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受众需求不断提高,广播新闻的报道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准确、恰当地在广播新闻中运用音乐元素和技法,能让广播新闻更加细腻、形象、丰富、生动,以独特的魅力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广播新闻更好听。笔者根据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感受,谈谈在广播新闻中音乐运用的独特魅力。增强新闻的感染力,扩大传播效果靠语言传递信息的广播新闻,不仅要传播信息,而且要传播美。而音乐是  相似文献   

2.
每种新闻媒介都有其特有的优势,广播新闻的优势在于现场音响。它扬声音之特长,引听众到现场,使人闻其声如见其人。以声取胜,以音感人,其影响力和感染力是文字报道所不能及的。音响在广播新闻报道中无论是直接采用,还是作为背景衬托,只要选择恰当,都能反映事物特征,说明典型环境,生动地表现主题。因此,音响在广播新闻中起着强化信息传播效果的重要作用。本文就音响在广播新闻中的作用做一些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短新闻作为新闻报道中的一种体裁、一个类别,从新闻传播的总体看,它有自己应有的地位、作用和优势。广播短新闻在整个广播新闻节目中应占主体地位。一从新闻实践看,信息量大、受众面广,一般说新闻的效果就好。扩大新闻信息量的途径,一是多写短新闻,多发短消息;二是多写多元信息新闻,增加每条新闻的信息量。广播、电视的新闻节目,应以消息、以短新闻为主要信息载体。一个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短新闻多少,是衡量它们信息量大小的主要依据。因此我们广播新闻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新闻主体意识,让短新闻在新闻传播中唱主角。  相似文献   

4.
马瑛 《中国广播》2008,(9):57-58
提要是对广播新闻内容加以提示的简短文字,是广播新闻必不可少的“脸面”。广播新闻要先声夺人,提要就是“先声”,其在广播新闻中的传播作用显而易见。说得准确点“提”出的新闻“吆喝”得好坏,直接影响广播媒体的传播力或收听率,所以广播工作者应充分发掘提要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的特点,让其成为发挥广播媒体传播力的支点,帮助我们改善、  相似文献   

5.
“全新闻”原意为一款新闻阅读器,它囊括众多国内外知名网站的新闻,让你随时随刻了解身边的新闻。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如何让广播受众及时、便捷地获得想要的各种整合好的信息,成为广播新闻改革的方向。在全国地市级广播媒体中,荆州人民广播电台是最早一批进行新闻改革、倡导全新闻传播的媒体。  相似文献   

6.
广播诞生于上个世纪的20年代,它的主要优点是观众容易接收、传播迅速、功能多样性、感染力较强,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它已经属于一种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介.本文就如何从自身培养广播新闻编辑为出发点,分析探讨如何培养新时期广播新闻编辑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7.
快捷。一直被认为是广播新闻的最大优势。而新闻连线报道更是以声音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记者在新闻发生现场的口述把新闻信息通过电话直接传输到电台直播间播报出去,它将广播新闻的时效性推向了极致.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广播新闻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声音。可以说,新闻连线报道的出现和不断运用正是适应了广播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苏文超 《视听》2016,(6):48-49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广播新闻事业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广播媒体发展推向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面前。广播媒体要提高自身的新闻策划能力,才能够强化新闻节目的吸引力,提高广播新闻传播效果,扩大自身媒介影响力。基于此,本文期望在分析"互联网+"时代提高广播新闻策划能力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找到提升广播新闻策划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信息发展越来越迅速,新闻作为信息时代流动的血脉,与人们的生活、工作等息息相关。广播新闻节目是新闻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具有庞大的收听人群,传统的广播新闻以收音机为主,而现在网络广播弥补了传统广播新闻不可视化的空缺。在广播新闻节目采访与制作过程中,只有掌握一定的技巧,把握新闻采访与制作的精髓,才能将更加完美、真实的新闻传播给人们。本文就分析广播新闻节目采访与制作的技巧,探讨采访与制作广播新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供有关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序撞 《中国广播》2013,(10):29-32
随着网络广播的不断发展,传统广播媒体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逐渐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美国之音网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广播网站,它的构建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文通过概括美国之音英文网站在内容构建、版面布局、网页元素使用等方面的特点,深入分析这些特点对新闻信息传播的作用,藉此启示国内外同行,以期丰富和提高我国新闻网站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广播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它的传播媒介是声音,诉诸于人的听觉,是为耳朵而存在的,这是广播媒介的本体。它是一种经过放大、提升的人际之间的口耳传播。因此,广播改革应该回归广播本体,从单向灌输模式到平等的互动模式,从一人独自到对话讨论,从书面雅言回归大众口语。广播新闻回归广播本体就是要把新闻“说”出来。 主持人说新闻 珠江模式的主持人大板块直播节目改革,改播音员为主持人,变播为说,曾经如一夜春风,为广播带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而新闻节目作为最后一块禁地。却依然“春风不度玉门关”。  相似文献   

12.
广播是以声音为媒介的信息传播工具,转瞬即逝和不可逆性是其天生的弱点。电视有画面,报纸有图片,广播新闻相对于其他媒体新闻,无画面是明显的劣势,这直接影响了广播新闻的收听效果。那么,广播新闻在报道中能否产生“视觉画面”做到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王燕 《河北广播》2009,(5):70-72
新闻受众心理是泛报刊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在接收新闻信息时的心理活动。新闻信息传播出去能否使受众接受,得到受众的认同和赞赏,可以说是检验新闻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从传播学上讲,新闻是一种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它除了要遵循真实、客观、公正、全面、迅速的原则之外,还必须遵循客观的新闻传播心理规律。作为新闻从业者,认真研究受众的接受心理对采写优秀的稿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张雷 《中国传媒科技》2012,(24):173-174
广播新闻编辑在整个新闻传播当中处于重要地位,是搜集信息,整合新闻,发布广播,反馈效果的关键角色。新闻节目是广播电台的发展基础,是所有节目的重中之重,是广播电台的支柱节目。广播新闻编辑想要提高工作效果就要完善本职工作,重视发展多样性的编辑技巧,多制作精品节目,满足观众需求。本文旨在探究新环境下广播新闻编辑工作的提升要点,分析其中编辑人员的素质作用及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5.
深度报道既要有深度——深入新闻事实内部,揭示新闻事实的含义;又要有广度——详尽报道有关新闻事实的一切情况。鉴于媒体传播特点和受众接受特点,深度报道一直是纸质媒体的强项,广播新闻能不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呢?回答是肯定的。在本质特征上,广播深度报道与纸质媒介的深度报道没有大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在于,广播深度报道类节目要遵循广播的符号规律以及广播听众的信息接受习惯。广播因为其以单一声音为介质,是一种线性传播,具有转瞬即逝,不易保存等局限性,听众稍不留神就容易听不懂听不清;广播还具有听觉信息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听众产生理解偏差。因此,广播一般被认为主要是承担"告知"新闻的功能,优势在于时效性强,收听灵活,广播新闻一般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如果新闻篇幅过长,就会使人厌倦,产生理解困难。从这些方面来讲,广播似乎只适合做"快餐"而不能做"大餐"。实际上,  相似文献   

16.
广播新闻是通过声音符号传播新闻的,长期以来,追求其可听性是广大广播新闻工作者的目标。众所周知,广播新闻具有传播迅速、通俗易懂等优势,但其线形的传播方式也造成广播新闻一个最大的缺点即稍纵即逝,如何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最有效的传播?让广播新闻不仅可听。而且  相似文献   

17.
对改进广播连续报道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立肃 《新闻界》2001,(4):18-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对其功能作用充满想象力和富有创造力的开掘,使得互联网以超乎寻常的速度由信息传播工具演进为一种媒体形态。它直接催生了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向前的变革性发展,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极大的拓展,受众所关注的不仅是新闻事实的最新报道,还热切渴望迅速了解事实发展的深层背景和发展态势等等“新闻背景后的新闻”。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连续报道历来是广播新闻报道的重型武器。但是近几年它却发展缓慢,优秀作品更是寥寥无几。以1999年中国广播新闻奖评选为例,…  相似文献   

18.
新兴媒体传播的快速和便捷,为广播媒体的低成本运作提供了可能,也使得一些广播人变懒了。他们严重依赖互联网,不深入现场,一味地在网上扒新闻和找素材,特别是非新闻类专业广播频率,更是将互联网作为其生存的根本,几乎90%以上的节目素材,都依赖于互联网。一家媒体失去了为受众提供大量真实、及时的信息这一基本功能,其舆论引导力的下降也就成为必然了。  相似文献   

19.
董美 《中国广播》2009,(5):63-65
广播作为借助声音传播信息的媒介,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广播日渐出现了它的局限性,面对信息爆炸和新媒体的崛起,现代广播无论是对新闻本身还是编辑必须赋予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方英 《新闻世界》2017,(1):22-24
广播新闻连线,是有效运用数字技术实现广播优势传播的报道形式,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广播直播节目中。探讨记者做好广播新闻连线的技巧,不仅有助于吸引听众、优化传播效果,也有利于提升广播新闻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