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园林植物专业实践能力教育是土建类风景园林专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安徽建筑大学园林植物类课程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分析,从整合优化风景园林课程教学体系、师资"植物"实践能力强化和专业教学实践平台建设三方面,探讨改革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类课程实践教学,从而促进风景园林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传统植物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风景园林专业植物学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解析了存在的问题,结合了本人的教学实践,根据风景园林专业学生能力培养需求及对植物学的知识结构需求,对风景园林专业植物学课程从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讨。  相似文献   

3.
植物是风景园林设计的要素,掌握植物鉴定和植物配置的知识是风景园林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之一,因与农林类专业不同,民办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植物学课程的讲授内容应更强调植物的观赏性和应用性。本文从风景园林专业角度出发,对植物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探讨并提出改革措施,力求使课程更符合民办高校办学特色的要求,具有更高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风景园林学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专业,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已不适合现代教学论和学习观的要求。本文从情景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及意义着手,阐述了情景体验式教学在风景园林设计课程中的实施过程,梳理该课程内容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开放、体验"的教学模式——情景体验式教学,对风景园林学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应对复杂综合的城市化问题,满足新时代风景园林行业人才需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思维,运用“城市-风景”一体视野,以深圳市龙华河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场地规划与重点地块设计3个阶段进行教学安排与课程内容设置。课程跨专业协作,强调研究精神,融合思政元素,全面拓展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研究领域的广度与深度,培养学生专业素养、职业道德以及对未来城市化问题的敏锐嗅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目前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以期提高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适应当前城市规划教育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风景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花卉应用与设计"课程教学效果,文章在对该课程的专业地位和课程性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改革的思路,并通过案例教学、小组设计竞赛、实践操作和多元化考核等改革措施,保证了"花卉应用与设计"课程教学目标的圆满实现。  相似文献   

8.
中美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风景园林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课程设置、教学形式、素质教育等方面,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为例做了介绍,分析其合理性和优越性;并将国内相关院校的风景园林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之进行比较,分析国内院校教育的特点及问题,提出改进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在风景园林专业建设空间信息技术教学体系。本文阐述了"数字地球"和3S技术的内涵,分析了空间信息技术发展对风景园林专业技能培养所产生的影响。在风景园林专业建立空间信息技术教学体系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空间数据的理解,使学生掌握获取数据的能力与空间分析方法,以及一定的数据库技能。本论文提出在教学内容上应围绕规划设计课程,设置三个模块:基础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空间分析模块,各个模块应与相应的规划设计课程相组合,且自成一体。本论文最后提出在风景园林专业建设空间信息技术教学体系的难点与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从课程结构体系、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教学理念与特色凝练、课程建设等方面,对广西大学《风景园林设计》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进行总结,以期共同提高高校园林及相关专业的《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1.
风景园林专业的造型基础课对于学生的思维养成及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本文从造型基础课的作用、内容的选择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针对风景园林专业的特点及风景园林师的职业能力要求,提出造型基础课程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是园林专业、风景园林专业、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宜居城市背景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完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应用型高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以适应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3.
熊圣 《华章》2012,(34)
风景名胜区规划是风景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风景名胜区工作的前提是规划,核心是保护,关键在管理,就决定了风景名胜区规划在规划设计中与其它设计课程的不同,“保护”“生态”为主旨,与一般强调利用的主题,有了明显的不同.笔者结合风景名胜区规划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在课程设计的教学中,探索出符合风景园林专业风景名胜区规划课程设计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姜宁 《职教通讯》2012,(15):46-50
近三年,浙江省内的高职院校积极参加了多次省级、国家级的园林设计职业技能竞赛。通过对这些竞赛的竞赛规则、评分规则和竞赛结果的分析,总结了职业技能竞赛对"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教学的启示,并对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侧重点、考核办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旨在推动我国高职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等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美育类课程的设置现状,然后论述了风景园林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中增设美育类课程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关于在风景园林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中增设美育类课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与园林设计、景观生态学等课程内容上互相渗透,在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中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课程关联性等对策,提高《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解析“设计-建造”系列课程的意义以及在建筑学及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概况,并对美国大学风景园林专业“设计-建造”类型系列课程开展情况及特点进行对比研究.借鉴运用“设计-建造”教学模式进行实验性教学,通过在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课程、深圳市福田市民园艺学院植物造景项目及深圳市勒杜鹃花展竞赛等多种类型教学中应用,以探索风景园林职业教育中“设计-建造”模式的应用与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8.
课程教学是教育的核心,中外风景园林史教学应充分体现文化素养内涵,加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中外风景园林史教学包含两部分,即基础知识教学和技能实践,只有实现了两者教学内容的融合,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当前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对园林史知识的学习毫无兴趣,教学质量差。分析课程文化素养下中外风景园林史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丰富课程文化素养教学内涵,借助多个渠道引导学生掌握中外风景园林史的必备知识和文化素养,实现知识教学和实践技能的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近年高职风景园林设计专业教育一直存在教育不全面,同时过分重视职业性教育而忽略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等现状问题。基于高职学生的就业分析,提出了"以服务社会能力为导向,融入创新创业"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思路,构建"岗位群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能力课程平台——岗位素养课——服务社会课程平台"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本文强调教学理论结合实践的知识体系,工学一体,将课堂与社会、行业环境相融合,形成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对风景园林设计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0.
以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的景观辅助软件实践教学研究为着眼点,针对高校就业对学生岗位实操能力的要求,围绕风景园林专业景观辅助软件教学的实际问题,综合分析研究其他院校的景观辅助软件课程体系和教学安排,以期通过研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推动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景观辅助软件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