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在中国科学史研究中,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里都包含着对中国逻辑的论述,或是专门研究中国古代科学的逻辑思想,或将中国逻辑作为中国科学史的内容之一。这些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中国古代科学所包含的逻辑和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逻辑分析。这些研究者与中国哲学史家、逻辑史家的研究有着一个共同的困惑:如果说逻辑是普遍的,并且逻辑的作用是思想的论证工具,那么,中国古代思想有没有论证工具?广义论证观念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逻辑提供了一个逻辑学的边界。  相似文献   

2.
1998年"郭店楚简"公布之后,学界对以此为契机的中国古代思想史重释研究一度抱有很高的期待,然而相关的尝试至今仍未有突破性进展.在此情况下,由末永高康撰写的《性善说的诞生——先秦儒家思想的一个断面》一书,不但对理解郭店楚简的思维方式颇具贡献,还就《孟子》思想的来源问题提出了不少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观点.在介绍当今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概况之后,对末永高康该书的主要论点、学术贡献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并借此提出有关在当前情况下应如何利用郭店楚简等新出土文献资料开展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任职清华国学院导师期间,完成著作并讲授<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其中他首次确立"自然科学史"的地位,明确"自然科学史"与中国文化专史、学术思想史以及哲学史、史学史、社会科学史研究的层级关系,沟通科学、技术与新史学的内在联系.在明清学术史研究中,梁启超初步梳理中国科学技术史,从社会、文化的意义上检讨中国科学技术的历史与现状.他力求通过促进科学文化传播,实现建构中国"学术社会"的理想.这构成其科学文化学术实践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杰弗里·罗依得(JefreRoyed),剑桥大学达尔文学院院长、李约瑟东亚科学史研究中心主任、古典哲学系教授,著有《解文化气质:文化比较的一个误区》、《对抗与权威:中国古代科学与希腊古代科学的比较研究》等。因在思想史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1997年伊丽...  相似文献   

5.
墨家科技思想是中国古代以科技实践为基础,以自然为认识的独立对象,进行自觉理性活动和科学实验的萌芽,展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另一个可能方向.墨家科学的兴衰对中国古代科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古代科学长期停留在现象的描述阶段,缺乏实验手段去验证其普遍性.墨家科学为中国古代社会开辟了一条可能走向近代科学的发展道路,中国传统文化没有选择墨家令中国古代社会失去了一次可能发展近代科学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李涛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1):261-263
中国的传统科学思想博大精深,通过对中国古代科学思想进行挖掘,能够对现代科技创新起到重要的启示。吴文俊院士通过对中国传统数学的研究,认为古代中国数学的不同于古代西方数学以定理证明为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机械化,受这种思想的启发。吴文俊的数学机械化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创新,对现代数学和其它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解决了许多理论上的和现实中的问题,是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对现代科技术创新的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7.
由柯瓦雷开创的西方科学思想史流派在科学史发展中具有上承“内史”、下接“外史”的关键作用。柯瓦雷以现象学、历史语境方法和科学、哲学与宗教相结合的整体主义认识论为基础,对西方科学思想史进行了成功的哲学建构,形成了科学思想史研究的柯瓦雷范式。  相似文献   

8.
泰勒科学管理的范式观及其思想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周建 《科学学研究》2002,20(5):510-516
本文运用美国科学思想史家托马斯·库恩的科学范式论思想 ,剖析管理思想史中泰勒科学管理制度作为一种管理学研究起点的意义。通过对泰勒范式的内涵讨论 ,试图构建这种管理制度与其前后其他管理学说更为有机的联系。文章认为 ,泰勒范式赋予管理学研究某种结合思想演化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研究平台 ,从泰勒范式出发 ,有望找出范式不可通约性提供的探究问题。  相似文献   

9.
程钢 《科学文化评论》2005,2(4):109-123
在英语世界里,&lt;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gt;[Schwartz 1985;史华慈2004]是一部西方人研究先秦思想史的名著,以其视野宏阔、思想深刻、以及对基本典籍认真细致而又独具匠心的解读,吸引了对中国思想文化感兴趣的读者,其影响并不局限于先秦思想的爱好者.这篇小文准备对这部书的作者略予介绍,并从多重学术研究脉络冲突的背景来对这部著作略作解读,以期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爱好者提供一些理解这部名著的外围知识.……  相似文献   

10.
回顾国内对古代希腊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往往取材于古代希腊哲学与政治思想方面的经典作品,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哲学与政治思想经典作品往往是后世重要的思想资源,然而,这仍是不够的。原因在于,这些哲学与政治思想的经典作品未必是大众中的流行之作,从中得来的至多是思想家的思想,未必代表了整个社会的政治思想状况。因而,受到公众喜爱的颇为流行的悲剧作品,在阐释政治思想方面也许可以成为重要的取材之一。本文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尝试,依据悲剧文本,以历史背景作为支撑,从政治思想的层面对悲剧作出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古人曰:十年磨一剑.而画家康之介却是十年绘一卷.先清华后北大,康之介的百米长卷<中国古代科学家、发名家及文化名人>的隆重展出,在首都北京掀起了一股科学文化寻根热--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科学思想史与现象学科学哲学的资源,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自然科学范式:对象科学与现象科学,并用现象科学来阐释中国古代科学的统一性。欧洲近代科学属于对象科学,它用"对象"模型来解释自然世界,用奠基于对象存在论的客观概念与客观逻辑来表达事物的客观知识;中国古代科学属于现象科学,它用"现象"模型来解释自然世界,用奠基于现象存在论的现象概念与现象逻辑来表达事物的现象知识。通过对元气论、天人合一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给出统一的科学阐释,本文揭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是一种具有独特理论形态的现象科学。  相似文献   

13.
“科举“和“科学“重大社会事件和观念转化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关键词统计分析,发现二十世纪初"科学"取代"格致"一词,是与清末兴办新学堂、废科举制两件大事紧密相关的.我们认为,运用思想史数据库以及数据库研究方法,对观念史研究和揭示科学和社会文化间的关系,是有相当大的辅助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依据相关史实和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我们择取了三大要素梳理出笛卡尔科学哲学的思想主旨:用"普遍怀疑"审觉了以往知识背后的虚假前提;以"我思与我有"的二元界划奠定了科学认识的逻辑始基;携"数学原则"实现了方法论上的科学革命.由此,笛卡尔在科学与哲学史上的别样形象亦跃然纸间得以重塑.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史研究在科学史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生物学史研究对科学思想史、科学社会史及科学编史学和科学史计量方法所起的作用,进而指出了生物学史研究的意义,强调对生物学史的研究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商务印书馆本套科学史译丛,内容涵盖西方神秘学、炼金术史、科学思想史、经典物理科学、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及西方科学的起源等问题。译者张卜天教授通过引介西方经典著作,向学界展示西方科学的发展及其思想背景,令人们对西方政治、社会、文化、伦理角度的现代性产生反思,从而扩展了学术视野,促进搭建起科学史研究的学术平台。  相似文献   

17.
也谈近代科学与古希腊文化的关系--与席泽宗先生商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史不仅仅是一部知识史,而是一部人类活动史,特别是一部文化史.科学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乃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科学发生与发展的思想史(内史)动因与社会史(外史)动因的统一.仅仅强调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家对于希腊文化的批判,而忽视近代科学对于希腊文化的理性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或者仅仅承认科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而否认以往历史特别是思想史对于近代科学产生的作用,都是置"伟大的历史联系的合理看法"于不顾的非历史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0,(22)
科学划界被认为是科学哲学中的最基本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与探讨构成了科学哲学史中各历史时期的不同派别和观点。任何一个科学哲学家都无法避免对科学划界问题的探讨与回答,并且以此问题为出发点,提出自己的划界观点。但是每个科学哲学家都是自己一个独特的个体,对科学划界问题的理解、思维和想法都不同,因而也就出现了科学哲学史上众说纷纭的划界标准。所以,研究科学哲学的首要问题便是弄清楚什么是科学划界。  相似文献   

19.
"礼乐"是汪晖教授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一书中要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他看来"礼乐"的关键在于:"礼乐共同体"是中国文化认同的标志,"礼乐思想"在唐宋之际的转变是中国古代与现代思想的分水岭,唐宋"礼乐思想"的转换形成了中国思想史话语系统的核心资源。  相似文献   

20.
以代数解释为代表的辉格编史学一度在数学史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编史学导致了数学史的盲目和贫乏。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许多数学史家努力开辟不同于辉格史的研究进路,然而迄今为止仍未能清除数学史中的辉格倾向。为揭示这一困难的根源,我们回顾了克莱因对数学史本身的起源的追溯,从中看到,数学史中辉格倾向的根源恰恰在于近代数学本身。因此,数学史要想摆脱辉格倾向,必须首先成为一种能够揭示自身根源的研究,即一门思想史。包括柯瓦雷的科学思想史在内的许多思想资源都可帮助数学史实现这一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