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心理自然实验方法,测量大学篮球运动员的“球感’”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球感”是篮球运动员后天训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项专门化复合知觉,它的主要成分是运动员的动觉分析器对篮球的准确精细的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2.
对乒乓球运动员“球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乒乓球运动员“球感”概念、定义及其内涵与外延,分析了“球感”的产生及其发展的生理机制,指出人体条件反射原理即为“球感”的生理基础,并通过分析这一特殊条件反射的全过程,提出培养“球感”所必须处型好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自然实验方法,以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为样本,以篮球的3种属性量度差异为指标,测量篮球运动员的“球感”能力。  相似文献   

4.
谈排球运动员“球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着重从心理学、生理学角度对排球运动员“球感”现象进行分析。阐述如何在训练实践中运用有关感知觉规律培养运动员的“球感”。  相似文献   

5.
<正> 排球“球感”是人体各分析系统在排球运动中逐渐形成的综合活动的集中表现,是一种复合的专门化知觉。它的典型特征是能够比较精确地感受球的重量、弹性、体积,以及球的力量、速度、方向等。“球感”虽然看不见、摸不着,给人以抽象感,但它却影响,支配着基本技术运用的准确程度和运动水平的提高。在排球教学和训练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的技术动作很规范,但在运用时往往不理想——球不到位,而且心中没数。其原因之一,就是“球感”不好。形成良好排球“球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在练习中要使身心处于积极思维、主动体  相似文献   

6.
《乒乓世界》2003,(2):54-55
大致来说,初学者亟待加强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球感和动力定型。 球感代表你对球性的熟悉程度,譬如,能否把握球的弹跳规律,触球时手上的感觉是否敏锐,等等。球感的建立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唯手熟耳”。为弥补上台练习时间的不  相似文献   

7.
女篮运动员“球重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球重感”是指球类运动员对球的重量的知觉所达到的精确分化程度。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揭示,“球感”在球类项目中有重要作用,它是运动员“技术水平获得高度发展并出现竞技状态的心理标志”,“是争取胜利的重要心理因素,也是优秀运动员突出的心理特点之一”。“球感”是一种复合知觉,其特点在于运动员能对球的形状、轻重、弹性、空间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的变化达到极为精确的分化程度。运动员要获得高度发展的“球感”,良好的“球重感”无疑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排球“球感”能力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学生排球“球感”能力的途径屈东华(河南大学475001)“球感”说起来给人以抽象感,虽然摸不着,但是看得见的。尤其在排球普修课的教学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球感,对完成教学训练任务,掌握和提高排球基本技战术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何谓“球感”,是指人体与...  相似文献   

9.
利用准备部分培养学生“球感”的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排球普修课学生普遍“球感”较差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对利用准备部分培养学生“球感”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黄捷 《四川体育科学》2004,(4):37-37,34
“球感”是篮球运动训练比赛中形成的一种复合的特殊知觉。“球感”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运动员对球的支配。培养“球感”要有目的性、系统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练习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1.
“球感”是球类运动员对球的特性的感知能力,在普通高校女生排球课中加入“球感”练习对学生学习有何影响,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效果对比,得出:普通高校女生排球课中加入“球感”练习,符合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排球技术的掌握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话说“球感”安徽师大体育部宋元平排球比赛中,每一项技术的运用都受球感的支配,它直接影响着技术的提高和发挥,究竟什么是排球运动员的球感呢?从生理学观点来看,球感是各分析系统综合活动形成的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表现。从心理学观点来看,球感是一种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情景模拟法”对我国女排二传队员分球战术判断能力进行了实验观测,基此,建立起能力评价数学模型,用定量分析法测评其分球战术判断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此测评方法具有较强的鉴别效力,满足体育和心理测量学中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客观性的要求,且具有“仪器电子化、结果定量化的评价客观性”之特点,故可作为一种运动心理能力测量方法在排球训练与选材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排球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的技术动作很规范,但在运用时往往很不理想。究其原因之一就是“球感”不好。因此,课题组提出“排球技术教学中应强化球感练习”。通过在排球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球感,研究其对学生学习排球技术的作用,探索球感练习的实效性,提高学生对球的控制和技术的掌握能力。通过对教学实验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强化球感练习对排球基本技术的达标成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垫球和下手发球的技评成绩与传统教学法效果相同,传球和扣球的技评成绩实验班好于对照班,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篮球基本技术的分类及训练方法的设计它可分为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的训练。如下图:球感训练:控球不稳,传接球失误多,拿球不稳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该球员球感不好。中学生可塑性较大,应加强球感的练习。方法:1.双手指空中拨球,2.“8”字绕双脚交换接球,3.腰部绕环传接球。经常重复练习,球感会慢慢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篮球运动中,手与球的关系最为密切。可以说这也是篮球运动区别于其他项目的最本质特征。运动员的“球感”(又称手感)是在训练和比赛中发展起来的专门化知觉。它的特点是在于能对球的形状、轻重、弹性、空间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的变化均达到极为精确分化的程度。“球感”是技术水平获得高度发展,出现竞技状态的心理标志。如在美国NBA球队之间的比赛以及一些高水平的比赛中,我们常看到那些出神入化的妙传,在对抗中运用各种方式准确有效的投篮,以及杂技般的运球技巧,那球仿佛成了运动员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运动员一旦获得了“球感”…  相似文献   

17.
“球感”通常指能够比较精确的感受球的重量、体积、弹性以及控制球的反弹力、飞行速度、方向变化等的能力。从生理学角度来分析,人的一切运动技能的行程都是建立在运动型条件反射的过程。而且在运动技能行程过程中.来自本体感觉器的神经冲动作为非条件刺激,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运动员对球的控制与支配能力,主要取决于对球的特性的感知和调节机能,这种人体对球的特性的感知与调节,我们通常称之为“球感”。“球感”包括多种因素,如对球的形状、大小、弹性、重量、表面光滑程度,球受力时的速度及方向变化等。这些因素通过皮肤分析器,视觉分析器和运动  相似文献   

19.
论篮球裁判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篮球比赛中的实际,论述了篮球裁判员心理素质培养的几种方法。即注重“球感”的建立;加强表象训练,头脑形成清晰的篮球运动表象;注意临场信息反馈,提高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20.
小学阶段是学生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动作频率、奔跑速度、灵敏、柔韧、协调等运动素质和时空间知觉发展的敏感期,是学习足球技术动作的最佳时期。那么,如何发展小学生球感和基本控球能力呢?以下我就来谈谈自己的看法。足球充气后便富有弹性,便会随着外力蹦蹦跳跳,对这个不听话的“可爱的小怪物”,就必须要先熟悉它的“脾性”,发展球感和基本控球能力是熟悉它的“脾性”的最好方法,是学习踢球的“入门功夫”。与所有的球类项目一样,发展球感和基本控球能力是入门的必修课,一流的足球运动员对球的感觉与NBA超级球星的手对球的感觉一样。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