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理解黑格尔悲剧理论必须结合他的哲学思想。黑格尔的历史理性主义矛盾学说是其悲剧论的哲学基础。其悲剧理论的两个重要观点 ,“伦理实体冲突论”可以从他的”实体即主体”的哲学思想得到解释 ;“永恒正义和解说”显示了他用乐观主义的生存哲学来解脱悲剧性境遇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理解黑格尔悲剧理论必须结合他的哲学思想.黑格尔的历史理性主义矛盾学说是其悲剧论的哲学基础.其悲剧理论的两个重要观点,"伦理实体冲突论"可以从他的"实体即主体"的哲学思想得到解释;"永恒正义和解说"显示了他用乐观主义的生存哲学来解脱悲剧性境遇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民主战士、人民诗人,同时也是杰出的思想家。他的极为丰富的哲学思想,散见于教育的、政治的、科学的、文学的各种形式的著作中。他的哲学是行动的哲学,而不是纸上的哲学、书斋的哲学。行知认识论是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与生活教育论密切结合的。他从生活教育的实践与理论中发展了认识论,而认识论又指导着生活教育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徐特立同志曾说:“行知是中国一  相似文献   

4.
卡尔·波普尔是西方享有较高声誉的科学哲学家,他针对当时盛行的对科学的盲目信仰与崇拜提出了挑战。他认为“科学理论就是真理”及“科学理论来自经验事实的归纳”是两个迷信,并非正确,从而提出一系列具有独到见解的哲学思想,为他后来创立证伪主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庄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刻的哲学含义。本文作者就科学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波普尔与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的学说进行比较。波普尔是科学哲学流派中批判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三个世界”观点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其哲学人生有重大意义。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是他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代表学说。本文将东西方两个有代表性的哲学进行比较,探求其中深刻的哲学含义。  相似文献   

6.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们从全世界来到罗马鲜花广场上,瞻仰布鲁诺的纪念像,从他那里吸取智慧和力量。乔尔丹诺·布鲁诺是文艺复兴晚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响亮的名字,作为不畏强暴,为科学真理英勇献身的伟大典范,早已是人人公认,有口皆碑;但是,一旦涉及他的哲学性质,却众说纷纭,甚至针锋相对。三百多年了,争论还在继续。历代都有著名思想家继承和发扬布鲁诺哲学的唯物主义传统;同时,也一直有许多人把布鲁诺哲学的性质解释为唯心主义或神秘主义的。就近代说,黑格尔和新康德主义者朗格等人有此观点。黑格尔曾针对把布鲁诺学说看成斯宾诺莎式的泛神论观点说:“事实上,这个学说不外是亚里山大里亚学派的一种回声,在这里布鲁诺丝毫没有什么创见”。①朗格说:布鲁诺哲学即神学,因为他的“宇宙灵魂”脱离了物质本原。②今天,持此论调者,仍不乏其人,例  相似文献   

7.
真理属于道理,但道理并不都是真理。真理和道理存在多方面的区别。从根本上讲,真理旨在揭露事物的真相,道理旨在为某种价值主张作合理化辩护。只有梳理清楚了真理和道理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把握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科学属于讲真理的学说,哲学属于讲道理尤其是讲哲理的学说。哲理体现着思想的深刻性,哲学原理实现了思想的精致性,但其在思想的深刻性上却无所进益。科学著作中包含有道理和哲理与哲学著作中包含有科学和真理是正常的和正当的,但在阅读和理解它们时则应小心避免产生种种误读误解。  相似文献   

8.
荀况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注意吸取各派学说中的精华,努力发挥自己的独到见解,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成为我国先秦时期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繁荣时期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集早期希腊哲学之大成,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唯物主义哲学,他的原子论是古希腊朴素唯物论发展的最高形式。这两位集大成者的哲学思想是中西哲学史上两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本文仅就苟况的自然观、认识论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影象说试作些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狄拉克的一生说明科学理性主义基本观点贯穿在他的全部科学创造活动中 ,用他的物理学创新理论达到了科学理性主义的现代哲学高度。而他的“理论结构之美”的真理观又恰恰是他的科学理性主义哲学思想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写下了许多天才的著作,对于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对于各个科学工作的领域都留给了许多辉煌的指示。列宁在他的全部著作中,特别是他的哲学著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哲学思想,这些哲学思想是革命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取之不竭的源泉。从逻辑科学的角度来看,现在逻辑科学领域中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学习列宁的哲学思想,继承列宁的哲学遗产,研究列宁的经典性指示,应该说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列宁是辩证法和辩证逻辑的大师,他在革命实践和理论工作中,典范地运用了辩证法和辩证逻辑,他在理论著作、特别是哲学著作中,经典性地论述了辩证法和辩证逻辑。就在他运用辩证法和辩证逻辑解决  相似文献   

11.
对于邓小平,起作用的是中国文化的实践理性、实事求是精神;邓小平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原理的高度看待实事求是的,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的新哲学世界观;邓小平实事求是哲学是包含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科学观、主体论、发展观、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等方面思想的哲学理论体系;在整个邓小平理论中深藏着邓小平的哲学智慧。遍观当代中国各种哲学理论,只有邓小平实事求是哲学才是成功地反思、表征、指导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哲学理论;邓小平理论能够整合、统领当代中国多元文化;邓小平实事求是哲学将代表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的竞争中夺取战略制高点。  相似文献   

12.
布哈林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里在鲁比扬卡监狱里的哲学著述《哲学彩屏(辩证法概述)》一书,论述了他对真理正义的追求。布哈林这部最后的哲学手稿不但内容广博,而且充满了布哈林最后生命的光彩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奉献。正如俄罗斯哲学家奥古尔佐夫评价的:“布哈林的手稿是创立另一种非斯大林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后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3.
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一方面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传统,另一方面在批判近代科学理性的同时恢复实践理性的本来面目,因而他的诠释学实际上是一种实践哲学的诠释学,或者诠释学的实践哲学。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作为实践哲学,在《真理与方法》中表现为对理解的应用性问题的强调;而在其后期思想中,伽氏试图以诠释学的实践哲学来维护或确立人文科学知识与真理的合法地位,把实践哲学看作具有基础意义的哲学。诠释学的理解本体论离不开语言的对话,对话也是实践哲学的基本条件,因而对话精神是伽达默尔实现诠释学实践哲学理想的有力工具。伽达默尔认为人类未来社会的最终理想就是交谈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实事求是"构成了毛泽东实践哲学思想的精髓,它既是毛泽东实践哲学丰富内容的高度浓缩,也是对毛泽东实践哲学思想的最精辟、最简洁的表达。它以凝练的语言形式,蕴涵着实践哲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和调查研究等丰富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具有差异性。在研究视野上,马克思具有更多的超验性,恩格斯则有着更多的经验性。马克思把实践纳入真理的获得过程,在认识上坚持实践本体论。恩格斯由于在其思想立场上保有的是一种物质本体论的视野,因而在认识论层面上必然坚持物质反映论;马克思所建构的是实践唯物主义,恩格斯所建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差异性的具体了解,是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特色的一的把钥匙。  相似文献   

16.
“龙场悟道”乃是中国思想史叙事结构最值得纪念的象征性事件。它不但标志着王阳明已突破了生命磨式的大关大隘,实现了个人心性体验上的大跨度飞跃,而且也预示了全国最早的地域性心学学派——黔中王门的形成,影响后世可谓既深且远。贵州思想世界的形成与发展,实大有赖于王阳明在当地的讲学弘道活动。历代地方学者大量与心学思想有关的话语言说,已构成明显的价值与知识互动的连续性学术谱系。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的真理之思是其哲学、诗学与美学思想中的核心命题,其通过真理的“遮蔽一敞开”涵摄性运演机制彰显诗学的本源性内涵及诗人之诗才等重要思想。梳理“真理之非本质”“存在者之真理”以及“存在之真理”3个层面的蕴义,旨在彰显出海氏真理观内在旨趣,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传统形而上学真理观的“符合论”色彩,赋予真理源初性的存在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n,1889-1951)是分析哲学的重要代表.“语言批判”是贯穿维特根斯坦哲学发展的一条主线,他倡导通过语言分析解决和消除传统哲学问题,提出“语言图像论”和“语言游戏说”两种不同的理论.语言图像论到语言游戏说的转变,使分析哲学由对语言的逻辑分析走向了对语言的语用分析.立足于“语言图像论”和“语言游戏说”,分析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思想的转变以及其思想在西方哲学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冯·诺伊曼是计算机科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他的论著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科学哲学思想。潘沁的博士学位论文《冯。诺伊曼计算机科学哲学思想研究》认为,冯·诺伊曼的科学哲学思想主要有二,一是以“毕这哥拉斯主义思想”为导向,构想自动机的理论模型,并且与后世的“计算主义思想”接轨;二是贯彻亚里士多德“程序目的性”和维纳控制论的“现代目的论”思想于逻辑机器之中。营造与科学哲学联合研究的氛围,对计算机科学研究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20.
循着苏格拉底追寻最高正义的脚步,发现了古典政治哲学的真理即“自然乃万物之尺度”。依“自然”而论,最好的政体则在于哲学与政治权力的结合而形成的“哲学王”的统治。然而,因哲学仅关心真理、政治仅关心意见之故,这种政体只能依靠机缘而实现,这就注定了古典政治哲学因其政治理想主义特质必然走向衰落。而古典政治哲学的衰落也就是“自然”这一标准的衰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