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鲁迅先生曾经指出:"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爱。"热爱学生,是一种心态,一种责任,一种智慧。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作为教师,只有真正地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关心学生,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才能高效地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
课堂永远是教师的主阵地,永远是教育最重要的演示场,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智慧永远是教师的重大使命。吴志宏在他的《呼唤教育的智慧》——文中这样写道:“要估价一种教育我们最终要考察的,在于它是否拥有智慧,因为只有教育本身拥有智慧,才能够培养出智慧之人,而有了智慧之人,社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所以教育中的智慧,是教育的本质和灵魂。”那么,语文课堂如何才能拥有智慧?如何才能成就学生的智慧?  相似文献   

3.
身为一名教师,深知学生是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的活生生的人,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用“心”来教育感化他们,学生才能全然一新。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如果要成为一个好教师,必须经历一个历练的过程,这需要一个漫长的历程.而成为一个好教师,基本的条件是热爱教育这一行,这是做一名好教师的前提.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的过程既是一种心灵的交融,也是一种智慧的施展.教育学生需要爱心,也需要智慧,只有真正热爱学生,并用智慧教育引导学生,才能真正地转化问题学生,使之向良性方向发展.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其实对他人的关心、尊重与帮助都是爱,人因为有爱而变得可爱,人因为有爱而变得善良,让学生明白生活在这个社会里,我们时时都需要他人的关爱,同时也应该是关爱他人的.爱社会、爱国家,真正做到让学生拥有一颗爱心,并让爱心种子在他们的心田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结出累累硕果.由此,我相信:用爱心和智慧,可以创造奇迹.爱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教师在教育上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来自教师的爱是学生积极进步的动力,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也是照亮学生未来的明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港湾.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教师只有以更温和、智慧的方式去施教,才能给予学生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6.
一位工作艺术高超的教师,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有一颗爱心。爱和教育是相通的,爱是一种力量,可以融洽师生关系;爱是一种交流,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只有给学生一颗爱心,让学生拥有一片蔚蓝的天空,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曾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一名教师若没有爱而能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不可能的。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班主任做好班级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必须具有一颗爱心,才能使学生生活在充满爱的健康良好的学习氛围之中。后进生的表现往往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不少烦恼,牵制了教师不少的…  相似文献   

7.
激情是成就事业的基石。教师只有永葆激情,才能走进学生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激情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境界。拥有激情,教师才会精神振奋,工作有力,不计得失,对学生倾注心血,进发教育智慧。从宏观层面上讲,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一大批永葆激情的  相似文献   

8.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注意力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撒满心田。学习注意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时,他们的意识,指向集中在书本、教师等教学过程中,是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情感状态。注意力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种基本能力。在课堂上能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良好形象是搞好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要想当好一名教师那就必须在学生中树立起一种高大的形象.下面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教师这个词和教师职业的本身就给了做教师的人一种自然威信.不过这种威信不是永恒不变的,它随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会引起师生关系经常不断的变化,或是提高或是降低.我们教师只有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品格,诚挚的爱生情感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和方法、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从而树立起自己的良好形象.教师树立了自己的形象、会更加受到学生的信任,从而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教学参考》2006,(11):78-79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它蕴含了教师的爱心和教育智慧,蕴藏了教师崇高的精神境界与宽阔的胸怀。不爱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因为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了解学生,以至教育学生。二十多年的教育实践让我清醒地认识到:学生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尤其是农村的学生更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由此可见,沟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教师只有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才能和谐发展。作为教师,该怎样与学生进行沟通呢?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育的智慧与理念往往来源于教育的真实片段,看似简单的表扬,在教育现象学的研究范式里,有着深层的教育学意义。表扬不独是一种学生激励手段,它体现的是一种师生对话关系,是一种关心。教师只有深刻领会与把握表扬的本质结构与教育意蕴,娴熟地掌握和运用表扬的技巧,才能有效发挥表扬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黎文贞 《师道》2010,(1):37-38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上好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才能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指导好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呢?  相似文献   

14.
正责任、爱与智慧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法宝。学生的成长过程是多样的,班主任不仅需要全身心地关爱他们,守望他们,还需要用智慧去探索方法和积累经验,为他们的成长引航。在烦琐的班主任工作中,要以学生为本,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关爱学生、教育学生,才能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一、责任为先,做一名恪尽职守的教师责任是立业的基础。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员工做不好工作,一个没有责任感的教师教不好学生。责任是教师学生互动和  相似文献   

15.
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多年的教育工作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教育智慧就如同一盏灯,能够照亮学生的心。我们应用"心"去关爱学生,用真情去打动学生,用真心去理解学生。一、把真情带给学生师德之魂在于"爱",少一份指责,  相似文献   

16.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的基本关系,作为教师,必须重视、研究师生的心理关系。特别是作为教师,必须做到与学生肝胆相照、心心相印,爱学生所爱,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乐学生所乐,帮学生所需。教师只有用自己的心灵去呼唤学生的心灵,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步入师生共容和谐的境界,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成为一种使人赏心悦目、富于创造和激动人心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从古至今,凡是教学上有所建树的教师,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课都让学生着迷。用教育的艺术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引向学习领域,用兴趣的火花去点燃智慧之火。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一.以关爱去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快乐与兴趣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和谐的氛围中,才能对学习产生一种安全感,也  相似文献   

18.
《四川教育》2008,(4):47-47
欣赏是一种教育力量。懂得欣赏学生.是教师的一种美德和智慧。“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都有值得欣赏的亮点,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发现,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表扬和激励学生的好行为,使学生树立起上进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教师首先要成为一片海,才能指引给学生一条河;教师首先要成为幸福的人,才能点亮学生的幸福人生.只有教师的发展,才能真正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有效教学,才能以幸福点亮幸福,人格影响人格,智慧启迪智慧,实现师生的幸福成长.因此,如何让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拥有教育的信仰,拥有教育的激情与智慧,享受到教育工作的幸福,从而成就工作的尊严与光荣,是关键之关键.  相似文献   

20.
教育智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什么是教育智慧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教育智慧是一种善于根据情况变化创造性地进行教育的才能,表现为教育教学工作中能随机应变,敏捷、果断地处理问题的高度的灵活性,和能够巧妙地、精确地、发人深省地给人以引导、启示和教育的高度的机智。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体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作为实践的主体,充分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教育个性,对学生产生着使其心智为之震撼(即所谓“当头棒喝”)的奇妙的影响力量:或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或唤醒学生的美好情感,或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深沉思考。教育智慧是教师的重要素养。阅读意大利教育家亚米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