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声屏世界》2013,(7):101
在三峡晚报荣获"全国报刊经营管理优秀团队"这一殊荣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社长、党委书记邹贤启即题词"三峡晚报广告铁军,克难奋进争创一流"。在此次特刊推出前,邹贤启对三峡晚报寄予厚望,勉励三峡晚报以此为动力再上新台阶,并勉励三峡晚报"努力办成民众最喜欢的媒体"。2013年5月20日,三峡晚报200版惊艳霸气的新闻特刊《从优秀到卓越——"美丽中国·美丽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全景报告》横空出世。邹贤启再次批示:"很好!这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充分说明应对新的经济形势,要善于创新,事在人为!感谢三峡晚报全体同志。"  相似文献   

2.
<正>三峡晚报早在2008年就开展了小记者活动,建立小记者服务体系。如今,三峡晚报每年招募团员3000余人。以小记者团为基础,三峡晚报在建设垂直新媒体、办好周刊特色、拓展经营渠道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一定成效。截至目前,“三峡晚报天天向上”微信公众号用户达76万;《教育周刊》风靡中小学校园;军事夏令营2022年招募1000余人,创下历史新高。一、开设专版,办好特色周刊2016年以来,三峡晚报在每周一期的教育周刊上先后推出“小记者”“暖新闻”“小记者作文”等专版。首先,每周会安排1-2个版的“小记者”专版,  相似文献   

3.
高冰 《新闻前哨》2004,(12):45-45
区域性的地方报纸如何办出特色,办出品位,抓好新闻报道,推出优秀新闻作品,以独特的新闻优势确立报纸在读者中的影响和地位,值得办报人思考。三峡晚报创办12年来,把眼光瞄准三峡和三峡工程,推出了一系列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的独家新闻作品,连续多年夺得中国晚报新闻特等奖和一等奖,受到业内人士瞩目,为地方区域报纸如何抓好热点新闻作了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1994年2月26日,三峡晚报在头版头条位置以较大篇幅刊登了一幅照片。照片上,一位老人仿佛看着墙上那幅他向毛主席汇报工作的照片,正在讲述那萦回心中40年的“三峡梦”。一看文字,读者知道了,这位老人就是原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著名水利专家林一山。而这,又是三峡晚报推出的新专栏“三峡科星”的开篇之作。 接着,三峡晚报在设在一版的《三峡科星》专栏里,陆续向读者介  相似文献   

5.
彭波 《传媒》2012,(8):40-43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1981年6月,当代女诗人舒婷在长江之滨写下著名的《神女峰》一诗。一年之后,新诞生的《三峡晚报》将"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刻在了报纸发展的初始。此后,三峡水阔,晚报情长。2012年,《三峡晚报》跨入弱冠之年。这20年,改革开放高潮迭起、宜昌经济高速发展,作为城市的名片——《三峡晚报》心怀为民之心,肩扛如椽之笔,在  相似文献   

6.
新闻官司与舆论监督高峡随着舆论监督的加强,新闻官司也多起来了。宜昌市去年就发生一起:三峡电视台、宜昌日报和三峡晚报,先后报道8位勇士征服长江三峡的壮举,中央和外省新闻媒体也纷纷转发。这完全是一篇正面报道,只是叙事中客观地提出了一条游船从勇士身边冲过时...  相似文献   

7.
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新闻的兴趣和需求,细分读者群,是媒体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当下,媒体普遍追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读者,并意识到受众不仅仅是信息的接纳者,更是信息的传播者、制造者、提供者。在这样的态势下,新闻报料应运而生。媒体不约而同打出"24小时新闻热线",有奖报料,以吸引更多的受众参与到办报中来。如三峡晚报于2008年3月18日改版之际,隆重推出"三峡晚报新闻寻呼中心",  相似文献   

8.
《声屏世界》2011,(1):157
2010年12月,品牌再度成为宜昌社会各界最热议的话题。12月8日,136版大型新闻特刊《领军》面向宜昌百万读者隆重推出。特刊分为"一路领先、智慧年轮、传媒引擎、对话巨头、品牌力量"等篇章,全方位展现了三峡晚报加盟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升级省级晚报5  相似文献   

9.
《大连晚报疯狂博客》:创立于2007年4月,每周一、周五出刊,每刊四版。2007年获得辽宁省新闻“好版面”。2008年获得辽宁省新闻“名版名栏”奖,2009年获得大连好新闻评选优秀版面。  相似文献   

10.
随着舆论监督的加强,新闻官司也多起来了,湖北宜昌市最近就发生一起案子:三峡电视台、宜昌日报和三峡晚报,报道了8位勇士征服长江三峡的壮举,中央和外省新闻单位也纷纷转发,这完全是一篇正面报道,只是叙事中客观地提到了一游船从勇士身边冲过时,造成一死、一失踪的事故,并未涉及任何事故责任者。但该船所在的船务公司,还是以“报道失实”、“损害名誉权”为由把三家新闻单位和四名记者推上了被告  相似文献   

11.
经过2003年的全国报刊治理,晚报面临更严峻的挑战,读者对晚报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新闻,也随之提出更高要求。时下,有人把标题———晚报经济新闻的“眼睛”形容为:“铁一般硬梆梆,水一般平淡淡,雪一般冷冰冰。”此话虽带片面性,但晚报经济新闻标题大多数叙述冗长,语言干瘪、数字堆砌、结构老化等现象确实存在。文章难写,标题难作。晚报编辑望经济新闻而兴叹。如何制作好经济新闻呢?笔者结合在三峡晚报社的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1.选用大白话、俏皮话、老实话,使读者感到亲切这种标题,雅俗共赏,生动形象,富有立体感,常常装点着较为重大的主题。请看《三峡晚报》制作的标题:《生意经弃“洋”归“土”锅碗瓢重坐“正席”》、《三百多名“泥瓦匠”成了“小秀才”》、《舍得金弹子打下“巧凤凰”———宜昌机床集团“科技型经销员”身手不凡》、《骑着毛驴儿想着开汽车》、《甘为“铁妹子”做“嫁衣”的好小伙》、《“思念”雪糕怎让人思念?》。这些标题是“从活人的嘴上搬到纸上来”的,简洁有力,叫人爱听爱看,过目不忘。经济新闻标题不仅要“短些,短些,再短些”,还要“软些,软些,再软些”。晚报经济新闻出现“内行不屑看、外行看不懂”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作...  相似文献   

12.
信息窗     
武汉晚报设立“范春歌工作室”据《新闻出版》消息武汉晚报在新闻改革中推出新举措,设立以著名青年女记者范春歌命名的“范春歌工作室”,并在报纸版评辟“范春歌工作室”新闻专栏。5月17日,“范春歌工作室”新闻专栏在武汉晚报头版头条亮相,报社专门以编辑部名义配发《开栏致读者》讲刊登了“范春歌工作室”三名成员的彩色工作照。在武汉晚报辛勤耕耘16年的范春歌,是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得主。在她极富传奇色彩的新闻工作经历中,曾三度涉险走天涯.深入人迹罕至的戈壁、草原、深山.为广大读者采写了大量…  相似文献   

13.
晚报能不能抓经济新闻? 1992年7月,原市委机关报《宜昌市报》改办为《三峡晚报》之初,对上面这样一个本不该置疑的命题却产生了认识上的分歧。有的同志认为:要提高晚报的可读性,让报纸完全“社会化”(意为社会新闻)。这种意见主要是针对以往经济新闻的宣传效果不佳,读者不满意而言的。我个人认为其合理和不合理的成份都有,但将经济报道的不耐看,缺乏吸引力,简单的归结于新闻对经济的涉足,就有失偏颇了。然而通过这分歧,却折射出我们经济报道上的一个盲点:即经济报道在宣传效果上的失败,究竟失败在哪里? 抓盲点:端正一个思路——把“能不能抓”换位为“怎么抓” 作为一张地处三峡热土上的党报,面对经济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抓经济报道,显然是被动、失策之举。  相似文献   

14.
李维彬 《声屏世界》2013,(10):53-55
2013年5月20日,位于湖北的《三峡晚报》当日出刊200版,为其所在的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加油鼓劲,营造强大宣传气场,这一单日出版纪录刷新了湖北地市晚报历史。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份名为《从优秀到卓越》的大型特刊推出的背景,实则是为了祝贺《三峡晚报》广告中心荣获全国报刊广告经营管理优秀团队这个荣誉而为。这些年来,这家位于湖北宜昌的地市报广告经营团队屡获佳绩与殊荣——2008年《三峡晚报》被授予最受广告主广告商青睐的中国报刊;2009年被评为中国最具  相似文献   

15.
辛春喜 《报刊之友》2012,(11):124-125
新闻采访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作为一名晚报记者,因为报道的内容以突发事件、民生新闻与舆论监督类为主,所以在采访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各种阻力,这种阻力或大或小,时时影响着记者的正常采访报道工作。作为一名在晚报工作十来年的记者,这里就新闻采访中阻力的产生与化解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6.
《声屏世界》2013,(7):97-98
经过认真研判和充分准备后,三峡晚报决定以自身获奖为契机,将所获荣誉与宜昌目前正在掀起的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大势相结合,以为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增光添彩为主线,推出《从优秀到卓越》大型新闻特刊。因为点多面广、体系庞大,三峡晚报决定分三大篇章来架构整个策划。这三个篇章分别为:城市篇——因为城市优秀所以我们优秀;品牌篇——因为品牌优秀所以我们优秀;媒体篇——因为媒体优秀所以我们优秀。这样,既与三峡晚报所获荣誉一致,同时也寓意宜昌在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发展大道上,正从优秀走向卓越。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同质化趋势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民生内容成为媒体关注的重要题材。以“关注民生.彰显公信”为办报理念的《三峡晚报》,一直倾力于民生报道,并致力于打造“帮办”专栏,以拓展民生新闻内容,让民生新闻更加贴近读者。  相似文献   

18.
2005年5月,三峡晚报创作的一组新闻摄影连环画《郑琦的故事》,率先在全国独家推出。6则新闻故事摄影连环画,在读者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新闻界同行纷纷称赞,它形象感人,真实可信,使重大典型迅速走进千家万户。中宣部宣传局的同志致电宜昌市委宣传部的负责人说:《郑琦的故事》新闻摄影连环画可以颁发创新奖。  相似文献   

19.
《声屏世界》2013,(7):102
报道虽好,读者几何?特刊虽厚,效果如何?面对报纸互动性缺乏的媒体特性,三峡晚报在此次特刊推出前后,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推出《从优秀到卓越》特刊的当天,三峡晚报即设置了"读晚报赢大奖"活动,并提前一周在头版显著位置宣传"看三峡晚报,赢欧洲多国豪华游"。为了强化报纸宣传效果,提升对广告客户的服务质量,三峡晚报在特刊推出的当天,即针对重点客户和特刊广告,设置有奖互动问答题100个,并在每个题目中告知了答案参考版面,告  相似文献   

20.
李刚  王丙全 《新闻前哨》2010,(12):77-77
三峡水库175米蓄水,是三峡工程建设运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国内外所有媒体关注的焦点。三峡晚报作为三峡工程所在地的报纸.三年来一直高度关注着175米蓄水.此时如何体现特色呢?经周密策划之后.三峡晚报创造性地推出了“喜看活力新三峡”大型系列报道,对175米蓄水同步形成的新三峡、新长江进行了立体全景式报道,绘就了精美壮阔的新三峡和长江画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