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功保 《武当》2013,(7):37-39
孙禄堂是中国武术家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职业武术家,他将武术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跨越了一个个高峰,通过武术的修炼,由技进乎道,实现了对中国文化的形践表达,以生命运动的形态,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境界。研究孙禄堂及其创立的孙氏武学思想,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是深入把握孙氏武学灵魂的一种方法,也是我们研究、习练孙氏武学乃至中国武学,体验生命以及人生的必然走向。归结孙氏武学体系,有六大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太极拳教学与训练英汉双语教程》中出现的武学典籍名称的译名,探讨中国武学典籍名称英译的准确性和可接受性.《教程》中武学典籍名称的译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译名标注形式不规范;一名多译;不同书籍译名相同;音译的滥用;望文生义和乱译.建议:译名要贯通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译名要尽可能关照其信息量;译名要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度;译名要把握文化定位;要慎重对待典籍名称的复译.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探究汉学、中国武学内涵及其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汉学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学问,应不仅指国外,亦应包括中国人从传播介绍的角度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中国武学是研究中国武文化的学问,不仅是习研中国武"术",亦是研究中国武"道"的学问。中国武学应不仅是中国人,亦应包括国外对中国武文化的习练研究。中国武学在汉学大家庭中占据重要位置,应推动汉学与中国武学的相互促进、共得弘扬,意义重大。一方面,汉学界应关注中国武学的发展,给予中国武学诸多营养的同时,也从中国武学中汲取养分;另一方面,武术工作者、研究者应以更开阔的视角开展武文化的传承和研究工作,已经有此视角的武学家们应更多地关注整个汉学界的发展并深入参与进汉学研究大家庭来,与汉学界同仁一道为汉学的发展做贡献。国家文化部、汉办、国家武术研究院等相关组织工作部门应重视对这一工作的开展和促进,为这一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契机。  相似文献   

4.
从武术文化的视角分析擒拿秘籍《九重天》的内容,探讨其文化价值。《九重天》是一部经典的神秘武学著作,它秉承"宁失技艺不失人"的训教;彰显中国传统武术注重内功、以德为本的性命双修的武学理念;阐释以中国传统哲理为依据的擒拿拳理;明示中国独有的擒拿技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孙禄堂是清末民初武术家,提出“武学”观念,著书发表拳与道合之理论,使武术得以从一种技能升华为一门具有独到功能的文化结构和学科,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结构。其文化价值主要包括: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注重整体的价值取向,“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贵和持中”的价值理念,格物致知之学。  相似文献   

6.
现代体育文化视野中的中国传统养生体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探究以西方现代体闲体育、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以及现代瑜伽等体育形式为代表的现代体育文化精神,来考察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现代价值,发现它既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同时又蕴含着具有普遍意叉的现代价值.因此,中国传统养生体育之走向现代有其内在的逻辑根据.不仅如此,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现代发展本身亦将为西方身体文化走出异化的困境、重塑现代身体文化价值提供了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7.
少林电影是武侠功夫类型电影中的典型代表。少林电影所蕴含的武学思想是中华优秀思想文化在电影中的集中体现,为中华民族树立文化自信提供了深邃而持久的思想力量。本文旨在对少林武术的形成与发展、少林武学思想的内在渊源进行探究,并在梳理一系列少林电影作品的基础上,对其集成的优秀传统武学思想进行学理性考察,力求系统阐述以武礼思想为核心的宗法观念、以武规思想为核心的行为戒律、以武德思想为核心的道德追求、以武侠思想为核心的人格塑造。研究认为,少林电影中武学思想的当代价值集中表现为既是弘扬中华优秀思想文化的影像载体,也是传承中华传统历史经典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重要路径。少林电影及其武学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代表,也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体现。  相似文献   

8.
从中西文化的深层结构审视中国体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莉  孙义良 《体育科学》2008,28(2):3-15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以当代中国价值哲学的理论为依据,探寻中国传统文化、奥林匹克文化和中国体育文化的深层结构,通过"文化自觉"以求自我批判与自我超越.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深层结构迥然不同.中国体育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外来体育文化不是被动地全盘接受或无条件全部继承,而是主动进行价值选择,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和选择内容.这种选择不仅表现在价值目标、价值手段上,也体现在价值环境的选择上.中国体育文化不仅融会了中西文化的精华和智慧,具有现代品格和特性,而且还打造了一套不同于已有文化的新的价值体系,是引进消化吸收西方文化之后的新型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9.
经历一个多世纪西方体育文化在中国的推广,西方竞技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几乎成为国人对现代体育的整体认知。当面临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和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之时,全面认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价值,实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主体性建构对于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体育强国梦想的实现,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全面比较和系统研究,我们认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所体现出的独特精神文化价值表现为天人合一、阴阳平衡、动静相兼、中和养生、见义勇为、美在意境、尊礼尚德、和而不同等理念。正是凝结了这些一以贯之、经久不衰的独特精神文化内涵,在面对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需求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整体观的世界性认同的背景之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自信与认同才能化危机为契机。  相似文献   

10.
由技入道——论中国武术之体道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庄子为代表的技遒思想不仅作用于中国传统艺术门类,而且也鲜活地体现在武学思想之中.通过"技进乎道"经典艺术思想,中国武术逐步由技入艺,再由艺上升为道.在技艺演练的过程中,武术借助"忘"、"无"与"自然"等途径,实现了具象动作与抽象理念的完满结合.将体道思维纳入武术运思与演练方式的分析当中,进而还原以武演"道",以"道"入武的传统武学思维.这不仅揭示传统武学思想的特征与情貌,也给以武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