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是《数学》(选修4-4)的内容,是全国卷的选考内容(不分文理),高考考查1道题,满分10分.原本不难的问题,在平时考试或高考中得分情况并不理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对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实质和引入用意理解不到位,对试题究竟选择直角坐标系方程、极坐标系方程还是参数方程捉摸不定,对直线参数方程中的参数是否具备几何意义模糊不清.如何突破这些难点,本文通过实例来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是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选修4-4》的内容,也是高考全国甲卷和乙卷的选考内容,一般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中等,分值10分,主要考查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极坐标方程与参数方程的应用等.本文以近几年高考试题为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开始,安徽高考将"回归"全国卷,不再自主命题.这样,命题的游戏规则随之变化.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近几年的安徽卷中,作为必考内容均有所考查,但都是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而在全国新课标卷中,该部分内容则是以选考的形式出现,且为解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新课标高考全国卷数学试题的最后一题,是一个分值为10分的选做题,要求二选一作答,其中一题考查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内容,另一题考查不等式选讲内容.从命题形式来看,两个题目都是具有两小问的解答题;从难度上看,以中档题为主;从考查目标来看,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运算素养.高考命题一向坚持稳中有变不断创新的原则.在2020年的新课标高考数学的全国卷中,选做题会如何命题,本文分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和不等式选讲两个部分加以预测,供考生参考.  相似文献   

5.
热点分析求曲线方程是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或首要问题 .通过求曲线方程可以考查曲线与方程、直线的概念与性质、圆锥曲线的定义与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等基本知识 ;考查选择适当的坐标系求曲线方程的解析几何思想 ,以及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求曲线方程仍然成为经久不衰的高考热点 .解决这一热点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求曲线方程问题通常以两种形式出现 :一是求曲线方程 .已知曲线的形状与位置 (或根据动点运动的几何规律可以分析出曲线的形状与位置 )求曲线方程 ,即通常所说的“求曲线方程”问题 .对…  相似文献   

6.
吴加兴 《高中生》2013,(15):26-28
热点一:导数的几何意义导数的几何意义是高考涉及导数知识时经常考查的一个知识点,如求切线的斜率、求切线的方程等,难点在于对其几何意义的正确理解.例1(2010年高考全国卷二理科卷)若曲线  相似文献   

7.
<正>高考全国卷第22题为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考题。它涉及到曲线的普通方程、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这道题解法往往有多种,且灵活多变,每种方法都各有千秋。例1(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在直角坐标xOy中,圆C的方程为(x+6)2+y2+y2=25。(1)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C的极坐标方程。  相似文献   

8.
一、高考热点透视1997年-2002年全国高考数学理科试卷解析几何解答题考查情况统计表年份题量分值考查内容1997 1 12 求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与不等式的综合1998 2 23 建立适当坐标系,求曲线方程;曲线与方程的推理论证1999 1 14 求轨迹方程,参数讨论;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方程2000 1 14 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双曲线的概念、标准方程和性质2001 1 12 综合运用抛物线的概念、性质进行推理论证2002 1 12 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直线、双曲线定义和方程,逻辑推理  相似文献   

9.
彭向阳 《高中生》2011,(18):28-29
近年来圆锥曲线知识在高考考查中比较稳定,解答题往往以中档题的形式出现,高考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考查圆锥曲线知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求曲线(或轨迹)的方程.对于这类问题,高考常常不给出图形或坐标系,以考查考生理解解析几何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注意到,在全国卷和其他一些省市的高考试题中,有不少是关于求两个曲线上两个动点之间距离最值的题目.常见的解决方法主要有:参数方程法、曲线相切法和通性代数法.这些题目往往以求两点之间的距离为载体,重点考查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三角函数、二次函数的配方法、点到直线的距离、两直线的夹角、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等知识,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同时,在求最值问题中均渗透了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  相似文献   

11.
新面貌 新视角 新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开2008年全国各地近20份数学高考试卷,客观题目的考查当中,涉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试题共有10道,其中直接考查直线与圆相切、相交和相离的试题共有4道,且均为求直线方程中的参数的值或范围;其余6道题皆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载体,结合四边形、椭圆的有关知识,主要考查直线方程、两直线之间的夹角、距离、面积等几何知识.  相似文献   

12.
<正>在解三角形问题中,根据条件建立方程计算线段长度或角度时经常会产生“增解”问题.本文笔者以2023年全国新高考Ⅰ卷17为例,明晰“增解”来源,理清“舍根”方法,并提出避免产生“增解”的几种策略,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1 问题起源(2023年全国新高考Ⅰ卷17)已知在△ABC中,A+B=3C,2sin(A-C)=sinB.(1)求sinA;(2)设AB=5,求AB边上的高.分析:第(1)小题考查三角恒等变换求三角函数值,  相似文献   

13.
根据已知条件求轨迹方程是平面解析几何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问题.纵观近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不难发现高考对轨迹方程的考查,分为两类:一类是“显性”的,即题中明确告诉你要求轨迹方程(或求某种特殊的曲线方程),另一类是“隐性”的轨迹问题,表面上题目与轨迹方程无关,但把问题转化为求轨迹方程则容易解决.这类问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解题方向不易把握,  相似文献   

14.
刘兴修 《高中生》2011,(6):28-29
近年来圆锥曲线知识在高考考查中比较稳定.解答题往往以中档题的形式出现,高考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考查圆锥曲线知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求曲线(或轨迹)的方程.对于这类问题,高考常常不给出图形或坐标系,以考查考生理解解析几何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2009年高考江苏卷数学科考试说明》对“直线、圆与椭圆的参数方程及其应用”是B级(理解)考查要求,今年考纲对运算求解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强调灵活选择与设计运算途径,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展开2009年高考江苏数学卷,发现今年的命题专家对“参数方程”抛了媚眼,对“参数方程”考查了25分,分值较大,这完全符合江苏考试大纲,  相似文献   

16.
极坐标系、参数方程与不等式选讲内容在高考数学全国卷中以选做题的形式出现(二选一).试题的难度不大,但学生在解题中常常由某些主观因素造成"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本文针对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问题求解中的易错点进行剖析,以期帮助同学们有效避错.  相似文献   

17.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之一,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内容,由于其兼有代数与几何的双重特征,对学生的分析转化、计算变形能力要求较高,综合性较强,因而也是难点之一.以下我们对2009年高考解析几何试题进行盘点、评析,仅供复习时参考.12009年高考解析几何试题盘点(以理科为例)序号卷型题型(分题号值)考查的主要知识点1山东卷选择题192((55))双曲线的渐近线、离心率,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线性规划、基本不等式求函数最值解答题22(14)求椭圆方程,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切线,向量运算2海南宁夏卷选择题64((55))双式标曲,;线点线性到的规渐直划近线线的、距焦离点坐公填空题13(5)方求程抛物线方程,求直线解答题(2选0(1做2),1203)椭圆定义,求轨迹方程,分类讨论思想;直线和椭圆的参数方程,化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椭圆方程的应用3江苏卷填空题13(5)椭圆中的基本量计算解答题18(16)22(10)直线与圆的方程及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抛物线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4广东卷填空题(11选(做5)1,53)椭程数;圆方两程的直化离线为心位普率置通、方关标程系准,方参解答题19(14)直线与抛物线...  相似文献   

18.
<正>新高考以“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评价新理念为引领,科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是高考的选考内容之一,试题多涉及到极坐标系的应用和利用参数方程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主要围绕坐标方程互化,在考查几何问题的同时突出参数方程的优势.笔者针对我市一道高三质检试题,通过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在关注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同时,注重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形成来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将解题思路和方法运用于2022年全国乙卷理科第9题,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最值”问题是数学中的重要问题,因此也是高考中常涉及的重要题型.当条件或目标是与解几有关的“最值”,不妨称之为解几中的“最值”问题,在新课标中,由于新增内容较多,高考中需要考查的知识点也较多,所以历来难度较大的板块——解析几何,整体难度在现高考已有明显下降的大背景下,我们对解几中的“最值”问题应把握好教学方向与深难度.解几中“最值”的题型常归结为求距离、面积、斜率、截距与夹角或求与之最值相关的参数、方程与点坐标等.解题的方法应把握好代数策略中的二次函数法、判别式法、基本不等式法;  相似文献   

20.
解析几何中参数范围问题,涉及知识面广、变量多、综合性强,是解析几何中的一个难点.它往往将几何、代数、三角知识交叉渗透,因而也成为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本文现对解析几何中求参数范围问题进行探究,主要是运用解析几何知识将问题转化为函数、不等式或方程问题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