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设想的练习,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使学生富有极大的学习兴趣和想象能力。例如:67×58=3886按计算法则计算我设想的练习(1)一步:被乘数个位7,乘数个位上8,相乘得56,被乘数十位上6,乘数十位上5,相乘得3O。(2)二步:乘数十位上的5与被乘数个位上的7相乘得35,被乘数十位上的6与乘数个位上的8相乘得48。(3)三步:整理出积。我设想的练习第一步这样计算:一次定位取值。定位,初步推出积一定是几位数——积是4位数;取值在什么数以上——这个积在3O56以上才正确。倘若计算积的结果低于这个数就是计算…  相似文献   

2.
验算是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重要手段。乘法的验算,学生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交换因数位置再乘一遍,看结果是否相同;另一种是用积除以因数,看结果是否等于另一个因数。这两种验算方法有一定局限性。例如,我教六年制第六册“乘数是  相似文献   

3.
1.展示目标 ,引导转化师 :被乘数和乘数都是小数 ,我们不能直接计算 ,但能不能像上节课计算6.5×5那样 ,先把小数转化成整数 ,再按整数乘法计算呢?2.尝试转化 ,明确算理师 :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 :6.5×0.5 ,互相讨论、研究。师 :被乘数、乘数都转化成整数 ,各扩大了多少倍?被乘数和乘数扩大的倍数与积扩大的倍数有什么联系?怎样才能使乘得的积不变?生1 :6.5扩大10倍是65 ,0.5扩大10倍是5,65×5的积是325 ,要得到原来的积缩小100倍是3.25。生2 :被乘数和乘数各扩大10倍 ,乘积就扩大100倍 …  相似文献   

4.
一年级一填空。 1。(),10个一是(), 100里有( 10个十是)个一。 2.76这个数,丁在()位,表示 ()个();6在()位,表示 ()个() 3.40这个数,十位上的数字是(),表示()个();个位上的数字是 (),表示()个()。 4.一个数,十位的数字是8,个位上的数字是7,这个数是()。 5. 2X5二]0被乘数是(),乘数是(),积是();表示()个()连加,和是()。 6.用口诀“四五二十”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7 .2尺5寸=()寸4斤2两=()两8角一()分二、看图写算式。 1.在图上表示22减7--—争)10 203)一( O OO )=()0 0000 00 00加法算式:乘法算式:除法算式:读下面的题,先列式然后用图表…  相似文献   

5.
一、激趣导入师 :同学们 ,我们来做个编题游戏 ,好吗 ?(投影出示几个数字 :3、5、8、2、0、0、6、4)师 :这里有8个数字 ,请你任选其中的6个 ,编成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算式 ,看谁编得又多又快。学生编题 ,教师板演。①236×584②826×405③358×264④206×804⑤582×604⑥350×820师 :谁能根据乘数的不同 ,给这几道算式分类 ?生 :①③题为一类 ;②④⑤题为一类 ;⑥题为一类。师 :你能讲一下这样分的理由吗 ?生 :第一类乘数中没有0,第二类乘数中间有0,第三类乘数末尾有0。师 :这几类中 ,哪一…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能用乘法的验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率。二、教学重点: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多少个“十”的理由及乘得的部分积在竖式中如何书写。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我校进行了"同一课题,不同设计"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执教《小数乘整数》这一课题的两位老师对"积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这一环节的处理,引发了笔者的思考。教学片断:学生观察例题中两道算式(0.8×3=2.4,2.35×3=7.05),猜测: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教师甲——师:这个猜测正确吗?请同学们用计算器计算出这几道题的积,再观察积与因数的小数位数,验证我们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9页例6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2.通过联系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进行计算,让学生喜欢数学。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迁移类推等能力。教学过程:一、课前口算活动,感悟口算技巧1.师出示第一组口算题:0.2×0.5,2×0.05。(学生口答)师:能不能说出道理来?生:0.2×0.5,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是两位小数;2×0.05,整数乘两位小数,积也是两位小数。2.师出示第二组口算题:0.27-0.2,0.27-0.02。(学生口答)师:这两道题有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9.
题目刘林在计算一道多位数乘法时,把被乘数十位上的5看成了8,算出的结果是83568;张明在做这道题目时,把被乘数百位上的4看成了2,算出的结果是78048。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分析与解答不少同学读过这道题目后,都觉得虽然题目的条件看上去好像很“具体”,但是,它太“散”了,不知该从何处着手才好解答。其实,解答这道题的突破口就在刘林和张明两人所得到的“乘积”上。刘林“把被乘数十位上的5看成了8,比原来大了30(80-50),他所得到的结果就一定比原来的正确答案多出了30个“乘数”;而张明“把被乘数百位上的4看成了2”,比原来小了200(400-200)…  相似文献   

10.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页的思考题如下:用1、2、3、4、5这5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要使乘积最大,应该是哪两个数?要使乘积最小呢?换五个数字再试一试。笔者刚开始是这样教学的:师:怎样来确定积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第八册〕1在下面的乘法算式中,1到9这九个数字各出现一次。你能填出□里的数字吗?(第67页)□×1□□□=□□52分析与解答:由题中乘式的积的末尾两位数为52,可知此积一定能被4整除,故知被乘数□里填4。因为8或3与4相乘积的末尾是2,所以乘数个位...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听课中发现 ,有的学生在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出现了两种错误 :其一 ,乘数12去乘被乘数23时 ,十位上1去乘被乘数个位上的3 ,所得的积“3” ,不是跟十位数对齐 ,而是与个位数对齐写在个位上 ,乘被乘数十位上的2 ,所得的积“2” ,也就写在了十位上。其计算结果是 :第一次部分积46加上第二次部分积23得69 ;其二 ,第一次部分积是先用乘数个位上的2乘被乘数个位上的3 ,得“6” ,写在个位上 ,再用乘数十位上的1去乘被乘数十位上的2 ,得“2” ,写在十位上 ,得部分积26。第二次部分积“23”对位正确 ,其计算结…  相似文献   

13.
教材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教学重点、难点 在现实背景中抽象出8、9 的数概念,形成相应的数感。正 确的书写8和9。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师:我们学过哪些数字? 生:我们学过0、1、2、3、4、5、 6、7。 师:老师带来了两位新的数 字朋友,你们看看它们是谁。 (CAI演示:数字8、9伴随着 音乐声跳出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8 和9。(板书课题。) (CAI演示:数字8、9说话: “植树可以美化环境,今天就和 我们一起到美丽的植物园看看 吧!等会儿我们就藏在植物园 里,看你们能不能把我们数出  相似文献   

14.
正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9页有这样一个思考题:"用1、2、3、4、5这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要使乘积最大,应该是哪两个数?要使乘积最小呢?换五个数字再试一试。"刚开始,我按《教师教学用书》上的方法进行指导:要使两个数的乘积最大,那么两个乘数最高位应该分别是4和5,而三位数的十位应该是3或2;因为3×53×4,2×52×4,所以两位数十位上应该是5,三位数的百位上应该是4;又因为43×5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案例1: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数除法》我校一位教师教学《整理与练习》第5题:花果林场有桃园3/8公顷,占果园总面积的1/4,果园的总面积有多少公顷?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第5题要求果园的总面积有多少公顷?你是怎样列式的?结果是多少?(学生计算后,举手踊跃。)生:设果园的总面积为x公顷。1/4x=3/8 x=3/2师:同她解法一样的同学有哪些?(大约有5、6人举手)  相似文献   

16.
案例一、教师出题学生做学生任意报一个两位数,由教师组成“数字列车”。学生:(1)28,教师:28→16(2)15,15→5(3)87,87→56师:请仔细观察,第一节“数字车厢”和第二节“数字车厢”,这里有一个秘密,哪位同学能发现这个秘密?同桌可以交流一下。(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很快都举起了手。)生:我发现前一节“数字车厢”中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就是后一节“车厢”中的数:2×8=16,1×5=5,8×7=56。师:你们同意吗?同学们真聪明!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开火车”的游戏好吗?要求:开数字列车,老师说前一节“车厢”,学生马上说出后一节“车厢…  相似文献   

17.
乘数是一位数的珠算乘法是多位數珠算乘法的基础虼?教好乘数是一位数的珠算乘法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乘数是一位数的珠算乘法,多觉得非抓住三个关鍵不可,这就是:①正确熟练的珠算加法;②被乘数与积的定位;③口訣的运用。下面就这三方面分別谈谈我的看法和做法。(一)加法是乘法的基础。譬如“78×7”这道題,如果学生对于加9和加1的知识和技能沒有掌握的话,那么在被乘数个位“8”与乘数“7”相乘得“56”后,第二步被乘数十位“7”与乘数相乘得“49”(490)时,其中“9”(90)的打法就一定成問題了;反之,如果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加法的话,就能自如地运用“九上四去五进一”和“一下五去四”这两句口訣去处理这个“9”(90)了。基于上述原因,我在教乘法之前,十分重視加  相似文献   

18.
直觉思维是一种整体性的、粗线条的、简约的、跃进式的思维。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现仅就选择题教学谈一谈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一些体会。 (一) 通过比较,启发直觉思维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寻求直觉思维的解题思路。 [例1] 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24.3×8.17=( ) A 1985.31,B 198.531,C 198.532,D 19.85331。师生共同总结出三条解题思路:①按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求积得解。②由被乘数24.3和乘数8.17确定积是三位小数,否定A和D;再由被乘数和乘数最后一位数相乘是3×7=21,它们的积的最后一位是1,进而否定C,而确定B。③由积的最后一位是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生成:在情景中引发需要师:叶老师的家温馨而舒适,这是他家的建筑平面图。你能帮老师计算一下每个房间的占地面积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生1:我来算书房的面积:2×2=4平方米。生2:厨房的面积是2.7×2=5.4平方米。先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因为2.7中有一位小数,所以积中也有一位小数。生3:客厅的面积是4.2×4=16.8平方米。因数4.2是一位小数,所以,积也是一位小数。(三位学生发言后,教室里出现了冷场,学生对卧室面积的计算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师:真不错!那么,有没有同学能计算卧室的面积呢?生4:卧室的长是3.6米,宽是2.4米,它们都是小数,…  相似文献   

20.
将两位数至六位数乘法一步直接计算出乘积,可以极大提升计算的效率.笔者现将研究成果演示如下: 一、特殊情况和确定条件下,两位数乘法一步计算出答案 (1)当被乘数和乘数十位数相同,个位数相加之和为10时,可直接写出答案.步骤:①个位数与个位数相乘之积写后边;②(被乘数十位数+1)×乘数十位数之积写前边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