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种神奇     
她觉得自己很可伶. 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她在心里茫然地问,女儿为什么会这样?我究竟犯了什么错,老天要这么对我?当女儿出生后不久,医生就告诉她,孩子患了先天性耳蜗丧失,估计是不能再听到声音了.医生的话犹如一道惊雷,震得她几乎昏厥过去.难道女儿一出生就要被剥夺聆听世上声音的权利吗?她抱着女儿不停地哭泣.  相似文献   

2.
刚回到家,女儿就问我:“妈妈,为什么你不是我们幼儿园的老师?”我说:“为什么忽然想起让妈妈当老师呢?”“妈妈,你不知道,月月的妈妈是老师,她妈妈每天都来看她,给她送好吃的东西。而且,月月与我们玩玩具的时候,总要我们让她,如果谁不让着她,她就会警告我们:我妈妈是老师,我妈妈会帮我的。”带着羡慕、委屈的神情,女儿开始诉说她想让我当幼儿园老师的一大堆理由……确实,幼儿园的老师也是凡人,与普通人一样,她同样担任着教师、母亲、妻子等多重角色。老师去探望自己的孩子无可厚非,天经地义。但是,过多关注、照顾自己的孩子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问:我女儿妮妮今年刚上幼儿园,别的都好,就是做事磨蹭。每天早上,我要费很大劲才能让她起床,然后帮她刷牙、洗脸、扎小辫,喂她吃早饭。平时吃饭时她一口饭在嘴里怎么也咽不下去。每天我就是不停地跟她说“快点、快点”,还骂过打过她,但似乎都不见效。我女儿到底怎么了?一位头痛的妈妈”答:许多爸爸妈妈或许都有过同样的烦恼:一家人时常在“磨蹭”中浪费时间,爸爸妈妈磨破了嘴皮,在一声声“快点、快点”中变得唠叨起来。的确,在现实生活中,爱磨蹭的孩子还是很常见的,而且屡教不改。那么孩子为什么会磨蹭呢?孩子磨蹭原因分析有些孩子无论在什…  相似文献   

4.
做家长的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家孩子当着别人的面对自己有不恭敬的言行,那会让人非常尴尬.可是,自从女儿六岁以后就有了这种倾向,且屡禁不止,这一度令我头痛不已. 尴尬境地:女儿人前让我难堪 记得第一次发生这样的情况,是2012年春节回老家时,当着不常见面的奶奶,女儿用脚不停地踢打我玩.知道当面训斥孩子会让老人不爽,我就没有说她;当时我也以为她是偶尔为之,不足为意. 不料此类事情后来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女儿不仅当着和我们有着密切关系的人时是这样,而且有时候在街上、公交车上、公园里等公共场合也会这样.例如,坐公交车时,有次女儿在打盹,我提醒她该下车了,她却生气地大声嚷着:“你干嘛吵醒我?”在别人的注视下,我淡定地带她下了车.之后问她为什么,她说就是被吵醒了心烦,没有别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首先,我肯定了孩子关心妈妈的行为,允许孩子将饼干带回去,并请孩子回去问妈妈:妈妈喜欢她这样做吗?为什么?我想孩子的妈妈一定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将饼干吃完。通过母亲的角色来教育孩子,孩子在情感上易于接受。然后,我再发给孩子饼干让她吃完,这样不会因为饥饿而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当然这种办法只能暂时一用,是缓兵之计。要想达到好的教育效果,关键是要让孩子懂得爱妈妈的方  相似文献   

6.
黄淑文 《生活教育》2014,(13):32-33
正有一天女儿放学回家,居然跟我说,她的同学很羡慕,希望可以当我们家的小孩,又自由又开心。我反问女儿:"你呢?如果有来生,你还要不要再当妈妈的孩子?"女儿调皮地扑向我,哈哈大笑说:"下辈子当然还要当妈妈的女儿啊!因为妈妈总是听我说而不是要我听妈妈的话。"你给出的爱,孩子了解吗?我想,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为什么有些父母给出的爱却让孩子拒于千里之外呢?有些父母是不是急于给出自己想给的,而忘记聆听孩子真正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教育问与答     
《父母必读》2008,(4):118-119
太"娇气"Q女儿3岁半,最近我发现她越来越娇气了,在幼儿园里,老师才说了一句:"你知道错了吗?"她马上放声大哭,还不停地叫着妈妈、妈妈。在家里也是,轻轻批评她一句,就赖在地上发脾气。现在的孩子怎么心理承受能力这么差?  相似文献   

8.
一天下午,我从幼儿园接5岁的女儿回家,就听到女儿说:“妈妈,我们班上好多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给老师送月饼了。”我反问女儿:“他们为什么要送月饼给老师呢?”女儿不假思索地说:“马上要过中秋节了,中秋节都要吃月饼。”我试探着问女儿对这个问题怎么想。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妈妈,我也想给老师送月饼。”听了女儿的话,我心里很不平静。孩子对老师有感情,想给老师送月饼的想法是无可非议的,何况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有那么多家长都给老师送了月饼。那么,是答应孩子的要求去送月饼呢,还是就这件事让她多明白一些道理?我思考再三,从真正关心和爱护孩子的角度  相似文献   

9.
我的女儿贝贝经常做一些在成年人看来是匪夷所思的事。比如,姥姥给的酸奶她不吃,可是一转身却看到她趴在地上舔吃剩的空酸奶瓶子,让人哭笑不得;有一段时间,贝贝沉迷于玩冲水马桶,喜欢不停地冲水,后来被她爸爸抓住——她在用马桶里的水洗脸……儿子宝儿好一点儿,不会做这些无聊事,可是他会不停地要求妈妈讲同样的一个故事,或者不停  相似文献   

10.
琳琳所在的幼儿园真不错,老师会想出办法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能力。这不,在母亲节这天,我收到了老师帮她做的礼物:打开精美的包装纸,露出了一个手工做的小鸭子,一只很不错的小鸭子。我弯下腰抚摸女儿的头,对她说:做得真好,谢谢你送我礼物……“慢着,”孩子伸出手小,指着小鸭子的底部,说:这上面还有我的祝福呢,老师让我们自己说,她帮我写上的。哦?我饶有兴趣地将小鸭子翻转过来,看到了这样一行字:“祝妈妈每天早上不生气。”这算什么祝福?我问她:你为什么要祝妈妈早上不生气?琳琳的回答令我很吃惊。她说:“如果早上生气,会难过一天;如果晚上…  相似文献   

11.
吴瑾 《语文天地》2016,(6):74-75
有一根"魔杖",特有魔力,哪个孩子一旦被它点中,就会变得爱学习、爱读书。这根"魔杖"是什么?谁能有幸被它点中?让笔者从身边的三个孩子说起,听听三位孩子父母的心声。一、课外阅读的有关案例以及反思小怡妈妈:上五年级后的语文成绩退步了,以前经常考优秀的,现在只能达到良好,作文分总扣许多,这可怎么办?暑期是否该让她参加写作班去了?莹莹妈妈:都说多看书写作好,我女儿为什么还是写不好作文呢?我可是经常让她看《新日记起步》《金  相似文献   

12.
童言趣语     
落叶泪——让我告诉你苹果树为什么会落叶……—一我知道,树妈妈很伤心才会落叶的。——为什么?——她的孩子全让我们吃了。 (颜培好)  相似文献   

13.
离园时间到了,一位家长拉着女儿急匆匆地返回学校,看见我之后,和我打了声招呼,并顺便向我说了又来校的原委:原来是她的女儿放学回到家之后,一直哭个不停,问其原因是女儿没轮到去比赛,非吵着现在来和老师说说,能不能也让她参加比赛。哦,我想起来了,最近学校要举行庆六一的文艺汇演,每班要选出几个孩子排练节目。我看了看孩子,小家伙的眼中隐隐还留着泪痕。我刚想说些什么,只听孩子的妈妈还在说:“我女儿特别爱唱爱跳,前几天,我刚刚给她买了架电子琴……”正说着,孩子的老师经过,她妈妈话还没说完,就拉着女儿的手立即追了上去。只见她们谈了好…  相似文献   

14.
洪玲 《宁夏教育》2010,(7):155-156
当妈妈这十年多来,我有一个很深的感悟:如果我们平常不停地唠叨孩子,孩子的耳朵就会关闭起来。所以我告诉女儿:“每一件事情,我都只讲一次。你不要让妈妈像是录音机,不断地重复播放。”  相似文献   

15.
为了让女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暑假里我经常带孩子上幼儿园玩,让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了解幼儿园的生活,熟悉幼儿园里的老师。在我的熏陶之下,孩子对幼儿园非常向往,经常问:“妈妈,幼儿园什么时候开学?”每当此时,我总为我的做法感到得意洋洋。有一天,突然朋友问我:“你女儿不想上幼儿园了?”“谁说的?”“我刚才问她的。她说:‘宝宝不想上幼儿园。’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不听话、不吃饭的小朋友幼儿园老师是不喜欢的。我就不去!’”我听后惊呆了。这不是我平时对女儿说的吗?没想到女儿小小年纪还记得挺牢的。朋友继续问女儿:“你是听话…  相似文献   

16.
皮维忠 《初中生》2005,(19):18-21
这是个天生ABO血型不符的孩子,名叫单娜.身为军医的妈妈生下她后,发现她的骨质比正常孩子的要软,身体素质特差.最后检查,是患了佝偻病.因为身体的缘故,她从生下来起,每晚都不停地哭闹,一直持续到两岁她的病痊愈后才不闹了.在这期间,她家的保姆一个接一个地换,数起来都相当于一个排了.很多没去过她家的人不明白,为什么妈妈是这么善解人意的一个人,她家的保姆却总是呆不长?后来才明白是这样的原因.为了女儿,妈妈可真是付出太多,太多.  相似文献   

17.
女儿汀汀已升入大班,10以内的加减算得又快又准,一次,我出了一道答案超出10的加法题,女儿算错了,我对她说:“你再想一想。”女儿想了一会儿,抬起头慎重地对我说:“妈妈,我真的不会,我是很笨的。”听了女儿的话,我震惊了,孩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自卑,我马上安慰她说:“不是的,在妈妈心目中你是最聪明的。”为了鼓励她,我和她一起用实物操作演示,不一会儿,女儿终于算出了正确的答案。之后,我责问自己,什么原因导致女儿的自卑心理?经过反省,有以下原因:1.急于求成。女儿做错了题,我刚开始还比较有耐心,但几次讲解女儿还…  相似文献   

18.
早做准备     
女儿第一天去幼儿园。黄昏时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去幼儿园。虽然早晨送时,她高高兴兴地跟着老师进了教室,可是,当一切的新鲜感消失后,女儿会不会哭闹起来?会不会不吃饭、不睡觉让老师操心呢?就这样,我揣着这一整天的担心走进了她的教室。“妈妈好。”女儿奔跑着扑到我的怀里。听着女儿甜甜的叫声,看着她满脸绽开的笑容,一颗高悬的心落了地。这时老师走过来对我说:“孩子表现很好,一声没哭,总爱笑,跟小朋友玩得也很好。看到别的小朋友哭,她拿小手绢帮着擦眼泪,还安慰人家:‘别哭了,你看我都不哭。晚上妈妈就来接了。’她…  相似文献   

19.
肖梅 《家庭教育》2000,(10):20-21
主持:在给孩子吃零食这件事上,两位妈妈碰到了教养问题。一位妈妈说:我不随便给女儿吃零食(我自己也很少吃),一方面多吃对身体没好处,另一方面我觉得女孩子嘴馋不好。当然从健康考虑,偶尔也给她买些干果、海苔、肉干等,巧克力和膨化食品则基本禁止,而用VC糖和钙片取代。原以为女儿会有好的行为习惯,没想到,一次在朋友家做客,女儿像是几百年没见过糖一样,眼睛盯着糖果盒,手不停地拿糖往嘴里塞,我又尴尬又难过,不禁反省,限制孩子吃零食,难道错了吗?  相似文献   

20.
多问一句     
高嵩 《教育文汇》2014,(10):24-24
台湾女作家张晓风说过这样一段经历:一天晚上临睡前,女儿对她说:“我最喜欢的就是台风。”这话让张晓风很生气。要知道,每刮一次台风,有多少房屋会被吹塌!但孩子毕竟还小,她便尽力压住性子问:“为什么呢?”女儿答道:“因为有一次刮台风的时候,我拿着蜡烛在屋里走来走去,妈妈说我像个天使。”妈妈只是多问了一句,才发现女儿不是在瞎说,她的心原来是那么纯净!妈妈如果少问一句,不是错怪了孩子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