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疆多元文化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种多民族聚居的格局是历史上众多民族长期融合、发展的结果。与多民族长期融合、发展的历史相联系,逐渐形成了多元的民族文化,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语言与宗教文化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高黎贡山中部非主体多民族共生现象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的分析总结,我们认为首先是因为在历史上的民族迁徙中高黎贡山作为迁徙的“走廊”,以及躲避战乱的“世外桃源”和边疆开发的结果,使这里呈现了多民族共生的局面。但不同于云南其它地方的是呈现一种主体民族与多种较少民族共生的格局。高黎贡山中部因为复杂的地形特征和垂直分布的气候带,各民族原有的民族生态属性使他们寻找到了各自独特的生存空间,长期独立共存,并由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小区域族文化。  相似文献   

3.
新疆是一个具有丰富民俗文化宝藏的多民族地区,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历史、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民俗文化。新疆多民族民俗学学科建设在新疆民族文化建设及其学术建设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集中表现为:  相似文献   

4.
浅论我国民族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多民族在历史、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为了民族的共同繁荣与进步,团结与发展,有必要研究民族心理。同时,民族心理学也是总的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历经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的积淀,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21世纪随着时代发展,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多元文化逐渐成为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旋律。多元文化对我国各少数民族的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教育事业,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少数民族幼儿教育是民族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接受教育的起始阶段,它承担着培养民族地区未来发展所需人才的历史重任。因此如何使少数民族幼儿教育与时俱进,更好地顺应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已引起各方关注,为此做了如下探究。  相似文献   

6.
贝克特作品挑战构建爱尔兰民族文学传统的历史和文化界限,将爱尔兰的历史和文化同后殖民主义的历史和文化结合起来。贝克特的作品不仅反映出在爱尔兰范畴内而且在爱尔兰的后殖民主义的范畴内的矛盾性。其作品中人物的多民族身份和多文化身份是对爱尔兰殖民化主体性的解读,同时也是对帝国主权的批判。  相似文献   

7.
体育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是一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作用,互相渗透,同步发展的产物。也是一个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和民族兴旺的标志之一。世界各民族都有悠久的体育文化,它是各自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悠久的国家。几千年来,各兄弟民族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  相似文献   

8.
新疆的少数民族数学教育是多种语言和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数学教育.多元文化整合数学教育指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数学教育文化在担负人类共同数学教育文化传递功能的同时,不仅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各民族共同优秀传统数学教育文化的功能,也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数学教育文化的功能.充分发掘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努力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多元数学课程资源,是实施多元文化整合数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从探析高黎贡山中部多民族共生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必然性,揭示自然环境、民族政策及其发展民族经济在实现多民族共生、团结、繁荣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这个问题,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现在我们还有五十多个民族.因此,如何理解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不仅是个历史问题,同时也是个现实问题.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研究室所编《中国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1.
族裔集团是组成美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砌块.在现代国家中,有许多民族社会都承认不同的民族集团作为政治实体而存在.但在美国这样一个基本由外来移民族裔集团组成的国家里,宪法却没有规定"民族权利",同时也反对搞"种族均衡".比较之下,美国对于在大民族体之下出现小民族体的防范是严于其他多民族国家的.在对民族政体的认可方面,美国实际上是一个否定性典型,这是美国族裔关系调控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排外民族政策的一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12.
城市少数民族论略--以兰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少数民族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以兰州市为视点,通过分析认为,兰州市城市少数民族的来源既有历史上的定居迁移者,又有建国后新近迁入者,还有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流动人口.并基于此将兰州市城市少数民族主要划分为世居少数民族、新近少数民族以及流动少数民族三种类型,最终总结出兰州市城市少数民族具有民族成分多、人口增长快、回族穆斯林人口数量多,多居住在城区且既有集中性又有分散性,结构呈现多层次性,有较强的流动性以及民族意识强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民族教育应开展"民族—族群"教育:一是对全体国民进行"民族教育",在受教育者中树立起民族—国家观念与公民意识,使得作为整体的民族和国家观念深入人心;二是对各族群成员分别进行有关族群历史、文化、语言、信仰、习俗的教育,即"族群教育",培养受教育者的地方和族群认同感及对乡土社会的热爱。"民族—族群"教育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和睦共处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五帝时代,天下有许许多多的“邦”,统称为“万邦”或“万国”。这个“国”并非今天意义上的国家,而是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或部落联盟性质的族群。在这个“族邦”天下五帝时代的黄帝时期有122个族群,颛顼时新增加27个族群,帝喾新增加了42个族群,尧舜时期新增加了61个族群,合计252个族群,加上《山海经》等书记载100个族群,总共为352个族群。这种族群态势不仅说明五帝时代并不是空穴来风,还是汉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起点。  相似文献   

15.
目前已被识别的我国56个民族中有36个跨界民族。多数跨界民族的形成与近代我国疆界的变迁密切相关。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我国跨界民族的基本状况和成因,客观处理相关问题,对和平解决边界遗留问题,建设友好睦邻的边疆局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很早就形成了多民族交错聚居和相互杂居的状态;少数民族不但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还普遍使用汉语和汉字。根据《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资料》提供的数据,目前,少数民族文字的使用处于濒危状态;简化汉字在我国各族人民中得到广泛使用;学校是人们学习文字最主要的场所。鉴于此,在全面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同时,我们必须处理好汉语文与少数民族语文之间的关系;加强民汉双语人才的培养;倡导民族语文的学习,构建我国多民族语言文字生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从民族服饰图案看中国的吉祥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民族背景,产生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艺术。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视觉文化的一部分。服饰是表达各族人民情感的外化形式,服饰上的图案标示着各民族符号性的文化选择也各不相同。丰富多彩的民族吉祥服饰表征着民族服饰吉祥纹样的意义,对了解民族群体的文化认同,及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对促进各民族沟通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多元民族一体化的推动下,跨界民族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跨界民族文化认同也不同程度地显示着国家的软、硬实力。"我国跨界民族义务教育"与"我国文化认同"尽管是两个内涵不同的理论范畴,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从相关概念的界定、跨界民族义务教育、跨界民族文化认同方面进行文献综述,试图能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以解决跨界民族教育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讲授中国北方民族史,首先要强调中国历史上民族问题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的贡献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在疆域方面的贡献;其次是对中华民族形成的贡献;再次是对中国经济文化的贡献。教学内容宜分为以下几个专题:(1)北方各民族的历史活动;(2)历史上的民族关系;(3)与北方民族有关的宗教文化;(4)民族经济活动;(5)民族文献。加强民族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和走访,准确把握新疆地区各族民众对文化软实力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分析和思考,为今后有的放矢地开展构建新疆和谐民族关系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