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哲学方法论,从意义和价值的角度分析LeisureSport的概念内涵。认为社会学角度的“余暇体育”定义末能揭示出概念的深层含义,从其哲学含义上讲,LeisureSport的概念应是一个体育行为方式。同时根据汉语的习惯,在用词上也应以“休闲体育”标记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2.
擅于逻辑思辨的体育哲学研究与擅于以史为鉴的体育史研究既不应也不能区隔而作,思想史的梳理就是兼取两者的一种研究路径。挪威体育学院Gunnar Breivik教授在2018年国际体育哲学年会中所做的主题报告《从“体育哲学”到“体育的哲学”:体育哲学的历史、身份与多样性》(刊于2019年9月出版的《国际体育哲学》),以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推陈出新地启发新时期体育哲学的思考与论证方式。体育哲学是一种学科;“体育哲学”(Philosophy of Sport)是一种抽象式的体育哲学思维方式;“体育的哲学”(Philosophies of Sports),以复数形式表达意指在不同的体育场境下形成的人类思维。  相似文献   

3.
思维滥觞及体育、竞技在科教文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PE)和竞技(Sport)思维滥觞体现在体育和竞技语词、概念双脱落,认为身体化即体育,金字塔大体育,不计特性和本质,“历史因果链条”说,“家族相似”说。指出体育(PE)和竞技(Sport)在教科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足球的基本形态及其价值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体育本体的角度切入,将体育分为Play, Gam e, Sports, Sport 四个层面,对不同层面上的足球的不同表现形态及其价值属性,进行哲学与美学、历史与文化分析。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学习与思考国内人士对体育概念两种主要不同认识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最近在美国出版的《体育与竞技—现代导言》一书.对美国学者如何理解“体育(Physical Education)”和“竞技(Sport)”这两个概念及其关联内容进行了介绍与评述.本文认为,目前美国人对“体育”与“竞技”的认识正趋于分明,体育(Physical Education)不是竞技(Sport—athletics),不是娱乐(Recreation),不是闲暇(Leisure),Sports没有扩大到概括体育(PE).  相似文献   

6.
聚焦于思维方式境迁,对当代中国“体育本质”重新发问。凝聚体育哲学学者在体育之所“是”与所“在”上的争议,彰显当代体育哲学论战背后的“分析式”与“存在式”2种思维方式的此消彼长。发现:左右体育哲学学者思考的是深匿于概念定义、理论阐释与争议中,以特定哲学理论为代表的思维方式,其间呈现一条从“西方逻辑”向“中国智慧”迁移与融汇的过程。古典时代的“符合论”、近现代康德之后的英美分析哲学、欧洲大陆哲学分别对古希腊竞技理念、当代体育哲学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并产生西方逻辑下的体育哲学“分析主义—实用主义”“社会学—历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分析模式。随着西方逻辑的解释乏力与概念困境的出现,中国体育哲学汲取西方体育哲学理论成果并兼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初步形成“知行合一”特色体育哲学的“智慧式”思维方式,进一步促发了对体育学与哲学关系的反思,并形成新的体育哲学概念与理论系统。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两个概念的逻辑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探讨了“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两个概念的科学性。认为:“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区分开来;从逻辑学角度分析了目前“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两个概念存在的缺陷,并对“学校体”与“体育教学”两个概念进行了再定义。  相似文献   

8.
真义体育思想对中国体育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学锋 《体育学刊》2004,11(4):7-11
在简要论述“真义体育观”主要学术观点的基础上,从哲学思维层次,全面阐释了这种体育观产生的哲学文化背景。这对引导体育界人士通过对体育概念的争议,进一步认识西方深厚的哲学文化底蕴,吸取精华,加强逻辑思维修养,更好地把握中国体育在新世纪的根本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概念体育”的提出、沿革与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对我国体育教学改革进程中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的意义进行了阐析,并从课程改革需求的角度解读“概念体育”的实质与内涵。研究认为,借鉴美国“概念体育”教学理论的经验,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师角色进行调整,坚持运动实践和活动教育,但重点转向“运动的人本价值”而非运动技能本身,使学生明了“运动对人和人的生存与生活如同氧气一样不可或缺”,努力实现体育课程与科学的高度融合,构建健康观念、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使学校体育价值长远有效,才能使学校体育教育迈上健康之路。  相似文献   

10.
从体育与文学的关系谈"体育文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从历史起源、哲学基础、心理功能三个方面阐释了“体育”与”文 学”的密切联系,并结合“体育文学”的发展,提出了“体育文学”的概念及未来“体育文学”发展的几点对策,以期能以全新 的思维理念引起人们对“体育”与“文学”良性互动关系的思考,进一步促进“体育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通过论述休闲、休闲体育以及中国休闲体育,从而进一步提出:中国武术是一种中国式的休闲体育活动,休闲时代成为中国武术新时期发展的机遇期。以中国武术的健身价值作为其发展的基础,借助现代传媒的力量,推动武术发展,利用休闲时代构筑的巨大平台大力发展武术产业。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闲暇体育现状及实施闲暇体育教育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杰  梁若雯 《浙江体育科学》2010,32(3):53-55,67
闲暇体育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浙江省15所高校的学生进行闲暇体育现状的调查,发现学生参与情况不容乐观;但调查也显示闲暇体育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闲暇文化将成为21世纪高效的社会生活和优质的个人生活的重要标志。重视和加强大学生闲暇体育教育的实施是实现闲暇价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论Sport概念的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回顾了Sport概念的由来及变迁的基础上,对近代以来,国际上关于Sport概念的研究、发展及定义的过程做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环首都体育休闲圈"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河北省提出的建设“环首都体育休闲圈”的战略构想,在分析河北体育休闲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提出进行整体战略规划,突出区域特色,建立多层次的休闲体育项目体系,建立多元组合营销策略,提高体育休闲业服务质量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5.
First World Congress of Science and Football, Liverpool, 13–17 April 1987

Conference on Sport, Leisure and Ergonomics, Burton Manor College, Burton, Wirral, Cheshire 26–27 November 1987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法等,对美、加、英、澳及中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有代表性的142所大学“休闲体育”相关院系、学位与专业设置等情况进行了分析与统计。结果显示,其学位、文凭、证照、辅修设置都十分丰富,层次分明;其本科、研究生和辅修各方向设置,名称纷繁多样。分析认为,学位加辅修模式是中外休闲体育专业发展的主流形式。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然休闲体育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运用休闲体育理念,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自然休闲体育战略选择及其现实意义,探索"人-体育-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并提出了建立自然休闲体育理念、制定自然休闲体育规划、开发自然休闲体育资源等建议,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自然休闲体育资源整合、城市人文景观设计、居民体育方式追求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特别是自然休闲体育环境建设提供价值和目标论证,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休闲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体育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关注,西方未来学家预测:到2015年可以让人们把生命中50%的时间用于休闲体育,休闲体育将逐渐演变为人类生活的中心内容。那么在我国休闲体育发展如何,本文从其概念,影响因素,功能等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关于运动参与概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动参与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体育学习领域,越来越受到广大体育工作者的重视,但原有运动参与概念只是对运动参与领域目标的总体描述,而不是其真正定义,不利于理解运动参与的内涵。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界定运动参与的概念、提出运动参与的特征,指出运动参与是指学生在体育课堂或课外体育活动中身体、心理等方面的投入。运动参与的特征为参加活动过程中身体和心理两部分的不同表现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