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现代化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新桂系崛起的现代化背景以及新桂系在统治广西过程中对广西早期现代化的探索过程。新桂系在促进广西早期现代化的同时,由于自身阶级的局限性,逐渐由广西早期现代化的推动者变成现代化的革命对象。  相似文献   

2.
从现代化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新桂系崛起的现代化背景以及新桂系在统治广西过程中对广西早期现代化的探索过程。新桂系在促进广西早期现代化的同时,由于自身阶级的局限性,逐渐由广西早期现代化的推动者变成现代化的革命对象。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之间的合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赢。于国共而言,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国民党确立了新三民主义的指导思想,完善了国民党党部组织体系,组建了一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军队,提高了国民党的整体军事实力。与此同时,于中共而言,第一次国共合作发展壮大了革命队伍,扩大了社会影响力,争取到了部分革命领导权,为以后共产党独立开展革命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张云逸在广西的贡献:创建了一支红军;与新桂系建立合作抗日的统一战线;建立了中共广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及各级机构,领导广西人民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相似文献   

5.
在有关桂系的文章、专著中,有国民党桂系、新桂系、旧桂系、桂系、广西派等词出现,常见的有新桂系一词。通过举证和调查分析,认为"新"、"旧"桂系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有前后之分,而无"新"、"旧"之别。"新桂系"一词不足以反映"新桂系"的实质,以"国民党桂系"一词代之则比较确切、恰当。  相似文献   

6.
莫斯科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巨大的,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但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在如何合作的操作上犯有不同程度的经验性、教条性错误,使中国共产党与莫斯科的关系在这一时期基本上是一种主客错位的关系,其主要体现在:合作前的喧宾夺主,合作中的越俎代疱,合作破裂时的强人所难。由于这样一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使中共在合作中犯了不应犯的错误,受了不应有的挫折,而且加速了合作的破裂。  相似文献   

7.
作为从旧桂系军阀中脱胎出来的地方实力派,新桂系接受广东革命政府的领导,为巩固两广革命根据地、发动北伐战争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同时又追随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成为屠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历史罪人。新桂系政治态度的嬗变,对广西及中国的政局有重大影响作用,使刚刚兴起的大革命归于失败,打断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20世纪30年代广西的矿业为什么会得到比较迅速的发展;在广西矿业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新桂系集团采取的措施有何利弊,矿业的发展与新桂系集团的势力有何关系。一 20世纪30年代广西矿业的发展,主要是由于新桂系集团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条件,采取了较开明的吸引人才的措施和较正确的矿业政策。  相似文献   

9.
(1)广西新军的创办;(2)广西新军成立伊始,同盟会革命党人就在新军中发展组织,开展革命工作。辛亥革命时期广西的独立,实由广西新军促进;(2)广西新军不能通过武装起义夺取广西政权的原因;新军中同盟会领导人对夺取政权、掌握政权缺乏认识;革命党人政治上的短视,没有明确革命目标;领导新军的同盟会广西支部没有建立一个全省性的统一领导机构;广西革命党人缺乏对会党的正确认识,加上广西旧官僚、旧军阀势力的强大,广西独立后的政权终于落于桂系军阀陆荣廷手中。  相似文献   

10.
行政督察制度是新桂系统治广西时期的一项重要行政制度,在全国为首创。新桂系创设这一制度,旨在加强全省行政统一和省政府的权威,确保其政令的贯彻实施。它是新桂系集权政治在行政运作上的表现,虽然在实施中也存在缺陷和弊端,但成效是明显的,对维护新桂系的割据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评新桂系的"四大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20年代末蒋桂战争后,新桂系与蒋介石国民党中央分庭抗礼,势不两立。为巩固在广西的割据统治,新桂系提出"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口号,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四大建设"。新桂系的"四大建设"是蒋桂矛盾的产物,其重心是军事建设,其它建设成效很有限,但各项建设措施多少也促进了近代广西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在 1 92 1 -1 92 4年间决定与中共合作 ,其外部原因是当时的国内国际局势的影响 ,内因则是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由于其社会主义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间存在相当大的距离 ,孙中山在具体决策时 ,在涉及诸如中国经济发展方向、中俄关系、特别是革命领导权等问题方面对苏俄和中共的提议都未如以往所认为的那样采取完全和无条件接受的态度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共合作的形式与结局  相似文献   

13.
民国初年,广西处于旧桂系军阀统治之下,近代司法制度初步创立,司法队伍开始形成,大量民事、刑事案件得到了较为公正的处理。近代司法制度的执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权利,维护了社会的公正,也反映了当时广西社会各方面的情况。但由于法制不健全、司法队伍力量弱小及旧桂系政府的腐败,在执行司法制度时也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旧桂系拥兵盘踞广西,并一度占领广东,进兵湖南,是本世纪初中国西南的重要军阀。当时自然经济在中国社会仍占统治地位,辛亥革命没有在广西引起大变革。广西的封建统治机器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小农经济没有改变,民族资本主义势力十分微弱。根深蒂固的自然经济为旧桂系自发纸币提供了基础。 旧桂系崛起于绿林之中,本身没有积蓄。沈秉堃辞职离桂,王芝祥北伐时,都假借名义提取巨款,到陆荣廷上台时,广西财政存款只有银90万两。①陆荣廷是以枪杆子为后盾登上都督宝座的,为使这个宝座稳固,招兵买马,扩充实力,要有殷实的财政作后盾。面,对民穷财尽的广西,发行纸币是陆荣廷开辟财源的一种办法。 1912年4月陆荣廷向南京临时政府发出《筹款解京并呈发行不兑换纸票各办法请中央政府采择电》,提出发行不兑换纸币,并仗势付诸实施,将清末广西银行未及发行的五元、一元券100万元尽数发行,改名为延期兑换券。这批纸币由于发行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信誉不错,但在流通中仍有窒碍。这批纸币面额为五元或一元,遇零星买卖,商民不愿以银毫找零,纠纷滋  相似文献   

15.
1917年7月至1923年年底,孙中山及其领导的中华革命党与后来改组成立的中国国民党先后三次在广东领导反对军阀统治的护法运动。这场运动是辛亥革命以来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事业的继续和发展。它所显示的激进民主主义倾向加速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力量在五四运动以后的重新分化和组合,促使孙中山等国民党人在反对军阀专制、反对列强干涉的艰难历程中,开始探索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新路,从而为孙中山与国民党最终走向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奠定内在的基础。1917年7月,孙中山等中华革命党人与旧国民党各派势力,联合桂系军阀、滇…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新桂系在广西建立符合广西实际情况的乡村行政体制,开展一系列乡村行政工作,使混乱的广西乡村社会变得秩序井然,从而巩固了新桂系在广西的统治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国民党新军阀割据混战时期,以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在民国20年以前是黄绍竑)为首的新桂系地位显赫,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地方实力派。新桂系军阀集团之所以能在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割据中称雄一时,与名义上统治全国的蒋介石中央政权相抗衡而保持广西的独立,这不仅因为新桂系军阀集团能够利用各派系各集团间的矛盾,还有赖于他们对广西的惨淡经营,保持着自己的割据地盘和势力,而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又得力于  相似文献   

18.
桂南会战前,新桂系成立了第三届广西学生军以动员民众和配合军队作战。会战结束后,因日本从桂南撤退,参加桂南会战的中央军也撤离广西,在广西既无外患又无内忧的情况下,因担心学生军为中共所控制,在部分学生要求复学的呼声中,新桂系以学生军被"赤化"了为借口而将其解散。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民党是国民革命的领导”观是中共在国共两党实行“党内合作”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有着特定的含义,它的提出并不意味着中共否认无产阶级对国民革命的领导作用,而正是要通过国民党这面通俗的革命旗帜去集中全国的革命势力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从而间接实现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它的提出,既对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发展起过积极作用,又因本身的局限性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无产阶段及其政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九二四年一月,在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方针的推动下,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共产党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使之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大会宣告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它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成为中国革命高潮的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