就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而言,不少教师普遍注重学生写作前指导,忽视写作后作文讲评课的组织,认为学生作文评改能力弱,组织学生评改作文费时费力又无功,教师自然而然地成了作文评改活动中的主角,成了学生写作活动中的"裁判员""终结者",把作文讲评课上成了教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独角戏",他们或谈成绩,好文章读几篇;或说缺点,对差习作批评几句……导致作文讲评课上主体失落,目  相似文献   

3.
一、作文教学现状1.学生按千篇一律的模式作文。目前在作文指导课中,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屡见不鲜。千篇一律的作文,过份强调了作文形式训练,忽视了作文内容决定形式,其结果,学生学例文,生搬硬套,依葫画瓢,套作泛滥。其原因有三:一是对作文教学的意义认识不清。二是对作文教学从何入手,本末倒置,过份强调形式训练。三是过份强调仿作,没有趁势引导学生作文。如果按一定模式作文,势必扼杀了学生按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会写作文: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到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每一课,每一单元。都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思想。然而,我们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把语文教学与作文知识的传授分割开来,即课文归课文,作文归作文,  相似文献   

5.
不少教师认为,这节课的"材料加工"的六种方法令人耳目一新.但我以为,这节课最成功之处是唤醒了学生的"作文意识"."作文意识"掌控着学生的作文情感、态度及行为.不少教师将作文教学理解为"我"教"你"写的过程,片面夸大教师的作用,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生活积累等因素对写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耗时多效率低的原因之一,是作文指导课中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鼓励学生寻找、观察生活中的小事、平常事。不能引导学生发掘这些事中蕴藏的内在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周两节的作文指导课,往往会被很多教师忽视。他们把最重要的作文指导由细变粗、由详变略、由长变短,就怕学生来不及打草稿、誊写。殊不知,每册教材上安排的习作类型都是我们学生最常见的,也是最经典的,要求教师充分利用作文指导课,将不同类型的习作写法给学生讲透彻。可惜,编者有心,一些教者却无意。每一次的作文指导课,我都是花了很多的精力,从学生的习作水平到教法等都具体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中学生素质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认为要提高学生素质能力,可从平时的教学活动下手。文章中从语文教学活动中列出几项进行尝试,主要有:开展朗读比赛,提高朗读表达能力;开展办小报比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开展"新编故事"比赛,提高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开展作文比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提高学生说话水平;开展辩论会,提高学生听说应变能力;开办优秀作品赏析课,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9.
罗瑞春 《快乐阅读》2011,(14):157-157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常常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忽视了学生个人的生活实践与情感体验,使学生一见作文就头痛。如何让作文贴近学生生活,如何让孩子爱上作文呢?  相似文献   

10.
作文指导课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模块之一,却常常被教师忽视,甚至山区的某些学校由于教学资源不足等因素从未开展过与作文相关的指导课。教师从山区初中作文指导课的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山区作文指导课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山区初中作文指导课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我要狂妄地说几句:“学生作文水平整体下降,广大的语文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大多数语文教师忽视作文评讲,或作文评讲不得法有密切的关系。”有些语文教师的作文评讲是蜻蜓点水式的,半节课,甚至十几分钟一次作文评讲便结束了。学生听得云里雾里,自己的作文到底存在着什么问题,此类作文该如何写还是不清楚。另一些教师则走向另一极端,每次的作文评讲总需花二三节课。从审题、立意、构思到选材、语言、书写罗列了十几点,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听得晕乎乎的,收效甚微。采用第一种评讲方式的老师,…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感受优秀作品用词之传神。2.初步学会用恰当的词语形象化地表达。【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播放竹笛乐曲《味道》。2.投影:①喜欢一篇作文和喜欢一个人一样无须太多理由。②作文只有一见钟情,没有两见钟情。说明:课前以悠扬的乐曲浸滤学生稍显浮躁的心灵,平静一下  相似文献   

13.
一、作文批改必须坚持的原则1.作文评价应突出"激励性、改进性和探究性"功能。长期以来,中小学作文评价一直过于关注作文结果,关注高分作文、满分作文,忽视了通过作文评价对学生写作动机的激发、写作兴趣的培养以及写作情感的熏陶,也忽视了通过学习作文进一步习得探究的能力。这样既挫伤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又扼杀了许多学生的作文禀赋;既忽视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又忽视了通过作文实现学生人文  相似文献   

14.
实际教学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存在一些困惑,值得广大教师的深思。一是课标的要求与教材中的写作教学内容有时存在一定的差距,作文教学目标定位不是很准确。二是作文教学指导缺少详细的系统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忽视情感价值观的教育,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由于作文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如果再缺乏有效的策略指导,势必会影响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曾莉红 《教师》2013,(1):83-84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作文、爱作文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学生觉得无东西可写;再次就是词汇积累少,作文言辞干瘪、呆板,缺乏个性。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只注重教师如何教.却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学生喜欢写些什么,喜欢教师怎么上作文指导课,喜欢老师怎么评价自己的作文.等等,教师都心中无数,而是自作多情地瞎指挥.造成了很多学生对作文丧失兴趣。以上的难题,有没有办法解决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16.
作文课一直是让学生厌烦、教师头疼的课.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生活经验欠缺,表达能力不强;另一方面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阅"的传统作文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写作状况,从而对作文产生了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依据新课标精神,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大胆尝试主体性作文教学法,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强化了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作文课堂的主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过程中有四个基本环节:备课——指导——批改——讲评。其中最后一个环节的"讲评"是最容易被忽视,但又绝不能忽视的。好的讲评课是一堂具体而生动的写作讲话,可以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为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作文讲评  相似文献   

18.
汉文文学社     
正汉文文学社是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中语文教研组面向高中部设立的一个文学社团。该文学社成立于2012年,取名汉文,即汉语言文学,大而言之,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心愿。该文学社自成立以来,在西工大附中高中部聚集并发展了无数语文才俊,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学生作品曾在《美文》《作文个性化平台》《文道》《课  相似文献   

19.
双向互动性是口语交际的一个重要特点。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听说技巧,还要求学生具有待人处世、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以及传情达意等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反观现在的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着低效、虚假的互动。有些口语交际课有很浓的说话训练课的色彩,或忽视了个性,共话交流,或上成了作文指导课,少了份生活化、情境化;场面热热闹闹,却难有学生真正的思维碰撞。没有互动和合作,口语交际就丧失了它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20.
在作文教学中笔者发现,主要存在的问题有重视课文教学,轻视作文教学;注重教师教学,忽视学生实践;注重写作数量,忽视写作质量;注重应试作文,忽视素质作文。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定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计划;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作文基本功的训练,积累作文素材;注重作文批改和讲评,形式灵活多样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