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本文介绍的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教学案例,运用建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注重学生的情感分析,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兹展示如下.一、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学习既是对上一节  相似文献   

2.
“再创造”理论是数学学科实践育人的理论阐释.文章以“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再创造”设计为例,阐述数学教学应基于学生的数学现实,设计以数学化进阶为主线的数学活动,通过再创造的学习过程促进素养习得.  相似文献   

3.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教学设计作为课堂教学的蓝本,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平面向量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还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上好素材.研究者以“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教学设计为例,从“凸显‘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思维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三方面谈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应立足学生的数学体验,激发其学习动力,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建立概念及定理,然后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针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教学,让学生经历“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加深其对定理的理解,使其从结构体系上整体认识定理本质,提升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数学增加了平面向量这一章节,向量的物理背景就是矢量,由于有矢量作基础,所以学习数学中的平面向量的概念并不困难,但在处理向量的问题或应用向量时,学生却常常茫然无措,“绕来绕去”,思路不清.如何解决或改善这种状况,笔者认为,教学中要充分理解和认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思想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问题串是否有效、合理,是整个教学的核心,是学生活动的关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教学过程用问题串展示,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层层推进,一步步获得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然后运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效果好,学生活动质量高,对数学理解深刻.  相似文献   

7.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是关于任意三角形边角关系的两个重要定理,《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定理的探究过程,并能运用这两个定理解决测量、工业、几何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在必修4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的有关内容,对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已形成初步的知识框架和认知结构,这些都是学习正弦定理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相似文献   

8.
问题串是否有效、合理,是整个教学的核心,是学生活动的关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教学过程用问题串展示,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层层推进,一步步获得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然后运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效果好,学生活动质量高,对数学理解深刻.  相似文献   

9.
1 基本情况 1.1 教学班级 教学班为四星级高中统招班,学生基础较好,思维活跃,有一定的思考、探究能力. 1.2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必修5第1章"解三角形"第2节"余弦定理",学生已经学习了必修4"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并且学习了正弦定理的发现、证明和应用,具有初步的归纳、猜想和证明意识,因此在余弦定理教学中,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类比正弦定理的学习过程,运用向量方法和勾股定理发现和证明余弦定理,体会向量方法的作用,比较不同证法的区别与联系,体验余弦定理的不同结构、表现形式和含义,渗透类比的意识和基本方法,指导学生数学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归纳、猜想、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通过多元表征学习教学,可有效地改善学生数学问题解决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显著提高问题解决学习的效果与效率.但如何通过"讲"来启发、暗示和促进学生去深入认知是讲好一堂课的关键.本文以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学设计为例,对课本例题开发、直观演示、类比、图式等认知途径,给学生提供知识浅层码的构建,也为引导学生参与、促进其深层码和整合码的构建提供条件.一、背景及设计思路向量是数学中重要和基础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新教材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 )·数学》第一册 (下 ) ,下同 )将“正 (余 )弦定理”内容纳入《平面向量》一章 ,视为平面向量的简单应用 ,其目的在于“巩固向量知识 ,体现向量的工具性”.但中学生初次比较系统地学习向量 ,容易对“向量的坐标表示”与“点的坐标表示”、“向量的运算”与“实数的运算”产生认知上的冲突 ,形成教学中的“瓶颈”,而此时用向量知识去推导“正(余 )弦定理”,势必给中学生以更大的压力 ,如何正确处理好“正 (余 )弦定理”的过程教学 ,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应是教学工作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  相似文献   

12.
1关于教学内容的解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应用,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向量的基本概念、向量的加减运算法、实数与向量的积、向量共线充要条件,这些都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知识,本节课内容是教材第5章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向量具有数和形的两种特征,是数学中解决几何问题的工具,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直观化,使代数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代数化,解决起来更加简捷;而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把几何问题向量化的理论基础,这一定理说明了同一平面内任一向量都可表示为两个不共线向量的线性组合.定理本身蕴涵着严谨、条理的数学思维方式,通过合理引导,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较高的数学素养.本节课的重点是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也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在充分理解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的基础上,多方位、多角度设计有关训练题,从而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2关于教学目标的确定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达到如下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会作出由给定的一组基底所表示的向量,会把任一向量表示为一组基底的线性组合.能力目标:着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是本节课深层次的目...  相似文献   

13.
在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教学大纲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中,增加了平面向量的内容. 我认为,平面向量的教学必须抓住两个基本知识点,一是平面向量的加减运算及其几何表示;另一个是向量平行的基本定理.它们是构筑平面向量这一章内容的两大基石,因为有了向量的加减运算,就奠定了向量分解定理的基础,有了向量平行基本定理结合向量的分解定理就可以很自然地给出坐标的定义,从而建立基底、向量线性组合的概念,将向量与数或数对一一对应起来,达到数与形紧密结合,循序渐进地将全章的内容铺开.如何教好这两个基本知识点呢?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说:"数学上的定理,是数学需要用作自己出发点的少数思想上的规定."定理是证明数学问题的基本依据之一,是解决数学难题的基础.定理是经过数学证明确认其真实性的数学命题.由于数学定理是数学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和培养学生进行推理论证的主要题材,因此,数学定理的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一、教学中问题情景的设计在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定理都是用抽象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来描述的,但在进行数学定理的教学时,应设计适当的问题情景,促进学生对数学定理意义的理解,使学生了解定理的由来,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定理的作用等.例如,在"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教学中,向学生呈现如下问  相似文献   

15.
在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教学大纲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中,增加了平面向量的内容.   我认为,平面向量的教学必须抓住两个基本知识点,一是平面向量的加减运算及其几何表示;另一个是向量平行的基本定理.它们是构筑平面向量这一章内容的两大基石,因为有了向量的加减运算,就奠定了向量分解定理的基础,有了向量平行基本定理结合向量的分解定理就可以很自然地给出坐标的定义,从而建立基底、向量线性组合的概念,将向量与数或数对一一对应起来,达到数与形紧密结合,循序渐进地将全章的内容铺开.如何教好这两个基本知识点呢?   ……  相似文献   

16.
对普通高中数学教科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空间向量基本定理进行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材分析、教学分析及目标和重难点分析,结合向量共线定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从一维、二维角度出发,类比概括出空间向量基本定理,以空间向量基本定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7.
平面向量为中学数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向量知识、向量观点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它具有代数和几何形式的"双重身份",是数形结合的一个重要工具,是中学数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一、向量法我们学习了平面向量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的乘积、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等运算和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向量法就是利用向量的各种运算处理数学问题.在许多复杂的向量问题中,各  相似文献   

18.
定理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知识、培养和发展能力的载体.教师若能结合定理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教学,寓培养学生能力于定理教学之中,可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本文欲结合自己在立体几何中“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定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  相似文献   

19.
向量是数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工具,尤其是解决几何问题,常有独到之处.下面我们来看看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在几何中的应用.一、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  相似文献   

20.
1 基本情况 1.1 授课对象 授课班级为三星级高中的一个重点班,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好,思维比较活跃.已学习了向量的基础知识、几何运算(加法、减法、数乘)、共线定理及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具备了学习"向量的坐标表示"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