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接上期(图113)接上动作,右腿向右前上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持剑向右前方刺出。(图114)马步推剑:身体重心后移,右脚收于左脚里侧,成右丁步,同时右手持剑由上弧形收于左腰侧。(图115)接上动作,右手持剑随转体弧形移于腰的右侧。(图116)接上动作,右腿向前上一步,右手持剑向前猛的推出(发力)成为马步推剑。呈祥剑习练法(第五部)@李岩  相似文献   

2.
李岩 《健身科学》2004,(2):30-31
【续上期】(图9):身体重心移向右腿,左脚里扣重心再移向左腿,右脚尖着地成为右虚步,同时右手将剑抽回交于胸前。【回顾上期】(图8):左弓步劈剑,左脚向左侧方迈出一大步成左弓步,同时,右手持剑向左前方劈剑。●动作三(图10):右虚步下截右脚向右半步成右虚步,同时右手持剑向右下方截剑。(图11):身体略起,右脚尖里扣重心移向右腿同时右手将剑回抽成左虚步持剑。(图12):左虚步下截:左脚向左迈出半步成左虚步同时右手持剑向左前下方截剑。(图13):身体略起、重心移向左腿,右手持剑,向右上方随转体云剑。●动作四(图14):歇步反撩:右脚不动左腿插向…  相似文献   

3.
(图62)提膝劈剑:重心后移于左腿,同时右手持剑,向右后方平云,左手剑指随转体扶于右肩前。(图63)接上动作,重心移向右腿,左腿提起成提膝平衡,同时右手持剑向前劈出,高与肩平。左手剑指朝前,与肩同高。(图65)左脚尖外展,重心移向左腿,右脚尖里扣,同时右手持剑由右下方向左前上方拦剑。(图66)虚步架剑:右腿向右前方上一步,右手持剑由左向下向右前撩剑,同时,左腿向右前方上一步成左虚步架剑。(图67)弓步撩剑:左腿向前移动半步,右腿上一步成右弓步,右手持剑向后向剑。(图68)左右带剑:重心移向左腿,右腿后撤成左虚步,同时右手持剑由前向左带回,手…  相似文献   

4.
(图117)弓步撩剑:身体立起,左腿收回,同时左手剑指由上向右扶右臂里侧。(图120)上动作不停,右腿向前上一步成实腿,左脚跟一步成左丁步,同时右手持剑向前下方刺出,左手架于头上。  相似文献   

5.
第十五式大肱拳小肱拳动作一:右拳变掌,略向右引,接着身体向左转,左脚尖向外摆,右脚提起向右伸出.以脚尖着地,随转体右手顺缠.左手逆缠向左划弧,左手置于左前方,高与肩平,掌心斜向外,指尖斜向上,右手置于身体右侧掌心斜向前,指尖斜向右。目视右前方(图67)。要求:左脚尖外摆,右脚提起伸出和转体要协调配合,左腿屈膝松胯以控制重心。动作二:身体向右转,重心控制在右脚,左脚向右后方插步(偷步),随转体右手先顺后逆缠,向左经胸划弧外翻上至右前上方,左手颁缠走下弧合于腹前,目视右前大/冈D动作三:卜体向左转,D…  相似文献   

6.
62、连升三级(一)A:身体重心前移,前脚收回半步,先脚跟着地,手持剑收回。(图158)B:身体重心前移,右脚跟上成并步立正,右手持剑收回腹前,使剑尖朝下前方。(图159)C:上动不停,双脚并步时,右手剑向前下方刺出。(图160)连升三级(二)A:右脚向前上一步,同时右手持剑收至腹前。(图161)B:如图160,不同要领向前、中、下刺出。  相似文献   

7.
郭树璞  马淑芬  郭云鹏 《武当》2012,(11):13-15
13、反劈华山接上式,右脚向前进一步,脚尖外摆,屈膝呈右弓步,左腿自然伸直,上体略左倾的同时,右手拂尘继续朝下向右上再抡劈,停于右后侧,手臂自然伸直,拂尘略高于肩,手心朝内;左手掌向左上弧形运动,停于头部左上方,手心朝外,目视拂尘。(图15)要点:反劈华山与上式为连续动作,要连贯力顺,拂尘甩劈要走立圆,与上步拧腰回头融合一体。紧接上式,左脚继续上前屈膝呈左弓步,右腿自然伸直,右转体90度的同时,右手持拂尘内旋抽回,  相似文献   

8.
张文 《武当》2024,(1):34-36
<正>(接上期)49、抢步朝阳(1)叉手上步。接上势,身体左转,右脚向左前上步的同时,左手内旋下按于胸前,手心朝下;右手由后向前靠按于左手虎口处。目视左前方(图1-104)。(2)朝阳手。上动不停,身体重心前移,腰身左拧,左脚跟外碾。同时,右手向右前方推出,手同肩高,掌外沿朝前;左手随右手前推之势向左后分开,手心朝后。目视右前方(图1-105)。要点:叉手上步要松缓柔和,右手前推要松脆抖弹,气沉丹田,力发于腰,整个动作要先慢后快,先柔后刚。  相似文献   

9.
李迎 《健身科学》2012,(11):37-37
1、退步跨虎: A:身体立起成左弓步,右手持刀由下向上向左穿刀,于胸前将刀柄交与左手(图83)。 B:左脚脚尖内扣,身体向右转体180度,右脚后撤,左脚变虚脚,脚尖点地,随着转体双手持刀收于右腹前(图84)。  相似文献   

10.
魏庆新 《武当》2014,(10):4-7
(接上期)第四段十七、回身穿枪:右转体半周,右腿屈膝,左腿蹬直呈弓步的同时,右手回抽在胸前松把变掌,掌心向上,托住枪把(图34)。左手滑至枪前段,顺势将枪向前推出并松把,待枪缨至右手时右手握枪(图35),右腿伸直,左脚向前一步,于右转体半周的同时,右手将枪向右平带至胸前松把托枪(图36),左手握枪把端向前推枪,待枪把端至右手时右手握枪把端,右脚向右撤步,有转体半周,右手将枪平带至胸前松把托枪,左手滑至枪缨处向前推m。左脚向前一步,于右转体半周的同时,右手将枪平带至胸前松把托枪,左手滑至枪把端向前推出,面向东,目视枪尖。(图37)  相似文献   

11.
张景岩 《精武》2005,(7):6-7
劈撩穿拍掌:右脚向左脚后撤步成弓步,右臂随身体右转向后立抡劈掌,目随右掌(图25);左脚向右脚并步.同时左臂从腹前上撩,眼随左掌.右臂自然下落至身体右侧(图26);右掌贴左掌心上穿.左掌顺右臂下滑至腋窝处(图27);紧接上动,右掌从右侧.向下至右大腿外侧,目视前方(图28)。  相似文献   

12.
王永 《武当》2000,(11):22-24
I、身体朝右拧腰转胯,右脚向左腿后侧插步,两腿随即右转,双膝微弯,右脚跟离地掀起。与此同时,右手持剑外旋,手心朝上前伸,使剑尖经左臂下方随右转身之势向右平行穿剑划弧摆动,比肩略高,剑刃分左右;左手剑指向左屈肘按附于右腕,手心朝下。目随剑尖(图30)。  相似文献   

13.
吴式太极刀是由哈尔滨呈祥武术俱乐部总教练、中国武林百杰、吴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李承祥先生口传身教,由李迎执笔归纳整理的一套传统器械套路。其风格特点是紧凑舒伸、松静轻柔、川字步型、隅中求正。十三、卞和携石凤还巢1、退步跨虎:A:身体立起成左弓步,右手持刀由下向上向左穿刀,于胸前将刀柄交与左手(图83)。B:左脚脚尖内扣,身体向右转体180度,右脚后撤,左脚变虚脚,脚尖点地,随着转体双手持刀收于右腹前(图84)。C:左虚步不变,双手持刀随着向左转体,刀从右腹前弧形转至左腹前(图85)。1、退步跨虎:A:身体立起成左弓步,右手持刀由下向上向左穿刀,于胸前将刀柄交与左手(图83)。B:左脚脚尖内扣,身体向右转体180度,右脚后撤,左脚变虚脚,脚尖点地,随着转体双手持刀收于右腹前(图84)。C:左虚步不变,双手持刀随着向左转体,刀从右腹前弧形转至左腹前(图85)。图84十三、卞和携石凤还巢  相似文献   

14.
1、抱肘鹞子钻林格斗姿势站立(左脚站前)(图1),身体向左转体,右脚向右前方迈步成右仆步,随身体下蹲的同时,左手抓住右手腕部;同时,左腿蹬地,身体右移,右肘沿右腿内侧向前,成弓步顶肘,眼向前平视(图2-4)。  相似文献   

15.
1、抓泥迎面沙预备姿势站立(图1),身体左转90度,左脚向左上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左胳膊向左格挡(图2);右手握拳从腰间向前击出(图3),顺势上体前倾,右拳变爪向下划弧着地时抓泥沙握拳(这时身体向右转体),同时身体向左转体,右拳变掌(五指分开)将泥沙向前撤出,眼睛平视  相似文献   

16.
马杰 《武当》2011,(11):9-11
第十三式凤凰展翅转身刺紧接上式,①以左脚跟为轴,向外撇转,身向左后转180度。右脚尖跷起以脚跟为轴,随之也向左后转的同时,左拂尘随转身向左后甩。右手剑随身转,剑尖在前,剑身平直向左后旋转。头向左转,目视剑锋(图25~26)。②紧接上动,上身继续向左转95度,左脚向外撇脚尖,身体重心向左腿转移踏实的同时,右手剑遂向左转,臂微曲呈圆形置于胸前,剑柄在右,剑尖在左,上身向前下俯,剑向后穿刺。左拂尘由左向右顺剑臂下  相似文献   

17.
郭树璞 《武当》2000,(5):3-6
左脚向左侧跨半步,右脚向左脚后撤一步,屈膝下蹲成坐盘式。同时身体向左扭转,带动右手剑外旋,向下向左向上向右再向左撩绕一周,削于左上方。手心向上,剑尖斜朝左前上方,刃分左右。左手剑指向右向下再向上弧形缠绕屈肘至右肩前。手心朝后,剑指朝右上方。目视剑尖,面向东北方。图86。  相似文献   

18.
黄鑫 《武当》2003,(5):27-29
十三、乌龙摆尾 (一)动作说明 1.转身扫剑。接上式走转至正北坎宫,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左脚向前扣步于圆弧的同时,向右转体扭腰,右脚向右后摆步,脚尖正对北方,右臂同时外旋,掌心向上,借扭腰之势向右外侧横扫至正东方,剑尖高不过膝,左手甩腕成手心向上,目视剑尖(如图42)。 2.交臂带剑。左脚绕过右脚顺圆弧上步于圆弧上,右手持剑向上向体左带至左臂外侧,掌心向后,剑尖向上,左剑指压于右腕上,双臂相交抱于体前,目视右后下方(如图43)。  相似文献   

19.
九、乙转体弓步刺剑,甲退步提膝下截 乙接上动,突然转体360度,左脚随即向斜前方迈进,屈膝成左弓步。同时带动右手剑内旋向左前方刺剑,手臂自然伸直,手心向里置于胸腹前,左手剑指自然展开,弧形环绕置于头部左侧上方(图10)。  相似文献   

20.
第四式:左揽雀尾“左揽雀尾”与“右揽雀尾”相同,唯左右方向相反,故略(图17、18、19、20、21、22、23、24、25)。第五式:十字手扣脚分手:右腿屈膝后坐,身体重心移向右腿,脚尖里扣,向右转体,右手随着转体动作向右平摆划弧与左手成两臂侧平举,掌心向前,肘部微屈,同时右脚尖随着转体稍向外撇,成右侧弓步,目视右手(图26)。坐腿扣脚:身体微向左转,重心慢慢移向左腿,右脚尖先里扣,随之右脚跟离地内转,同时两手开始向下、向里划弧。视线随右手移动(图27)。收脚合抱:身体重心移稳在左腿,右脚轻轻提起向左收回,在距离左脚约一肩宽处落地,成开立步,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