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吉林省两位藏书家上官缨和杨庆祥的生平事迹、藏书经历和藏书风格等3个方面入手,介绍了其一生爱书、读书和藏书的情趣,展示了当代藏书家的风采.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上官缨的生平事迹、惜书之情、藏书经历、藏书特点和学术成就等5个方面,介绍了上官缨一生爱书、读书和藏书的情趣,展示了当代藏书家的风采。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3.
古代藏书家往往有着强烈的嗜书情怀,在他们求书、抄书、护书、读书、传书、共书的过程中,以及在嗜书感言和藏书印内容等方面都有所体现。文章从上述角度简要介绍了宋代到明代福建藏书家的爱书情结,以期丰富福建历代藏书活动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4.
外淡而中腴     
新书谈片《来燕榭书跋》,黄裳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5月初版。新文学家兼治旧籍目录版本之学者本来不多,郑振铎、阿英等人谢去以后,恕我见闻不周,硕果仅存的似乎只剩黄裳一人了。书籍的题跋其实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读书笔记。人们常说世上大致有两类藏书家:一类是为读书而藏的藏书家;一类是专为收藏而收藏的藏书家。后一类藏书家的题跋大致侧重于记版本源流、版  相似文献   

5.
古代藏书印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宁  耿波  秦玉蓉 《图书馆杂志》2007,26(11):77-78
对<山东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所收录的藏书印进行分类,进而探讨了古代藏书家对藏书印赋予的多种精神内涵,分析了对今人的启示,提示要学习古人的读书、爱书和求知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  相似文献   

6.
知识奠基与文化给养:作为“终身学习者”楷模的孙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雁 《图书馆杂志》2012,(9):45-52,22
从阅读文化学角度,系统解析著名作家、藏书家孙犁爱书、读书、藏书,由"知识奠基"转而自觉追求"文化给养",是孙犁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要转折,也是引领其由小说创作转向读书札记写作的内在动力,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谷林先生爱书,似乎也算不上一个严格意义的藏书家。藏书家对书的品评,常能捧出别人力所难及的珍善之本,如黄裳之于明清古籍,唐弢、姜德明之于新文学,多为世所难觅的旧书,自然别有一番兴味。先生大约属于那种人生哀乐尝遍,读书以求慰藉的那一类,却愿将自己阅读所得所思,甚或所喜所乐渲染传达出来,这是一位具有慈心善怀的书迷。  相似文献   

8.
“传递读书种子”——张金吾藏书观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吾,清代学者型藏书家.其藏书乃为治学读书而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传递读书种子"的读书观,成为有史以来揭示出私家藏书活动社会精神含义的第一人.在此观念指导下,张金吾进行借书流布、刻书传世、编总集钩沉辑佚、辑丛书嘉惠学林等一系列泽及当世与后人的藏书活动,极具进步意义,由此亦证明他是一伟大的学者型私人藏书家.  相似文献   

9.
藏不住的书香票趣──漫谈《藏书票世界》的艺术魅力杨勇,宋丹心辽宁教育出版社“书外的风景”丛书出版前言中提出精品书必经得起“玩”,经得起玩的书大概要内容有趣、形式可爱。这套丛书中的《藏书票世界》便淋漓尽致地反映了这种精品精神。藏书票为读书、爱书、藏书人...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古代私家藏书的功与过方面的剖析,给出二则对文献管理者的人文启示。一是藏书家对书极为珍视,其原因为:嗜书成癖和5条聚书之苦;二是书得之不易,存之更不易,并列举书之散失的4个原因为:借而不还,子孙散书,流亡海外,用于殉葬。提出既要继承弘扬藏书家爱书、读书、护书的优秀文化传统,谨防散失;又要注重书籍的流传和散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書票絮语     
《书票絮语》概述了藏书票艺术的渊源及发展,其间既有艺术评介,也有名人轶闻。随着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进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读书、爱书、藏书,书票艺术也会出现日趋繁荣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明清白族地域的私人藏书家身份多样,藏书内容丰富,形成了藏书为乐、爱书勤学、藏以致用的私家藏书风尚,这种藏书风尚对汉文化的传播和推进明清白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白族文化史研究中,私家藏书自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著名藏书家敬业精神及学术成就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研究和了解我国历代的藏书家,是我国学术史、文化史以及文明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历史上有名可查的藏书家就有万人之多.由于我国封建文化历史的特殊性,我们一般将藏书事业分为"官藏"和"私藏".考证、探讨了王世贞、胡应麟和朱彝尊三位在我国藏书史上留下过辉煌一页的私家之藏的藏书家.他们嗜书、爱书,为求书而终身奔波,并作出了很大的牺牲,他们充分利用藏书进行精心研读,学术造诣深厚.对于他们,清末学者叶昌炽曾有诗赞誉,其诗刻画了三位藏书家的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14.
章广 《兰台世界》2016,(18):70-72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十分兴盛,藏书家"爱书如命",在藏书分类、保护、阅读、利用等方面的管理卓有成效,对现代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也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伦明是晚清民国时期著名的藏书家,藏书处所称为"续书楼".笔者从藏书来源、藏书管理和藏书去向三个方面梳理"续书楼"的发展源流,指出其藏书不仅能供伦明读书治学以自用,同时还能惠及友人并泽被后世,希望能为晚清民国时期私家藏书史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梁永先生的《雍庐书话》引起了许多读书人的关注,已有好几篇文章热情地评介过,一些杂志也纷纷刊摘其中的名篇佳作。舒芜先生在《积极的文学结缘者》(代序)称此书“是地地道道的读书人的读书之话,一切都结合自己读书、求书、访书、得书、失书、爱书、忆书之事来谈。”若说到梁先生,我认为他确实是一位真正的爱书家(bibliophile),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藏书家(book-collector)。书在一般的藏书家手中可能沦落为一种炫耀性的资本,仅仅是一种藏品;而在爱书家眼里,书是朋友,读书是无声胜有声的交流,绝不会导致对书的崇拜(像佞宋主人黄丕烈那样),  相似文献   

17.
丁福保的藏书观念及藏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福保是我国近代重要的藏书家.他认为藏书不仅在于储存,更在于利用.他积极提倡藏书家要读书,同时把自己的藏书大量捐献给社会,为社会公用.作为著名的出版家,良好的出版业绩支持了他的藏书事业,也使他有能力接受其他藏书家的图书质押,从而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的图书.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藏书与知识传承总是密切相关,是历代学者文人的读书治学之本。知识结构的变化反映在私人藏书结构上便是藏书内容的变化。民国时期,与前代相比,是一个藏书家逐步走向衰落,而藏书阶层进一步下落的时代。这期间藏书群体逐步延展到社会中有一定阅读能力和购买能力的众多职业阶层中。传统意义上那种以收藏数量众多、书籍质量高而见长,且带有一定研究性质的藏书家在逐步衰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历史悠久,在私家藏书文化漫长的发展进程中,藏书功能逐渐由单一演变为多元,由于藏书家各自藏书目的和情趣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一些相对可以区分的类型。说他们相对可以区分,是为了表明,某一类型的藏书家虽然以某种藏书情趣为主要目的,但是他们仍然或多或少地保存其它一些藏书情趣。各类型藏书家的藏书情趣不是单一的,但却有主次之分。分析不同的私  相似文献   

20.
清代大藏书家黄丕烈,被誉为藏书界“五百年来第一人”.古往今来的藏书家中,能做到藏而能鉴、鉴而能读、读而能校、校而能刊、刊而能精者,首推黄丕烈.他一生收藏了近200部宋版书和上千种元、明刻本以及大量的古抄本,其藏书之精,至今没有一个私人藏书家可以与他相媲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