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2010-2014年旅行社责任险统保示范产品的案例为样本,选用其中561起内地游客赴香港旅游安全事件案例作为数据基础,运用SPSS19.0的交叉列联表方法,对内地游客赴香港旅游安全事件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结果表明,在季度因素方面,内地游客赴香港旅游安全事件表现为显著的淡旺季差别;在旅游6要素方面,单一要素集中诱发某一类型的旅游安全事件;在环境因素方面,大气环境因素、游览环境因素和道路环境因素表现为显著差异性的影响作用;在个人因素方面,个人无法驾驭意外、缺乏专业技能和缺乏安全常识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2.
要刊速览     
到台湾去!到台湾去自连宋访问大陆以来,最热的词可能就是“旅游台湾”了。2005年5月3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陈云林受权宣布,大陆有关方面将于近期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5月20日,国家旅游局正式公布,本着三个原则(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是两岸中国人之间的事情;组织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将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开展;大陆旅游业界与台湾旅游业界及相关人士将积极  相似文献   

3.
大陆游客在台旅游安全问题引发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陆游客在台旅游安全问题的产生,既有源于导致旅游安全问题的一般性原因,也有源于两岸之间的独特性原因,且一般性原因中也隐含有源于台湾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气候状况,以及台海旅游现状等台湾特色。大陆居民在台旅游安全问题不但事关台湾旅游的形象、品质、大陆人民对台湾的认知,而且事关两岸人民的相互感知、认同和交流合作,为此,需进一步扩大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互信;加强管理,提升大陆居民在台旅游品质;并创新思路,共建两岸旅游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危机处理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4.
自2008年赴台旅游开放以来,大陆赴台旅游者呈急速增长态势。由于综合接待能力有限,台湾旅游业在旅游环境、旅游人员、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安全管理等方面都面临较大的压力与挑战,旅游安全事件也频频发生。因此,两岸应该共建旅游安全与应急管理的合作平台,提升赴台旅游供给水平、转变赴台旅游安全管理方式、优化赴台旅游安全管理体系、提升赴台旅游安全服务保障水平,增强两岸在旅游安全应急管理中的深入合作,以推动赴台旅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个注定会光耀两岸交流史册的日子。根据海协会与海基会签署的《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2008年7月18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6.
台湾夜市文化源远流长,在台湾特殊的经济环境、港埠荣景以及酬神庙会因素的影响下,台湾夜市主要分为商圈夜市、观光夜市和流动夜市。各式各样的夜市,给台湾带来丰厚的经济功能和人文效应,如促进零售业发展、吸引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出境人数的不断增长以及出境安全事故频发,出境旅游研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在运用案例分析、数理统计分析及深入访谈法对我国内地居民出境旅游安全事故的形态总结归类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出境旅游安全事故的表现形态为:恐怖袭击、抢劫、盗窃、歧视及精神伤害、旅游欺诈、旅游者不安全行为等。据此分析出境旅游安全问题的总体特征和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2008年7月4日,首批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团从广州、厦门、北京、南京、上海顺利启程,这意味着宝岛台湾正式向大陆居民开放旅游。  相似文献   

9.
《世界教育信息》2008,(10):32-32
两岸交流升温,内地学生赴台就读将有突破,台湾省教育局最近通过修订“大学法”及“专科学校法”,增列内地学生赴台就学法源,加上配套制订办法,最快明年内地学生可赴台就学。  相似文献   

10.
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陆居民想到台湾去旅游,大陆将根据台湾方面的接纳能力和有关条件考虑游客数量,有序组织游客赴台旅游,这将为台湾第三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旅游的本质就是体验差异,愈是具有独特性、差异性、垄断性的景观,愈具有吸引力。台湾旅游资源对大陆游客有什么样的吸引力呢?  相似文献   

11.
较高的安全风险阻碍了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业的发展。以赴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了赴甘南藏族自治州游客的旅游安全风险感知状况以及有关个体因素所造成的风险认知差异,并提出一些措施,旨在降低赴甘南游客的风险顾虑,缩小游客对风险的认知误差。  相似文献   

12.
较高的安全风险阻碍了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业的发展。以赴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了赴甘南藏族自治州游客的旅游安全风险感知状况以及有关个体因素所造成的风险认知差异,并提出一些措施,旨在降低赴甘南游客的风险顾虑,缩小游客对风险的认知误差。  相似文献   

13.
民族旅游地居民对文化景观变迁的感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SPSS统计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大寨村居民的旅游文化景观变迁感知及感知差异形成的驱动因素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民族旅游地J苦民的文化景观变迁感知主要表现为对"旅游对梯田影响"、"歌舞表演因子"、"服饰与精神信仰"、"节庆习俗"等9个方面的感知;不同个体特征对社区居民旅游文化景观变迁感知的作用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旅游经营情况及意愿、家庭收入水平等因索对民族旅游地居民的文化景观变迁感知差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是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4.
尹丹 《海南教育》2014,(18):64-65
2013年11月笔者有幸作为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赴台湾进行教育考察。为了深入了解内地和台湾小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情况,在考察期间笔者对台湾部分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问谈话。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国内城市居民旅游影响感知量表开发的基础上,首先对初试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形成正式问卷,接着对正式问卷进行大样本调查,之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来综合考虑居民人口统计学特征、居民旅游相关度、居民旅游经济影响感知、居民旅游环境影响感知、居民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居民旅游发展态度和满意总体感知以及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经营管理水平感知,实证检验居民旅游影响之间的相互关系。检验表明,居民人口学特征对旅游正面影响具有正向的感知作用,对旅游负面影响具有负向的感知作用;居民旅游相关度对旅游正面影响具有负向的感知作用,对旅游负面影响具有正向的感知作用;旅游影响对旅游感知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嘉应学院学报》2018,(2):68-78
居民是旅游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重要利益的相关者,从居民的视角了解旅游城镇化发展对雁洋的影响,有利于更好的推进雁洋旅游城镇化的发展.通过梳理国内外对旅游城镇化和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以旅游城镇化为调查研究对象,选取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和社会环境三个指标构建雁洋镇旅游城镇化居民感知的影响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其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雁洋镇居民对旅游城镇化的总体发展持中立态度,同时居民对旅游城镇化正面影响的感知较为强烈,存在"社会文化生活正面影响"、"社会经济正面影响"、"社会环境负面影响"、"社会经济负面影响"、"社会文化生活负面影响"和"社会环境正面影响"六个影响居民旅游城镇化感知的显著公因子,同时不同收入、不同职业、不同居住时间以及不同户口所在地的居民群体间对旅游城镇化的感知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7.
旅游“性价比”较高的东南亚长期受到追捧,成为中国内地居民出境旅游的热点区域。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赴东南亚出境旅游的区域范围更加广泛,与此同时,面临的自然灾害更加多样,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更为复杂,消除出境游客生命财产安全的相关隐患也更为棘手。因此,有必要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下东南亚出境旅游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总结东南亚出境旅游安全管理的现状,剖析东南亚出境旅游安全管理的障碍及产生原因,提出解决“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游客赴东南亚出境旅游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45度通道     
这次暑假回来,看见新闻里报道今年7月刚开放了大陆居民赴台的团体旅游,一时间关于宝岛的介绍也似乎热闹了不少,这让我不由得联想到了自己的台湾之行。  相似文献   

19.
《海外求学》2003,(16):6-6
为配合香港特区政府实施新的“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负责人日前宣布,新的“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实施后,内地居民赴香港任教、合作研究、高级劳务,应聘到香港文艺、体育机构任职工作以及赴香港就学一律持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签发的《往来港澳通行证》和相应签注。  相似文献   

20.
以精准扶贫为视角,探究人口统计因素对旅游扶贫绩效感知的影响,以期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以邯郸市连片特困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测评旅游扶贫效果,找出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研究发现:1)性别因素对居民感知的社会文化扶贫绩效有显著影响;2)年龄因素对居民感知的扶贫绩效各维度均有显著影响;3)文化程度因素对居民感知的扶贫绩效各维度均有显著影响;4)家庭收入因素对居民感知的扶贫绩效各维度均有显著影响;5)职业因素对居民感知的扶贫绩效各维度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