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新闻一般都具有很强的人情味和可读性,但是社会新闻的资源竞争日益激烈,时效性、独家性拼抢严重.在社会新闻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引发种种弊端,对读、社会和媒体自身形象都造成了不良影响.在社会新闻领域对车祸、打架斗殴、跳楼、杀人、火灾等新闻有着过多的报道,负面社会新闻不仅在数量上占强势地位,而且相似或同类事件频现报端,就是都市类报刊目前存在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客观性是新闻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新闻客观性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但依旧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追求新闻客观性依然是当前新闻从业者所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首先论述了当前新闻客观性所面临的挑战,之后站在一个新闻从业者的角度对新闻客观性进行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新闻摄影记者面临的挑战不言而喻。这就需要新闻摄影记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觉悟,找到目前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应对策略,实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即时性。本文首先分析了新闻摄影记者面临的各种挑战,然后提出了应对挑战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网络社会下,电视媒体受到了很大冲击,城市台民生新闻节目遭遇空前的挑战。《新闻广角》从艺术与新闻的交融、去电视化的品牌战略和公共新闻转向等创新,实现了媒介形式、媒介表征和媒介意识的"再媒介化",为自身赢得新的生存和发展机会,某种意义上实现了"逆生长",也为城市台在智能传播时代的新闻实践探索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新闻是人类“客观性需求”对“主观性”的真正挑战.新闻学的尊严体现在通过新闻本身的追问,通过“新闻”的破晓,人类或许会发现更多的社会事实和人自身的真实.而新闻的工艺或新闻术,从其产生的本源看,诞生于新闻工作或实践的现场,是操持新闻业务的经验智慧.新闻学术面临的基本处境是:学与术不分,以学的方式研术,以术的路径求学.新闻之学和新闻之术分属于不同的性质,归于不同的宗旨.新闻学术的教育制度设计层面,也应依据学术分途的思想分别设计之.  相似文献   

6.
李艳梅 《今传媒》2016,(10):12-13
媒介融合一方面驱动了传媒业态变革,另一方面也给新闻传播教育提出挑战,作为新闻传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实践教学的转型发展更是刻不容缓。定位为应用型本科的地方院校的新闻实践教学还存在诸多不足,应该努力挖掘自身优势,立足地域经济的发展,不断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校企合作搭建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与新媒体技术的对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社交媒体的出现和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新闻的生产、传播、反馈等各个环节,对于短期之内塑造的互联网新闻是一大挑战.本文将从社交媒体对新闻来源渠道的影响为切入点,分析融入社交媒体因素之后的新闻来源渠道,以及并提出其今后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张庆园 《新闻记者》2012,(10):25-30
本文通过考察典型个案分析指出了当下新闻发布的两大发展趋势及其给发言人和记者带来的挑战:发言人需要准备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表达和交流方式,以便与媒体和更广泛的受众进行有效交流;记者则在面对更加激烈竞争的同时,不得不在新闻产制链条上寻找自己新的位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详细阐述了适应策略。最后还对新闻发布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分析,提出新闻发布即组织或个人有意识地对外界传播与自身有关的、有可能成为新闻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张晓克 《今传媒》2008,(6):60-61
在我们广播电视节目日益丰富多变的今天,传统的播音方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受众听觉审美的变化,播音员或主持人的播音主持风格发生了悄然的变化.相对于其他各类节目而言,新闻播音的表达方式更是近年来业界人士关注的一大焦点.  相似文献   

10.
王哲 《传媒观察》2004,(8):57-58
什么样的社会新闻最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起读者的共鸣呢?面对媒体竞争日益加剧的现实,社会新闻自身发展的动力何在呢?在长期从事社会新闻稿件的采编与社会新闻部日常工作管理的过程中,笔者深刻地认识到,党报的社会新闻要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与挑战,不断与时俱进,最关键之处是必须始终坚持提高社会新闻的报道质量。  相似文献   

11.
民族新闻是我国新闻事业中特色鲜明的一个分支,其特殊性决定了民族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特殊的新闻敏感。随着社会生活和媒介自身的发展,面对多民族共存的现实国情,新形势下我国民族新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对"民族新闻敏感"的准确把握,是民族新闻工作者的特殊素质之一。本文尝试对民族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新闻敏感的内涵和特殊性进行探讨,民...  相似文献   

12.
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这给传统的电视节目尤其是社会新闻节目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重塑社会新闻的策划理念,成为电视新闻界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就新媒体环境下,社会新闻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社会新闻策划发展的策略,为我国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孟笛 《编辑之友》2022,(1):44-49
人工智能与新闻业深度融合,全方位嵌入内容生产流程,不仅颠覆了传统新闻生产方式,重塑了新闻生态格局,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兴起于西方的建设性新闻理念能够弥合智能化生产带来的算法"黑箱"和数据权力等问题.秉持建设性理念提升智媒伦理价值,成为传统媒体重塑自身社会角色的一种创新策略.智媒实践与建设性新闻理念彼此契合,也为公民赋权、积极情绪、问题导向等理念落地提供了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记者摇篮》2007,(4):42-43
在当今时代,社会与自然突发事件频发,这是对新闻单位和新闻人提出了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对记者的政治敏感、新闻敏感和敬业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新闻从业人员迅速对事件做出判断和反映。今年3月4日的一场罕见暴风雪,使阜新日报的新闻人接受了一场考验,也经受了一次职业精神的洗礼。  相似文献   

15.
车贯 《新闻传播》2010,(3):42-42
面对日益多元化的社会诉求,以及城市电视台之间白热化的竞争,一种区别于传统新闻模式而一改常规常态的民生新闻,凭借自身独具的新闻视角和新闻语态,渐渐地在电视新闻界崭露头角。同时,它的兴起也为城市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有人提出了民生新闻的出现是中国电视发展的第三次革命,但还有人提出民生新闻的出现将推翻原有的新闻理念。民生新闻在中国社会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课题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无论是社会节奏还是社会发展需求都对媒体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于媒体来说造成了许多的影响,首先,传统媒体受到了严重冲击,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其次,媒介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无论是哪种影响,对于新闻编辑来说都是一次机遇和挑战,特别是纸媒的新闻编辑,在这个新媒体发展迅速的时代更是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传统客观性新闻、公共新闻和建设性新闻等新闻理念的变迁为线索,考察了不同新闻理念所支持的媒体功能的变化轨迹,发现媒体功能发生了两次重要转型:一是从客观性新闻所支持的"监察功能"到公共新闻所支持的"民主促进功能"的转型;二是从"民主促进功能"到建设性新闻所支持的社会"建设功能"的转型。文章分析了这两次转型存在的困境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建设性新闻强调赋权和弥合社会分裂的媒体功能更加适应当下的风险社会。  相似文献   

18.
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现实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成就了民生新闻的繁荣,民生新闻则促进了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自2002年以来,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我国掀起了一股"电视民生新闻热"。究其原因,节目主持人在新闻中的评论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本文根据电视民生新闻评论自身定位、特点等方面尝试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预测,提出可持续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新快报》"陈永洲事件"为例,探讨新媒体时代新闻伦理实践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认为媒体从业人员需要面向全球新闻传播、面向不断扩展的媒介生态系统、面向争议性事件开展新闻伦理实践,从而增强媒体机构公信力,维护自身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20.
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新闻采编人员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提升采编工作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体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当前融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新媒体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新闻传播途径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工作必须进行相应的创新与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的新特点,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