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志伟 《红领巾》2005,(5):13-20
现代西方经济学在20世纪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此过程中,呈现出理论和政策方面明显的“存异“和“趋同“现象.“存异“主要体现在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理论与政策取向之间的互不相容,“趋同“表现为两者之间互相吸收对方合理的理论并进行综合.“存异“和“趋同“与西方经济学发展过程中两大“转换“有着必然的历史联系.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促成经济理论的第一次大转换,即由新古典经济学向凯恩斯经济学转换.20世纪70年代西方出现的“滞胀“又促成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衰落.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新古典学派和新凯恩斯学派互相接近,形成西方经济学“趋同“的发展方向.了解当代西方经济学基本的发展演变趋势,有助于对其理论主张和政策的时效性形成清醒的认识,同时把握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针对自由主义在现实政治领域、伦理领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社群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它针对自由主义的自我观、国家观、权利观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要重视社群的价值,提倡由自由主义权力政治向社群主义的公益政治转变,强调公共利益和善的优先性,从而在政治学、伦理学、道德哲学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只有正确认识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才能更好的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简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自由主义思潮是与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国家干预主义相对立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经 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的主要分歧是,经济自由主义反对政府调控,鼓吹市场万能,而国家 干预主义认为不仅需要市场机制,还必须强调政府调控。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一方 面是西方国家诱导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理论武器,另一方面是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推 行新殖民主义的理论武器。新自由主义推行到哪个国家和地区,那个国家和地区就会遭到巨大风 险和灾难,甚至成为重灾区。我们要警惕新自由主义企图误导我国的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4.
新职业主义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国家极为盛行的一种职业教育理念,文章介绍了新职业主义的概念、新职业主义产生的背景以及新职业主义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劳动就业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的总趋势是放弃凯恩斯主义的劳动就业政策,奉行新自由主义的劳动就业政策。集中分析西方国家劳动就业政策新自由主义变革趋势的主要表现、根源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6.
英国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80年代中期,受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新职业主义思潮的影响,英国政府对传统职业教育进行了一次改革,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确保该制度的顺利实施,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经过多年努力,英国职业教育改革取得巨大成绩,并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西方国家在近代的发展历程中,其道德教育方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末,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转型期;二是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现代道德教育方法的萌芽发展期;三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回归兴盛期。  相似文献   

8.
美国教育之要素主义的世纪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传宝 《教育学报》2005,1(2):32-36,45
要素主义既是一种教育运动,也是一种教育理论。在20世纪,要素主义出现了三次大的发展和繁荣。20世纪30年代末期,巴格莱领导了要素主义运动;20 世纪50 年代,一批相信要素主义的大学教授发动了对美国教育的攻势;而从20世纪70年代直到世纪末,要素主义的旗帜又一次飘扬起来。在最近一次的复兴中,从最低能力测验,到《国家处于危险中》所描绘的“教育创优”战役,再到前总统乔治·布什2000 美国战略,所有的改革都从要素主义那里获得了灵感。要素主义将继续对美国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英国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80年代中期,受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新职业主义思潮的影响,英国政府对传统职业教育进行了一次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确保该制度的顺利实施,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经过多年努力,英国职业教育改革取得巨大成绩,并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对我国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的成功崛起打破了现代化的"西方模式",在精神层面确立起符合现代化需求的文化价值观,这得益于新加坡对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本文重点剖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儒家伦理课程的开设与当代传统文化课程的发展,并得到如下结论和启示:明智的文化战略对新加坡现代化的成功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儒家传统文化是消除现代人精神层面问题的一副良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必将成为现代文化价值观的有益因子。  相似文献   

11.
全球治理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主权国家一直秉持"国家中心主义"理念所造成的,正是这种理念使得主权国家采取孤立式或趋利避害式的行为对待全球治理,从而导致全球治理中出现参与赤字和责任赤字。通过分析国家政治发展观的变迁,不难发现,传统政治发展观以主权、领土为界限将世界划分为"我者"与"他者"的思维方式便是"国家中心主义"理念的集中体现。这种传统政治发展观在世界范围的蔓延为"国家中心主义"理念的盛行提供了土壤。要解决全球治理困境,就必须克服"国家中心主义"理念。从政治发展观的角度来讲,就需要国家放弃"国家中心主义"主导下的传统政治发展观,进而采取一种开放的、负责任的政治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中国政治化研究方法发生了转变,主要表现在从对西方政治化研究成果的译介转向对中西方政治化及其比较研究;从关注政治化传统转向重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从偏重宏观解释转向宏观与微观的互动;从相对稳定的静态解释转向静态与动态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洛克政治哲学中有关从自然状态到公民社会的政治构想,建立在其自然法理论的基础上。在《政府论》下篇中,洛克通过对传统自然法理论形式上的回归,论证了自由主义宪政的基本原则,对近现代西方政治生活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而洛克自然法理论的矛盾则是他企图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妥协与折衷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plicates the elements of several policy instruments used in Connecticut, the political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y were chosen, and their intended targets and expected effects on teacher quality and student learning.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explain how the Connecticut General Assembly (CGA) and the Connecticut Stat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CSDE) were able to implement and sustain a set of integrated policies related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over a 20‐year period from 1985 to 2005. We argue that this occurred for three primary reasons. First, the state legislature combined changes in teacher certification requirements in the 1980s with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teacher salaries in order to build strong political support among teachers and teacher union leaders for the new requirements. Second, in the 1980s and 1990s, CGA and CSDE repeatedly combined policy instruments in ways that involved multiple stakeholders and strong elements of capacity‐building, thereby increasing their likelihood of success. Third, several policies enacted in Connecticut in the 1990s were directly connected to and strongly reinforced each other.  相似文献   

15.
国家是在与疆域内社会和国际体系中他国相互作用的复合关系中生存、发展的政治实体。本文在剖析国家与社会关系维度的国家能力构成和国际体系维度的国家能力构成的基础上,从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国家的互动逻辑中把握国家能力诸方面的内在关联,力图克服目前学界单从国内政治层次或国际政治层次探讨国家能力的片面倾向,初步提出了一个统合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关于国家能力系统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6.
国内政治文化研究方法的几个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中国政治化研究方法发生了转变,主要表现在从对西方政治化研究成果的译介转向对中国政治化、西方政治化及其比较研究、从关注传统因素的分析转向重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从偏重宏观解释的研究转向宏观与微观的互动、从相对稳定的静态解释转向静态与动态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多模压缩态理论,对强度不等的非对称两态叠加多模叠加光场的等幂次N-H最小测不准态出现的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讨论,从而得出:(1)在qN的积取偶数时,若各对应模的强度及初始相位都相等,态恒处于等幂次N-H最小测不准态;(2)当各对应模的强度和初始相位不等,但在一定条件下,态亦可处于等幂次N-H最小测不准态.  相似文献   

18.
战国中期,周王朝已经衰落不能号令天下,诸侯中老牌霸主魏国也已衰落,新的强国秦、齐、赵先后崛起,称王已不再显赫,于是秦国率先称西帝,而送东帝给齐国。由于燕国为了达到报齐国灭国之仇,派间谍苏秦到齐劝说齐王废除了帝号,再加上其他各国不愿秦国强大,然后合纵攻秦,迫使秦国也废除了帝号。最终造成了齐灭宋国,激怒了各国,形成了合纵攻齐的态势,秦国由此形成一强独大。  相似文献   

19.
学者解释《大学》,向来采用朱熹之说,认为《大学》是一篇教育学论文。实际上,《大学》通篇讲的是君王治国之道,此论可从四方面得以证实:其一,唐儒陆德明、孔颖达已发现《大学》主旨在于为政、治国;其二,从训诂学层面审视,朱熹之论不合《大学》文义;其三,《大学》所征引的文献均凸显君王治国之道这一主旨;其四,《大学》的内在逻辑—先后阐发了治国之前提与治国之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关于人种分类、“种姓”历史的论述,章太炎表达出他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种姓”立国思想。其核心诉求是以主体民族掌握国家政权,族民对族国的情感构成其合理性基础。“种姓”立国思想之产生,乃基于章太炎对国家前途及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这一思路在近代史上的文化民族主义中具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