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教要注重策略,学要重视方法,这样才能改变传统机械的教学关系,提高教学质量。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在正式学习之前,提前向学生大脑中输入的与新知识具有相似性或相关性的前导性知识,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将先行组织者策略引入数学教学,能有效地弥补学生知识缺陷,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先行组织者策略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具有概括指导、引导监督和相似迁移等作用。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0,(66):67-68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式各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出现了百家争鸣、百家齐放的教学盛景。先行组织者策略作为其中一种高效的全面的教学策略,正广泛应用于教育行业的各个教学阶段。先行组织者策略通过将学生熟练掌握的知识点作为深入学习引导的先决条件,能够全面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有效连接,从而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文章将针对先行组织者策略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帮助广大高中数学教师有效的通过先行组织者策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先行组织者策略及其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由于在先行组织者的帮助下认识到已学知识对学习任务的帮助,因而也会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种期望,认为对它的学习也会有助于以后的学习,所以学习动机增强。任何策略都有其适用范围,先行组织者也不例外。先行组织者作为新旧知识间的“桥梁”,其作用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4.
"先行组织者"教学方法是先于学习任务而呈现的一种抽象、概括的引导性策略,对学生学习陌生的新知识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在教学中适时地运用"先行组织者"教学方法,对培养实验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必须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中找到与新知识相关的先行组织者,基于"先行组织者"的课堂教学策略具有预习前置、联系生活、思维可视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的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优化化学课堂教学。适时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体现在教师对引入课题、概念原理教学、化学实验教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知识内容易混淆时的教学和结课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意义学习理论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实施先行组织者策略、同化教学模式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完备的认知结构,以提高教学效率。在化学教学中,如能积极开展有意义学习,就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8.
陈溪  郭俊理 《教师》2019,(2):69-70
先行组织者策略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学习策略。在地理教学中,用一种引导性的学习材料来搭建一座在学生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的桥梁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地理学科的学习是需要从系统的方向来掌握的,没有完全独立的地理知识,所以把先行组织者策略运用到地理教学中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地理教学中的使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将学生的零散地理知识串联起来,稳定他们头脑中的地理知识结构,从而真正掌握地理这门学科,使学生们在巩固原来知识结构的同时更容易将新知识融入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9.
以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探究为主线,采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对教学进行设计,帮助学生在“已知”与“需知”之间架起桥梁,突出了对知识学习的探究性、过程性和应用性.总结得出“先行组织者”在新知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后的常见呈现形式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够提供一个同化新知识的认知框架。导入部分是阅读教学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先行组织者策略,科学设计课前导语,可以协助教师选择合理的导入方式,对帮助学生学习新知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教师可采取如下措施:掌握先行组织者的课堂实践技巧;探索教材中先行组织者的运用策略;巧妙使用课外学习资源,精心设计先行组织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设计;合理利用多种媒体手段,丰富先行组织者的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12.
石丹丹 《教师》2022,(9):72-74
先行组织者策略最早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奥苏贝尔提出,他认为先行组织对于学生有意义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新旧知识的联结性以及知识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以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是广大地理教师的共同目标.以此为目的,文章作者通过查阅相关论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并根据先行组织者在地理教材中的表现形式和作用将其分成六类...  相似文献   

13.
先行组织者是从"组织者"词演化而来的,奥苏泊尔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适当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材料,这种引导材料就是所谓的组织者.由于这些组织者通常是在呈现教学内容之前介绍的,目的在于用它们来帮助确立意义学习的心向,因此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下面就从引入类、探求类、巩固类三个方面谈谈在中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正先行组织者策略是科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指学生要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时,教师给学生阅读需要学习的材料;学生从学习的材料中找出需要理解的知识,学生需要运用动手、动脑、动笔等方式真正理解这些知识;学生将新的知识融合到已往的旧知识中,真正完成知识的转化过程,使之成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一、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内涵从先行组织者策略能够看到,传统的学习方法是强行让学生学习每一部分的知识,学生学完零碎的知识以后需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分别从生物科学史、类比对象、生物学实验、生物学图片4方面,谈了如何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帮助学生构建从旧知识通往新概念的"快车道",以提高高中生物学概念学习的有效性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逐渐成为信息技术教学层面的研究重点。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与反思,结合Flash动画制作引入课案例,探讨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一、善于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先行组织者是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是指先于新知识呈现的一种引导性知识或材料,它可以比新知识更抽象、更概括,也可以比新知识的抽象概括  相似文献   

17.
芮小江 《考试周刊》2013,(88):66-68
本文在对迁移的理论分析及自己实际教学设计的实践总结的基础上,研究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提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先行组织者”的策略,有效揭示前后知识相同要素策略、类比联想策略、知识系统化策略,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先行组织者"及其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先行组织者的涵义 为了避免学生机械式地学习或记忆知识,奥苏贝尔主张在正式学习新知识前应向学生介绍一些他们比较熟悉的,同时又高度概括了正式学习材料中的关键内容的引导性材料,这些材料要与学生过去的知识经验密切联系.其基本思路是让学生事先学习这样的材料,通过人为的措施将其中最能与新知识建立联系的高度概括性观念"移植"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以保证学生在正式学习材料时能利用这些观念来掌握新知识.由于这种引导材料呈现在正式学习材料之前,因此它能帮助学生组织和扩充新知识于认知结构中,奥苏贝尔称之为"先行组织者".  相似文献   

19.
唐瑛 《考试周刊》2010,(26):135-137
本文首先介绍了"先行组织者"的理论及概念,并将此理论应用在中学英语理教学工作中,探讨了构建合理的"先行组织者"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影响及促进作用。实践表明,正确合理地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英语教学中陌生知识的理解,实现正迁移,对于中学英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先行组织者",主要是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引导学生有效联系新旧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有效提升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先行组织者"策略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