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电子合同是在电子商务中应用的一种特殊的合同形式,在电子合同中,由于电子合同的存储、订立过程等的特殊性,对其主体资格的要求和认定不同于传统的合同。文章认为,应该根据电子合同的特殊性,合理、合法的认定合同主体的订立合同资格,以利于合理确认合同的效力,有效的规范电子合同行为,明确当事人之间的合同责任。  相似文献   

2.
电子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形式,其主体、缔约与技术支持均不同于一般买卖合同。文章以明晰电子合同的概念为起点,分析电子合同的特点,指出实践中电子合同形式的认定原则以及司法实践中电子合同订立与成立中的问题,并在最后提出强调功能等同原则以及加大电子合同技术层面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超越经营范围所订立合同的效力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越经营范围所订立合同的效力应如何认定?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法律制度并介绍了法学界关于此类问题的诸学说,认为法学界关于此类问题的诸学说均有合理之处也都不尽完善,应当认定超越经营范围所订立的合同为可撤销合同。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不同于传统合同的电子合同。由于电子合同的特殊性,其主体资格的认定也必然有别于传统合同。笔者认为,应当依照电子合同的特点,对于电子合同主体资格予以明确认定,以期有效地规范电子合同行为,以适应电子合同快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在中介纠纷案件中如实报告义务缺少统一的认定标准,《民法典》也未对此进行规范,在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形下,这一问题急需得到解决。通过对案例中出现的影响如实报告义务限定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了从程度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如实报告义务限度认定的结论。所有中介人都应当向委托人如实报告对订立合同具有关联性的可获知事实,并且不得存在隐瞒、虚报事实的故意,同时应当合理注意所报告事项的真实性;营业中介人则应在此基础上对有关合同订立及合同履行的全部重要事项进行积极调查并报告。  相似文献   

6.
电子合同快捷、无纸、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使其成为21世纪电子商务模式下商品交换和流转的基本形式.但电子合同所特有的问题使传统合同法律制度无法完全适用.建立、完善电子合同法律规范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分析了电子合同订立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7.
<合同法>规定了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这是对我国合同法律制度的一个新发展,对于保障交易安全,保护市场秩序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合同法>及各司法解释中并没有对什么是重大误解的合同做出较详细的解释,这就使得如何认定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成为当前法学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构成重大误解的条件、误解的内容、重大误解合同的撤销权以及撤销权的消灭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电子代理人的出现使缔约过程可以在没有人参与的情况下自动完成,合同既可以由电子代理人与自然人订立,也可以由电子代理人相互订立。在电子代理人交易中,发生交叉要约的可能性更大,对于电子代理人缔约过程中要约与承诺的界定,交叉要约理论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9.
以欺诈的手段订立合同是导致合同可撤销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学界对此类合同的效力问题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但对于合同欺诈的要件认定及个中的细节问题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文章首先以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作为认定合同欺诈的一个独立要件是否适当这一问题入手,结合作为民事反欺诈制度一部分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内容统一了欺诈的内涵,在此基础之上论述了合同欺诈的构成要件,最后详细论述了沉默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欺诈行为的认定.  相似文献   

10.
《合同法》创设了完备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 ,弥补了法律的空白 ,为正确适用法律提供了依据。缔约过失责任是发生在合同尚未订立之前 ,合同订立或准备订立过程中 ,一方因过失或故意而致使另一方对该合同而产生的合理的信赖利益的损害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1.
保证合同是在债权人与保证人之间订立的合同,它对合同的履行起着保证的作用。然而,在实践中经常出现无效保证合同,对这些无效保证合同的认定及法律后果的确认,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实施《劳动合同法》背景下教师聘任合同的订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聘任合同属于劳动合同,在遵循《劳动合同法》的前提下,订立教师聘用合同应体现教育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为此,订立教师聘用合同应遵循公开、民主,按照编制聘任等特有的原则;在教师聘任合同的期限、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等法定内容和试用期、服务期等约定内容方面有特殊的要求;在合同的效力方面与一般劳动合同既有一致的地方,也有特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预约合同本质就是一种契约,其目的是将来与特定的相对人订立本约合同。所有类型的合同均可订立预约合同。预约合同的内容决定了预约合同的效力。对于预约合同内容详尽的,其效力以"必须缔约说"较为合理。对于条款简单的预约合同,其效力以"必须磋商说"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合同的订立过程都包含要约和承诺两个步骤,一般地说合同的成立是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合意的结果。而电信合同采取格式条款的交易形式,虽有要约和承诺步骤,但却没有协商的过程,也就是没有反要约的环节。由于电信行业的经营垄断性和电信合同的条款格式化使电信合同的成立具有其特殊性。因此,电信经营者的合理提示合同条款是合同成立的先决条件,电信消费者的明示同意为合同成立的必要要件。  相似文献   

15.
大量网络购物订单被取消,引发争论.订单是要约还是合同成为争议焦点,司法实践中多将其认定为合同.但依据合同法相关理论和法律规定,网络购物订单应当是消费者向商家提出的订立合同的要约.而这一结论会引发新的问题,使法律逻辑无法自洽.问题的症结在于网络购物合同成立时间的决定权完全掌握在经营者手中,从而使交易处于不确定状态.建议立法规定网络商品经营者对订单予以承诺的期限.  相似文献   

16.
<正> 一、电子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电子合同的概念目前尚无定论,有学者认为,广义的电子合同是指经电子手段、光学手段或其他手段拟订的约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契约形式。实际上所谓电子合同,是指当事人利用网络采用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形式订立的合同。我国《合同法》第11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电子合同成为一种新型的合同形式。合同主体年龄范围不断扩大,未成年人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机会越来越多。然而,我国现有的未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制度存在权益失衡的问题。一方面,以护城河式的立法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却忽视了其意志独立性;另一方面,相对方的信赖利益欠缺重视和保护,导致交易安全和秩序得不到保障。建议在立法设计上既要尊重未成年人意志的独立性,如赋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一定范围的缔约能力,明确和细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行为有效的认定标准,也要让成年相对方的利益在法定范围内得到保障,如承认欺诈方式订立电子合同的效力。  相似文献   

18.
郑丽清 《培训与研究》2007,24(10):67-69
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培训日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对培训合同订立过程的法律分析入手,分析培训合同中格式条款的规制,并探讨培训合同形式对效力的影响。同时结合培训合同订立中的典型事例,对培训合同订立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法律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合同法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行为而订立的合同规定为效力待定合同,可以经过法定代理人的追认而有效,却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所有合同都认定为无效合同。这样就大法理解释、法律适用等方面产生了许多问题,有悖于民法的立法宗旨,也不利于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利益的保护,因此急需通过对合同法的解释和修订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刘艳莉 《时代教育》2010,(4):298-298
合同关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的法律关系,这种关系通常会涉及到我们利益的增减,也经常会引起一些纠纷。合同订立过程中有些事项界定不清是引起纠纷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合同主体在订立合同时,一定要熟悉一些法律问题,对重点事项做到足够的注意。本文针对合同订立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分析了要约和要约邀请、要约的撤回和撤销的区别,以及缔约过失责任等法律问题,希望能对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