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中语文第一册日本作家壶井荣的《蒲公英》一文中依次出现这样三句话;“我回忆到自己跟着小伴们在草原上来回奔跑的儿时,也给孩子一般的小儿子,吹个茸毛给瞧瞧。”“我那个像孩子似的儿子来到我家,也和蒲公英一样的偶然。”“我怀着这种情感,和我那孩子一般的小  相似文献   

2.
儿子刚刚3周岁,但他憧憬当兵已有两年的历史。在他刚满周岁时,阎维文的一曲MTV《当兵的人》,把儿子的心牵人了神圣的绿色军营。从此以后,他总是说“我长大以后当兵”,而且无休止地讨要各式各样的玩具枪。2周岁时,儿子让外公给他扎上小皮带。戴上大盖帽,腰间斜插上一把精致的小  相似文献   

3.
儿子刚过两周岁。有一天,他把家里的玩具一件件整齐地摆放在客厅的榻榻米上。我走过去问他:“儿子,你在干什么?”不料儿子却一本正经地说:“欢迎光临,请问你要买什么?”我一下子明白了,也一本正经地说:“请问小白兔多少钱一只?”他只知道一元钱,就爽快地说:“一元钱。”我拿了  相似文献   

4.
儿子今年刚满4岁,但我对他进行良好思想品质的培养却已有两年多的“历史”了。虽然他还不懂事,但我觉得这一切应该从小、从点滴抓起,让他在潜移默化中和好的品行一起成长。为什么说我对儿子的教育方法是过时了的呢?因为我遵循了母亲和师辈二十几年前教育我们的原则。现在的孩子少了、娇了、懒了、横了,我的孩子“不赶时髦”,但是我为我的孩子拥有别的孩子所没有的东西而骄傲。爱惜粮食,关心别人我和丈夫在教子方面常常产生分歧,每当儿子将吃的东西不小心掉到地上时,丈夫随口就说:“脏了,扔掉。”这时我便将儿子拉到跟前对他讲:…  相似文献   

5.
儿子顽皮可爱,妻子常拥之入怀,亲昵地叫他“乖儿子”。一天,我下班回家,正好看见儿子独自搂着鸭宝宝玩具,一个劲儿地说“:乖儿子,乖儿子,我的好宝宝,准备吃饭了!”除了手中的鸭宝宝,他还把毛绒狗、布袋熊一起摆在了沙发上,一会儿照顾照顾这个,一会儿又拍拍那个,忙得不亦乐乎。原来,儿子是在模仿妈妈,把玩具当成自己的“乖儿子”了。看着儿子撅着嘴巴喃喃自语的可爱模样,我不禁想:何不充分利用孩子喜欢模仿的天性来实现教育的目的?或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几经考虑,我决定从培养儿子的爱心开始做起。“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心灵是一张…  相似文献   

6.
11岁的儿子动辄挑剔我的不是,每写一篇文章,他都要先抢去读,像个小大人似地发一通议论,不疼不痒,嘻嘻哈哈。可他自己的作文却“头不像头,尾不像尾”,甚至“身子”都难见。他说,这叫“苗条”作文,头小,身子细,腿长……酷着呢!你瞧,现在的小男孩出口多么张扬时尚,我们这一代人简直不明白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儿子的班主任姓陈,很年轻的一位女教师,每次接儿子都能见到她,笑脸灿若桃花。有天不一样了,陈老师那张  相似文献   

7.
有的孩子像根茎,喜欢安安静静地成长;有的孩子像花朵,喜欢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好;有的孩子像种子,随风飞扬,不受拘束,却蕴含无穷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儿子不是我瞳憬的那一型 刚结婚时,一个同事带着6岁的儿子来做客.小男孩彬彬有礼,我给他倒水,他说:"谢谢阿姨!"大人聊天,他就在一旁安静地看书.问他话,他看着你的眼睛,认真地回答.晚上,我对老公说:"真希望咱们也生个乖儿子,稳重大方、知书达礼……"  相似文献   

8.
让孩子适当地阅读一些符合其年龄的有益读物,是有好处的。开始时,我的儿子不喜欢课外阅读。一日,儿子对我说:“妈妈,我考考你,你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中刘关张分别是指谁?林教头为什么雪夜上梁山?”不等我回答,儿子就开始滔滔不绝地给我讲个不停。原来前一阵子流行收集三国卡、水浒卡,儿子不仅将卡背后的姓名、字号、攻击力等都倒背如流,而且不知什么时候还把家里书柜上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找出来看,不爱阅读课外读物的儿子变成了一个小书迷,阅读变为了“悦读”。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我的儿子已满14周岁,正在上初中二年级。前不久,他与社会上几个小青年一起以暴力手段多次抢劫,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现检察机关以抢劫罪对我的儿子提起公诉,起诉书中说抢劫数额较大,且情节恶劣,要求法院以抢劫罪追究我儿子的刑事责任。我听人说,我国新《刑法》规定对刚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追究刑事责任,责令家长严加管教,因为未成年人受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特殊保护。请问检察机关追究我儿子刑事责任的做法是否正确?对一个孩子追究刑事责任,不是毁了他的前程吗?  相似文献   

10.
从朋友家出来,已是晚上九点多了,要经过一段没有路灯的地方。朋友关切地问:“要送送吗?”我还没有说话,10岁的儿子在旁边代为回答:“不怕,有我呢!”我和朋友都笑了。“是啊,有我们的大男子汉嘛。”经过那段黑暗区,夜风吹得树梢哗哗响,我禁不住有点怕,更紧地握了握儿子的手。儿子似乎猜透了我的心事,“妈,怕什么?一切有我。”儿子的话让我想起了从前那个怕黑怕“鬼”的小男孩。由于工作的原因,儿子刚满周岁就被我们送回了老家,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直到儿子5岁,该上小学了,才接回来。实际上在儿子5岁以前,我们没有对他进…  相似文献   

11.
马莉 《生活教育》2008,(5):40-41
儿子今年八岁了,已经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在我眼里,他是个既调皮又懂事的孩子。可是在很多家长的眼里,儿子却像"明星"似的,因为不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写作能力以及交际能力都很优秀。有的同事要我把"教子经"写一写,可是我感觉并  相似文献   

12.
事实表明,我那年仅15岁的儿子在待人处事上已经很“成熟”,成熟得胜过我这个父亲。有一次,一位同学向我儿子借《少儿百科全书》,他回说被别人借去了。而接着班主任的儿子跑来问他借,他毫不犹豫地借给了他。我当时问儿子这是为何?儿子毫不掩饰地说,借给一般的同学没有什么作用,而借给班主任的儿子对自己则很有帮助。妻夸儿子聪明,说就应该这样处事。我却有一种可怕的感受。事实上,像这一类“看人行事”的世故作法,在儿子身上已经屡见不鲜。今年春节期间,一位多年不见的  相似文献   

13.
明天 《中华家教》2013,(Z1):10-11
有的孩子像根茎,喜欢安安静静地成长;有的孩子像花朵,喜欢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好;有的孩子像种子,随风飞扬,不受拘束,却蕴含无穷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儿子不是我憧憬的那一型刚结婚时,一个同事带着6岁的儿子来做客。小男孩彬彬有礼,我给他倒水,他说:"谢谢阿姨!"大人聊天,他就在一旁安静地看书。问他话,他看着你的眼睛,  相似文献   

14.
儿子上幼儿园时,我很注意开发他的创造性,培养他的创造力。我常常问孩子这样几个问题。 一、“这东西像什么?”“象什么”是幼儿最早自发表现的一种无意想象。比如,我拿出几个土豆、萝卜,让儿子  相似文献   

15.
儿子比我高了。一天,我看他打蔫,就习惯地摸摸他的头。他猛地一偏脑袋,表示不喜欢被爱抚。但我已在这一瞬的触摸中,知道他在发烧。“你病了。”我说。“噢,这感觉就是病了?我还以为我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什么药?”他问。孩子一向很少患病,居然连得病的滋味都忘了。我刚到家里专储药品的柜里找体温表,突然怔住。因为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就治了,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你都这么大了,你得学会生病。”我说。“生病还得学吗?我这不是已经病了吗?”他大吃一惊。“我的意思是你必须学会生病以后怎么办。”我说…  相似文献   

16.
不知不觉中,儿子已经10岁了。可在我眼里,他好像还是那个稚气未脱、憨态中不乏淘气的小男孩。直到今年“六一”节发生的一件事,才让我感受到孩子在成长中带给我们的烦恼。“六一”前夕,儿子曾向我提要求,想买一份礼物送给他最好的朋友亮亮。当时我想了想说:“你现在年龄还小,没有能力挣钱,表达心意的方式有许多,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份小礼物给好朋友。”儿子听了没有表态,我以为他已经接受了我的意见。六一儿童节到了。这天,孩子的奶奶像往年一样给孙子200元钱,让他自己买一些喜欢的礼物。以前,都是我们带孩子选购一些礼物,然后把剩余的钱帮他…  相似文献   

17.
2005年的夏天,我带着儿子在一片劝阻声中做了“海归”。在加拿大生活了两年,出国时还是一个小男孩儿的儿子,在这两年里迅速长大,成了一个高高大大的15岁的少年。很多朋友对我们的回国不解,因为加拿大可称作是孩子们的天堂,大多数移民过去的孩子都乐不思蜀,甚至当父母萌生回国的想法时,很多孩子都会说:“你们回去吧,我要自己呆在这里。”但我的儿子却似乎是个异类,他说他不喜欢加拿大。我看着他在那里一天天地委顿下去,最后还是做出了回国的决定。回国之后他几乎变了一个人,在国内紧张而充满压力的学习中,他竟然兴高采烈又劲头十足。我惊讶地…  相似文献   

18.
儿子八岁,平时爱看“警匪片”,特别喜欢美国影片《小鬼当家》。今年他上小学二年级,由于学校离家较远,每天上学放学都需要大人接送。平时都是妻负责这项“工作”。最近,妻要出差,临行前反复叮嘱我,一定要记住每天接送孩子,还把自己的“小灵通”留给了儿子,便于联系。开始几天我  相似文献   

19.
我的儿子已经上小学了,他仍然像上幼儿园时那么懂事、听话,很少让人操心。但近段时间我总是听他的班主任老师反映:儿子的朋友圈非常小,很少与其他孩子一起玩。此外,老师还说儿子的动作慢,平时吃午饭、写字也总是要老师催促。而且上课时,儿子的注意力总是很难集中,也不爱举手发言。“他好像有意把自己封闭了起来,总是很失落的样子,真不知道这孩子天天在想什么。”老师说。  相似文献   

20.
海浪 《中华家教》2020,(1):125-125
父子感情并不是天然的,想要有一种亲密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时时处处流露和体现自己的爱心,让孩子充分感受到那份深情的厚爱。儿子三周岁时总是一味地亲近妈妈,对经常教训他的我则敬而远之。妻子只要几分钟不在,他就要四处寻找哭闹一番。有一次,在他哭着找妈妈的时候,我对他说:“妈妈晚上不拿巧克力给你吃,爸爸给你吃好不好?”结果,我上前抱起他,这小家伙居然背过脸去拖着哭腔叫喊:“我不喜欢爸爸!”弄得我非常尴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