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焦卿 《垂钓》2014,(10):11-11
铁岭市上台水库位于铁岭县上台村西北侧,虽说这座水库不如柴河水库那般有名,但我却对这里充满了感情。我七八岁的时候就和父亲一起在上台水库钓鱼了,转眼间20多年过去了,父亲的年纪一年比一年大,只有钓鱼是他一成不变的爱好。小时候,我是跟着父亲钓鱼,而现在是我带着父亲钓鱼。  相似文献   

2.
<正>我在2023年第一期中国钓鱼杂志上发表过《我爱钓鱼习惯用散漂》里讲述了钓鱼对人的身心健康有诸多好处的一篇文章,也是我爱钓鱼的主要原因,我这里选了几位渔友的钓鱼故事及经历说一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我们家和黄玉坤大哥他们家住在伊宁市汉人街大桥板子河边的大院里,他的父亲和他们兄弟两个都喜欢打猎钓鱼,他们父子经常到天山公社(现英塔木乡)的伊犁河芦苇丛沟渠打猎钓鱼。可是后来在毛纺织厂工作后,很少看到他钓鱼了,  相似文献   

3.
今年85岁高龄的父亲,多年来极其钟情钓鱼,尤其是海钓。10年前,父亲来港探亲时就开始迷上了海钓。每每见到父亲钓鱼,我就会想起40多年前父亲带我和弟弟在江西的一些湖泊钓鱼,奶奶大老远给我们送饭的情景。对于我和弟弟来说,那真是一个快乐的童年。  相似文献   

4.
《钓鱼》2007,(24)
在我上小学期间,父亲曾数次带着我到家乡的河塘钓鱼。父亲给我约法三章,说钓鱼时一是不能随便讲话,二是不能随意走动,三是我的钓鱼之处离父亲的钓点要在10  相似文献   

5.
邹思全 《钓鱼》2013,(15):18-20
钓鱼,大多是跟老人们学会的,而我未跟任何人学过就会钓鱼,算无师自通。自从订了《钓鱼》杂志后,在这位良师益友的指导下,我的钓鱼技术更是突飞猛进。父亲是1998年退休后才跟我学会钓鱼的,儿子、女儿、媳妇也都跟我学会了钓鱼。父亲邹成德:钓鱼是一项高雅的户外运动,既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又能锻炼身体。水边空气清新,氧离子丰富,是老年人不可多得的休闲场所。  相似文献   

6.
王鹏 《垂钓》2014,(6):24-29
印象中,父亲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钓鱼迷。从我记事开始,我的玩具就比其他孩子多了一样,那就是父亲的钓竿。记得小时候,家中的柜子里罗列了很多钓竿,而我在把玩这些钓竿的时候,父亲也从不阻拦。就这样,在父亲的熏陶下,我也与钓鱼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7.
安基强 《垂钓》2013,(9):64-67
父亲因病不能去钓鱼了,他把全部钓鱼家什都给了我。我每次钓鱼,他总是叮嘱我,千万不要下水游泳,遇事不要与人争执,对人要有礼貌,说话要和气,人都是敬出来的。我一直谨遵父亲的教诲,天再热也不下水,凡事与人为善,更不招惹是非。  相似文献   

8.
父亲钓鱼     
记得我小时候.父亲最喜欢钓鱼,山此,我也爱上了钓鱼。  相似文献   

9.
钱邦伦 《钓鱼》2012,(4):48-49
姚宪章,外号"姚县长",七十五岁,是畜牧局的退休干部。他喜欢钓鱼,也有很多关于钓鱼的轶闻趣事。在这里,我讲一讲他的四则垂纶故事。绰号来历姚宪章祖籍潼南,生在沱江畔的一户农民家里。他的父亲不识字,读私塾的  相似文献   

10.
记得还是孩提的时候,我便与钓鱼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有空就随着酷爱钓鱼的父亲走南闯北到处去钓鱼。后来人大了,立业成家了,工作繁忙家务缠身,钓鱼成为了令人留恋的回忆,却再也没有实践的机会了。 1992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又让我这个钓鱼迷重操旧业,并且是一发而不可收。那回单位组织的钓鱼比赛,我从父亲手中借了一支威海手竿参加比赛,凭借儿时的记忆,竟也拿了个尾数  相似文献   

11.
安基强 《垂钓》2013,(8):66-69
上世纪60年代初,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的后两年,父亲钓鱼的次数更少了。每次钓鱼回来,除了鱼以外,他还会带回一些野菜和小江蛤蜊补充家中伙食。“自然灾害”过去后,我跟父亲钓鱼的机会就相对多了。  相似文献   

12.
徐卫年 《钓鱼》2008,(16):38-39
钓鱼人跑大鱼是司空见惯的,我也不例外。6岁跟父亲去钓鱼,看到父亲经常跑大鱼。等我长大成人,钓鱼也成了我的一大爱好,但也同时是“子承父业”,每逢碰到大鱼总是很难拿上来。同去钓鱼的人常笑话我只能钓到小鱼,钓不上大鱼。但也有一次我碰到一条22斤重的草鱼,  相似文献   

13.
夜钓无鳞鱼     
我很小就迷上了钓鱼。为了能跟父亲一起去钓鱼,教师布置星期日的作业常在星期六的晚上就做完。开始看父亲钓鱼,后来自己学钓,不久自己能独立垂钓,到目前已有十数个春秋。但令人最兴奋、上鱼快、钓鱼最多要数1994年秋天的一次夜钓。那天是星期天,午饭后,父亲对我说:“你准备一下,晚上咱们去夜钓。”夜钓对我来说是头一次,所以既兴奋又有些茫然。那天午休也没睡,就翻阅父亲的钓鱼书籍和《中国钓鱼》杂志,学习有关夜钓的知识并准备好钓具。午饭后将吃剩下的鸡骨、肉骨收集在一起,大骨头用铁锤敲碎与鸡饲料加少量白酒调拌在一起做诱…  相似文献   

14.
上阵父子兵     
侯金  朱广宇 《垂钓》2009,(3):56-57
从我朦朦胧胧地记事起,父亲就带着我满辽宁省的钓。那时候还没有度假的概念,每年暑假跟随父亲去水库钓鱼,似乎就是对度假这个词的诠释。而我,也渐渐喜欢上钓鱼,并且继承了他的衣钵。  相似文献   

15.
渔人的习惯     
安基强  昕东图 《垂钓》2011,(2):64-64
上世纪60年代初,我不到十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去松花江钓鱼。虽然一年之中父亲带我钓鱼的次数很有限,我还是发现了一个规律:父亲钓到小鲤鱼、小鲇鱼,都会放回水里。充满好奇心的我自然要问为什么。于是我明白了,鱼是有大小、种类之分的,吃掉可以长成大鱼的小鱼儿是暴殄天物,是为传统习俗所排斥、被人们所诟病的。  相似文献   

16.
清明忆     
东方 《钓鱼》2006,(6):69-69
烟雨迷蒙的江南早春3月,我依然去池塘垂钓。经过一个严冬的肆虐,光秃秃的柳枝头终于绽放了一丝新绿,每当我坐在水边的时候,父亲的样子总会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是啊,又到了一年垂钓的黄金季节了,如果父亲还在,还能一起钓鱼该多好啊!关于父亲,关于钓鱼,那段挥之不去的岁月,是我最珍贵的回忆。年幼时,时常看到父亲擦拭鱼竿,摆弄渔具,我蹲在一边饶有兴趣地问这问那,父亲拍着我的头,耐心地告诉我如何拴线拴钩,如何穿饵,每到周末,父亲总会出去钓鱼,归来的时候总能带回几尾活蹦乱跳的鱼儿,晚饭的桌上便有一碗牛奶般雪白鲜美的鱼汤,伴着父亲关于垂…  相似文献   

17.
听爷爷说,我父亲从小就酷爱钓鱼,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在当地钓友中小有名气。我记事后,经常跟父亲一起去钓鱼。他是个善于揣摩垂钓技巧的人,每次去钓鱼都有很大的收获。他能巧妙地根据当地鱼类在不同季节下进食的习性,配制出多种多样的鱼饵,并在垂钓实践中运用自如。  相似文献   

18.
钓鱼小将     
我从小就爱好钓鱼,6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去钓鱼,学上鱼饵、弹竿、如何看漂和提鱼,就这样我在鱼塘边长大了,成为了一名钓鱼小将,有些钓鱼的老翁还钓不过我呢! 但有的老渔翁不信我一个毛丫头会钓鱼,哈哈笑着说要同我赛一赛。我憋了一口气,发誓要钓出个样儿来给他们瞧瞧。  相似文献   

19.
孙剑 《钓鱼》2011,(12):56-57
初中毕业那年的暑假,正好赶上跑远洋的父亲休假,因为我的中考成绩还算过得去,父亲便带着我去了长山列岛的乌蟒岛钓鱼。  相似文献   

20.
追鲤记     
<正>我家从佳木斯搬迁至勤得利的第二年夏天,当时我正在农场中学念书。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父亲把我从床上叫起来,说要带我到黑龙江边钓鱼。听父亲说要领我去钓鱼,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急忙穿好衣服和父亲带着渔具走出家门。勤得利山北通往黑龙江边有两条路:一条从村中央的十字街口一直朝坡下走,可直抵江边。另外一条在勤得利西沟子的东岸。两路相隔不到一里地。这些日子没怎么去江边,听说江里一直在涨大水,好多喜欢钓鱼的人都不到江边钓鱼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