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关于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政策,以及20世纪末以来的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制度建设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未来改革创新的思路与框架.总体分析,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政策是以学生体质与健康为基点,从对体育课程性质、形式与内涵的规定,到以开放与规制、权利与义务理念为关键点,再到规范化、现代化发展的体育课程教学政策范式的相对连续的一系列行政决定,呈现出因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变迁而发生重大变化的特征.就事业改革发展而言,则表现为由行政推动向制度推进的演变.近十年来,随着国家关于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政策的调整与转向,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制度建设进入积极探索阶段,其中最典型的是制度的适应性调整和基于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构建.研究认为,体育是基于身体活动和运动能力的特定的学校教育活动与社会文化现象,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制度的创新关键是以强化创新主体为核心重构体育课程教学制度框架,以强化体育教育科研为“抓手”降低体育课程教学制度张力,以强化体育硬件建设为基础架设体育课程教学制度平台,以强化体育软件开发为路径丰富体育课程教学制度内涵.  相似文献   

2.
我国竞技体育高水平运动员人力资本要素市场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分析了我国竞技体育高水平运动员人力资本市场化状况。依据要素市场与商品市场协调发展对完善市场体系的重要作用,比较了我国与成熟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在竞技体育运动员人力资本市场化方面的差异,从制度经济学角度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人力资本市场化的阻力;最后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两个方面提出了深化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人力资本市场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在对我国体育制度变迁的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现行体育制度处于非帕累托最优状态并具有强烈的路径依赖.分析了我国体育制度变迁的阻力,包括既得利益者对改革的抵制、体育行政部门业绩考评的阻力、改革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等.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突破体育制度变迁阻力的具体措施:体育制度变迁的多主体推进、体育系统内部与外部推动相结合、体育认知的突破等.  相似文献   

4.
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是指一个具有正反馈机制的体系,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路径,都有沿着这一路径继续下去的惯性,而很难为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的体系所取代。模仿苏联模式改变了中国体育管理的路径,使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我国体育制度的变迁表现出了强烈的路径依赖,表现在体育产业中管理的行政垄断路径依赖以及竞技体育路径依赖。我国体育制度路径依赖形成的原因,是体育既得利益者维护其既得利益,以及缺乏体育制度创新的观念、理论和方法。形成互动式民主决策模式等是解决体育改革路径依赖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创新路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的竞技体育制度在训练竞赛管理、组织管理、宏观调控和竞技体育市场等方面还存在制度缺陷,因此需要有创新的竞技体育制度安排来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制度的进一步变迁.研究在对理论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自下而上的需求诱致型竞技体育制度变迁方式在我国不大可能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制度变迁方式是一种准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因此,我国竞技体育制度创新与变迁可行的路径是,由改革之初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逐步向准需求诱致型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变,最终过渡到与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相一致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新课程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如何依据《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精神构建高校体育新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初步形成了“优化体育课程各要素——完善课程结构,形成体育课程模式整体优化”的理论思路和实践路径,从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学习评价等方面展示了依据新《纲要》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7.
西方职业体育制度变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研究通过比较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中西方职业体育制度变迁的初始制度、变迁的历程、方式、路径、动力、方向和目标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认为,中西方职业体育制度在这五方面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不同或差异,虽然从历史长远的角度看,中西方职业体育制度变迁的方向和目标具有一定程度的趋同性,即市场化取向是共同的,但在经营管理模式方面仍然会存在差异。因此,有效合理地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职业体育制度的优点,是本文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总结历史旨在镜鉴未来,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竞技体育市场化改革水平,理顺其时代脉络、分析其改革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竞技体育市场化改革制度变迁的阶段划分与特征表现以及由此产生的启示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我国竞技体育市场化改革可以认为是一场制度变迁。按照制度的供需关系,我国竞技体育市场化改革制度变迁可分为准备期、起步期、暂缓期、突破期和深化期五个阶段。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变迁方向上,市场开放度逐渐提高,政府主导路径依赖痕迹显著;变迁模式上,通过自上而下的强制与自下而上的需求诱致结合所致;变迁动因上,相关利益主体围绕自身利益展开的博弈为根本因素,内因和外因共同发挥作用;变迁节奏上,表现为弹性式的渐进边际调整。最后提出:我国竞技体育市场化改革应对举国体制给予辩证扬弃,着重围绕市场这一发展主线,改革进程中应彰显一定的人文关怀并以各方利益的共赢共享为其诉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在新课标背景下,对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路径进行思考。新课标为体育校本课程提供了支撑;“双减”政策为体育校本课程注入了动力;新兴体育运动为体育校本课程带来了方向。同时,学校体育制度问题阻碍了体育校本课程的发展;学校体育资源问题制约了体育校本课程的发展;课程结构内容问题限制了体育校本课程的发展。由此提出完善学校体育制度,加强校本课程监管;优化学校体育资源,提升校本课程质量;抓住课程核心素养,注重内容整体设计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从系统论视角将课程开发看作整体组织,以此探究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构成要素及结构范式。研究表明: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注重开发主体的整体统一,强化开发目的,厘清主体层级,维持主体内部相关部分的协调配合,保持对外部相关组织、个体的信息交互与资源争取;开发主体的构成要素应包含行政管理、课程实践现状分析、课程研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外部资源等六大要素;开发主体的结构可以定为1个一级子系统、3个二级子系统,在探究其运行逻辑基础上构建了主体结构范式。建议:各学校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应注重组织构架研究,将工作视角从实践与操作层面回归到体系建构层面,从系统科学角度研究、搭建课程开发的相关主体,以保障开发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本文旨在为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在组织原则、组成内容及运行路径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盲聋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是特殊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主要从盲聋哑学校体育教学的构成要素,即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开课率与学时数、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教材状况、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五个方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2.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从开设课程的分类、比重、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在与国外体育硕士生课程及国内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课程比较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特点的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逻辑分析、层次分析法等方法 ,对体育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要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人体运动科学三个专业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既有共性 ,又有个性。三个专业研究生所需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前五项为创新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由于专业特点等方面的差异 ,三个专业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在具体排序上呈现出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我国共颁布了五部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和一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方案,大纲的变化都体现出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体育教学目标的指向,文章结合时代背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分析各阶段体育教学目标的变迁,通过逻辑推理法来分析体育教学目标的发展趁势。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快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实现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的齐头并进,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强国的概念与主要特征进行研究,从学校体育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影响学校体育强国建设的场地设施、师资力量、学生体质健康和国际影响力等四方面要素,分析我国与其他体育强国在学校体育方面的主要差距,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路径。  相似文献   

16.
通过12 省市农村基层的调研考察,从供给制度的统筹思路、政府体育职能科学定位、建立理性需求与偏好表达机制等角度提出了我国农 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的宏观视角。最后讨论了其非均衡创新的路径,具体包括:重视非正式供给制度的“先验”引导与非均衡变迁;制度 “非中性”和供给制度“公平与效率”的非均衡创新;建立政府主导、兼顾多元化的非均衡筹资制度;构建农村学校体育优先的非均衡供给序列制 度;推动基于资源禀赋差异的非均衡动态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我国职业体育制度变迁的方式、路径及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的职业体育制度正处在不断变动和调整的过程中,从动态的角度看,职业体育的制度变迁将以渐进式方式展开。制度创新的路径有三个阶段组成,即初始阶段的职业体育制度调整必将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形式展开;当创新主体的利益和权利格局发生调整后,制度变迁会过渡为混合型的形式;当职业体育俱乐部认同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主要动能所能带来预期增量收益时,需求诱致型形式将会主导我国职业体育的制度变迁。在整个职业体育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制度创新的目标模式和职业体育俱乐部内部制度的调适将成为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刘乃宝  严峰  杨铭 《体育与科学》2015,(1):91-95,101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是学校体育开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以现有法律法规为基础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致因、责任归属与保障机制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认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致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社会因素、管理因素和综合因素五类;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归属主要有学校承担责任、学生承担责任、第三方承担责任、多方共同承担责任以及由于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责任五种形式;研究进一步认为当前我国缺乏针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立法保障,因此建议从法律保障和构建保险体系两个方面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进行保障。制定和完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针对性法律,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各方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参照国外经验建立和完善责任赔偿制度,促使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赔偿社会化;促使"甘冒风险"和学校、政府的免责制度的实施,使伤害赔偿社会化。从国家层面对学校体育参与涉及的相关保险进行立法,对于风险较高的体育项目设立强制保险和附加保险;根据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类型和构成要素进行多元险种设计是"依法治体"保障学校体育科学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一贯制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构建、内容衔接、实施方法、评价方式四个维度进行分析,探析一贯制学校体育课程优化路径。研究发现,当前一贯制学校体育教学面临体育课程目标与课程建设衔接不畅、体育课程内容层次不连贯、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学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机制亟待更新等困境。提出如下路径:以培养体育素养为核心,确定课程目标;搭建衔接小、初、高阶梯式课程内容体系;创新与整合教学实施手段,因材施教;重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从而构建纵向衔接、横向一致、内在统一、形式联合的一贯制学校体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法治视域下加强全民健身基层组织建设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社会生活组织化结构的变迁中,活跃在城乡社区全民健身基层组织的发展及其规范化建设,关乎到广大群众体育健身的权利诉求,决定着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全局。阐述在中国公民社会成长中加强和规范全民健身基层组织建设的时代需求,介绍我国全民健身基层组织的建设概况,从法律保障和现实困境2个方面探讨我国全民健身基层组织的制度环境,进而从法律性质与职能方面对全民健身基层组织体系中管理类机构、各种体育协会、公益性实体单位、分散型健身活动组织进行规范化梳理,并从多个方面指出加强我国全民健身基层组织建设的法治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