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忠国  李凌飞 《大观周刊》2010,(46):155-156
唐朝的均田制度是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曾一度使人力与地力得到了合理的结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是,传统国家是脱离于社会的国家,社会利益没有正常渠道体现于国家意志——法律之中。社会利益只能在法律的执行过程中由折地得到反映,国家利益和利益集团的冲突是法律失效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张莉 《新闻界》2012,(15):58-61,71
在中国三十多年的传媒体制改革过程中,相对于报业的改革先行,广电传媒更多扮演"搭便车者"的角色。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成本——收益"的分析角度切入,探讨了中国广电传媒改革"搭便车者"角色扮演的成因。广电传媒改革的"搭便车"行为也是广电传媒自身利益博弈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去年国家工商总局《在华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为表现及对策》的调查报告曾经备受关注,近期,国务院下发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进入垄断行业的相关意见及《反垄断法》的修订进程等也引起媒体聚集。一方面,政府从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的理念出发,全方位地推进垄断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另一方面,反垄断的对象既包括垄断企业或跨国公司限制竞争的行为,也包括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垄断与反垄断报道也因之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等多个利益主体。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相关报道在不同时期、不同行业体现出不同的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的产业调整历程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的过程。如何在垄断与反垄断报道中更好地体现理性与平衡,既不为狭隘的部门和地方利益或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所左右,又促进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为建立利于各种所有制形式公平进入的市场环境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更深层面体现舆论引导的功能,这组专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西方传教士体现资本主义思想侵略目的,是经济侵略、地缘政治侵略的补充。作为西方思想传播的代表,传教士们极力向中国维新派推行君主立宪制,改革经济及能源建设、教育模式等,为这些西方国家获得更大的在华利益。  相似文献   

5.
王志安 《青年记者》2009,(15):95-95
中国的改革开放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经进入转型社会的动荡期。 在一个威权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常常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伴随着社会控制的降低、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社会各阶层对改革形成高度认同,即便政府官员和社会上有权势的集团在改革过程中通过寻租获得大量利益  相似文献   

6.
牛晓 《大观周刊》2013,(5):282-282
国有企业是包括国家利益在内的多种利益的集合体。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在不断创新中体现出重视利益的引导性趋势并有所作为,才能为所在企业的和谐稳定和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7.
徐承波 《兰台世界》2013,(11):52-53
西方传教士体现资本主义思想侵略目的,是经济侵略、地缘政治侵略的补充.作为西方思想传播的代表,传教士们极力向中国维新派推行君主立宪制,改革经济及能源建设、教育模式等,为这些西方国家获得更大的在华利益.  相似文献   

8.
今天的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思想和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这无疑是一个历史性变化。从一种声音到百花齐放,从千人一面到丰富多元,反映出思想的极大解放,也体现着中国的前进方位:在改革深水区和攻坚期,不同利益的调整与博  相似文献   

9.
贾昊宇 《今传媒》2022,30(1):101-103
意境是中国古代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最早派生于文学领域的诗境理论。由于意境理论在发展的过程吸收了各种艺术门类的审美观念以及儒释道思想的共同浸润,意境美逐渐成为中国古典艺术形式的共同追求,这种现象显现了中国古典艺术文本间具有的互文性和文本张力。通过对苏州园林意境美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互文性不仅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之中,也体现在不同艺术媒介的互动中,同一种美学理念也可以深刻地作用于不同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0.
周艳 《出版科学》2010,18(6):28-30
社会文化是一个巨大的"意义场城",充满种种话语.编辑团体同样以"话语"方式表达自身的思想意志、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等.编辑话语是编辑行为与编辑文本的总和,体现在出版物话语之中,通过出版物话语与其他话语的交流对话,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导和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迎化 《中国博物馆》2002,(3):74-76,79
改革,使中国的博物馆走出象牙之塔,融入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之中。陈列设计的理念开始发生深刻的变革,创新思维改变着博物馆陈列的旧格局。新的设计理念紧跟当今社会发展大主题,使陈列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满足公众需求。自然博物馆陈列设计的生态化体现了当代自然博物馆陈列设计改革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改革应该经过两个阶段,即体制转变和运作转变,而观念转变则应该伴随着改革过程的始终。改革是各种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重新分配与调整,必然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新华书店在改革过程中的难点和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经济与每个受众利益的关联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在进行经济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调整思路,将实用性、建设性和前瞻性作为牢牢遵循的准则,体现经济报道的人文关怀意识。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和谐社会应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需要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  相似文献   

15.
坚持双重职能,改革高校档案工作陈光复当前改革牵涉到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涉及社会各阶层的切身利益,需要有切合实际的好政策和好方法。双重职能性质是档案工作权力和利益的具体体现。本文既是重点论述坚持双重职能性质对高校档案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吴珊 《新闻前哨》2006,(10):19-21
2005年下半年,中国再次卷入一场病毒危机的传播之中——从2004年开始袭击亚洲的禽流感正式登陆中国,中国由此进入了新的一场抗击病毒危机的战争。然而与两年前的非典不同,中国政府从一开始就采取积极的方式应对,新闻媒体的报道基本上集中在了对疫情的全面公开和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应急措施,整个报道过程体现了忧喜并重、有条不紊。  相似文献   

17.
北宋时期,蔡京数次进行茶法改革,茶市场在改革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作为茶市场原先的掌舵人北宋政府,也在此次的茶法改革中变更了职能。蔡京的榷茶改革奠定了北宋以后专卖制度的走向,中国的古代买卖市场进入了不一样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改革开放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经进入转型社会的动荡期. 在一个威权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常常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伴随着社会控制的降低、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社会各阶层对改革形成高度认同,即便政府官员和社会上有权势的集团在改革过程中通过寻租获得大量利益,但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整个社会各阶层整体性的福利增长,整个社会对腐败常常能够容忍.  相似文献   

19.
童锋  夏泉 《兰台世界》2020,(3):146-149,160
民国时期,西方列强退还庚款旨在发展中国教育事业。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西方列强有不同的应对,却暗藏着相同的动机。西方列强一直将远东地区作为利益博弈的主战场,因此一个渐进式改革的民国政府才最符合他们的外交战略。民国政府、地方军阀从维护政权和阶级利益角度迎合西方列强的退回庚款的反应,并从中调解教育界的反抗言行;中国教育界以强硬的姿态据理力争西方列强退还庚款用于发展教育事业,从客观上发展了中国教育事业,促进了中国教育界人士民间外交意识的觉醒和中华民族独立意识的崛起。  相似文献   

20.
香港传媒市场目前正处于较为急剧的碎裂化和分众化趋势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香港传媒产业体现出良好的综合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