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确对待和尽快消除疲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疲劳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后出现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也就是机体超过正常运动而严主的暂时性的生理机能减退现象,是运动员为了提高运动成绩而进(亏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时所引起的不可避免的身体机能的变化。在运动训练中大家统称为疲劳反应。“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这是教练员们常说的一句话,所以产主疲劳是训练的正常反应,不必担心,更不可怕。对于疲劳,有的教练员认为:“疲劳是检查训练效果的一个标志。”训练和恢复是一个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而恢复过程的性质既可以促进运动能亢的提高,也可引起运和能亢的下降。所以消除疲劳…  相似文献   

2.
生理学把反应时看作是神经细胞的兴奋状态和神经系统灵活性的一个指标。在体育运动中,反应时对许多竞赛项目的成绩有重要影响,并在运动员选材、训练水平的评价,以及运动中神经肌肉机能状态(如疲劳程度)的评价上被作为一项客观指标而广泛采用。同时,反应时亦是运动心理学研究所需要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有一定强度的长跑运动中,跑步者会出现一种非常难受的感觉:呼吸困难,胸闷气急,心率剧增,肌肉无力,动作协调性下降,这种现象在运动生理学上称“极点”。出现“极点”时可用以下方法度过: 一、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在长跑训练和比赛中,应注意加强对运动员的意志培养。对于运动员来说,为使耐力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应该不怕疲劳,当“极点”出现后,不应停止运动,而要靠毅力坚持  相似文献   

4.
运动训练本身是训练-疲劳-恢复周而复始的过程。人在运动时,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的水平上,或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肌肉持久重复收缩而使工作能力下降的现象被称为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疲劳是一种外周性疲劳,它包括除神经系统外各器官在疲劳时的变化。可以认  相似文献   

5.
疲劳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训练场上有这么一句口头禅;“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显然,疲劳是运动训练提高身体机能的一个重要条件;然而另一方面,在比赛中,如何充分挖掘身体机能潜力,推迟、延缓以至于防止疲劳的发生又是提  相似文献   

6.
1.竞技体操训练中出现的疲劳1.1竞技体操运动性疲劳的概念1982年在美国举行的第5届国际运动医学生物化学会议上对疲劳的定义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而导致机体运动能力下降的现象”。据此体操运动员的疲劳定义理解为:在体操训练或比赛达到一定程度后,运动员本身各组织器官及全身机能暂时下降的一种身体状态,也是机体自身正常的一种保护性抑制。  相似文献   

7.
1.柔道运动训练中的疲劳1.1疲劳的定义学术界对疲劳的定义是: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的反应。训练要求的提高会产生疲劳,只有把疲劳和恢复过程作为一个整体,作为运动训练的一个过程,在训练计划中作好安排,从各方面来加速疲劳消除,提高恢复的效果.使训练对身体的影响在新的水平上获得适应性提高,才能更快地完成训练任务。  相似文献   

8.
提高抗“疲劳”能力的几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理学理论来看,“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在某一特定强度”,称之为“疲劳”。以下介绍几种帮助运动员提高抗“疲劳”能力的方法。 1 提高生理机能适应能力,延缓疲劳的产生 有些运动员在比赛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后劲不足,这是生理机能适应能力差的表现。而一些生理机能适应能力强的优秀运动员,训练或比赛时,心率、血压变化比常人稳定,心输出量较大,肺活量、最大肺通气量和最大摄氧量明显增加,从而提高了人体有氧工作能力,出现机能“节省化”。所以说,提高生理机能的适应能力,能使运动员承受最大负荷和最大强度的训练(或比赛),加强机体抗疲劳的功能,延缓疲劳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疲劳是机体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过程。一九八二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化会议对疲劳概念作了统一,即: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在体育运动实践中,人们只有充分认识疲劳的本质,才能更为有效地预防和延续疲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运动技术水平。目前的认识包括两大方面:①就疲劳发生的部位而言,有中枢疲劳,神  相似文献   

10.
1前言人体在进行运动训练时,其机体必然产生运动性疲劳,通过对运动疲劳的机制研究,能够找到消除的最佳方法。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对运动疲劳产生机制研究主要是从生理和生化的方面进行。本文就运动性疲劳中躯体性疲劳的生化机制研究成果作一简要综述。2运动性疲劳的定义自1880年莫索(Mosso)研究人类的疲劳开始,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了。许多著名学者从多种视角采用不同手段广泛研究疲劳,并先后给疲劳不同的概念。在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1982年)上,对疲劳的概念取得了统一认识,即疲劳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或不…  相似文献   

11.
足球运动是一项激烈对抗性的体育运动,其激烈,主要体现在比赛的时间长、场地大、比赛中运动员之间拼抢时的身体接触等。现代足球运动作为男子竞赛项目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正规的女子足球运动则是近年才兴起的。过去,由于人们在女子的生理特点与足球运动的关系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一些比较保守的看法,所以足球运动长期被视为女子运动的“禁区”。但是,近年来随着各项体育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运动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女子的运动能力及其生理机能有了新的认识,对女子到底能否适应足球运动  相似文献   

12.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会出现负荷超出机体承受能力的状况,使得机体的生理机能出现暂时减退的现象,是运动疲劳的特征之一.运动过程中经常出现运动疲劳的现象,因而对运动性疲劳的生物标志物进行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对运动疲劳的生物标志物及运动疲劳标志物在运动疲劳中的作用进行综述.研究表明,机体中的能源物质、代谢产物、血液中的生化指标、中枢神经递质、自由基、尿液、唾液等都是与运动疲劳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能源物质是最早研究并公认的运动疲劳生物标志物,对于能量物质与运动疲劳之间关系已经有了较全面的认识;血液、尿液中的生物标志物是目前常用的检测指标;代谢产物和自由基的累积对机体有害,是衡量运动疲劳损伤的重要生物标志物;研究人员逐渐的关注到了中枢神经递质在运动疲劳中的重要作用,是目前运动疲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热点之一.唾液是刚刚兴起的运动疲劳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指标,由于其检测的方便性与快捷性,被认为是很有潜力的运动疲劳生物标志物.今后的研究应该进一步验证生物标志物和运动疲劳之间的关系,同时进一步发挥生物标志物在运动疲劳评价以及运动疲劳恢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体育运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在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中产生运动疲劳是身体运动到一定程度从而引起组织器官机能下降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然而当运动负荷超过人体的机能承载能力时,就会让人呼吸变得急促、肌肉酸痛、反应迟钝,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恢复才能继续运动,所以如何消除疲劳感是体育训练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该文对体育运动训练中常见的疲劳类型和判断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帮助消除疲劳感和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4.
花粉含有丰富蛋白质、21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多种维生素、100多种活性酶、20多种常量和微量元素以及核酸、胡罗卜素、黄酮素、生长素、抗菌素等。在国际上它被称为“完全营养素”(perfect food),是一种天然的保健营养品,具有调节生理机能,促进新陈代谢、抗衰老、增活力等多种效果。国外许多运动员在平时训练和比赛前吃花粉,藉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提高运动成绩。但是在国内,把花粉作为运动员的保健营养品进行研究的公开报导不多。本实验旨在对运动员服用花粉前后,观察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并结合运动员的自我感觉情况,探讨花粉的免疫功能及对运动员所起的作用,为运动保健营养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运动员高原训练可行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提高运动员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的训练方法,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与关注,对其的研究也不断深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高原训练方法的科学化,高原训练成效更加显著,参与高原训练的国家、项目和人数越来越多。但高原低氧环境给人体机能带来有利影响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效应,只有充分、全面了解高原训练的影响,才能真正掌握高原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6.
浅析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消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性疲劳足运动能力和身体机能暂时下降的现象,是运动进行到一定阶段必须出现的生理变化,是训练效果的具体表现。人体只有经过一定程度的疲劳,才能获得超量恢复,机能得到提高。研究消除疲劳的方法有利于运动后尽快地恢复体力。  相似文献   

17.
速滑运动是一项集速度、耐力、力量、技术为一体的竞技运动项目,训练监控是速滑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的重要手段.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结合速度滑冰的项目特征,对速滑运动员常用的生理生化训练监控指标进行分析总结,为速滑教练员全面掌握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训练强度、疲劳恢复、机能状态等提供参考,进而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计划,不断提高速滑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对当前划船运动的项目属性,以及运动员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特征的若干观点,阐述了对划船运动员体能特征的新的认识,提出了培养划船运动员磷酸原代谢能力、有氧代谢能力和糖酵解代谢能力的几种训练方法,为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运动训练是疲劳一恢复一再疲劳一再恢复过程,运动员机能水平的提高是由训练导致适度疲劳,并加以合理恢复后,人体机能状态在新的水平上获得适应的结果。随着运动技术、战术水平不断提高,恢复放松练习越来越被重视,采用科学的放松手段,促进机体快速、合理恢复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女游泳运动员的月经与参加比赛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一直是现代游泳项目的科学训练和运动竞赛中人们所关切的重要课题,国内外学者、教练员及科研人员对此均有不少论述,但看法各异。洪泰田(1982年)用心电图、血红蛋白的计数和心率指标对53名从事体育的学生测定后认为:“月经期运动能力较低,抗病力弱,不易承受大运动量训练而易生病”。特拉文博士(1983年)指出“月经期运动员身体机能发生很大变化,教练员要特别注意这个时期的训练”。两位学者认定从生理角度看,经期对训练和比赛是不利的。刘筱英(1981年)综合了国内外30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