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时下的报刊很多都刊登征婚广告,报刊编辑有必要把好征婚广告的文字关。比如,有的女性在征婚广告中公然宣称要征“有海外关系”“家境富有”的,有的男性在征婚广告中宣扬“父母双亡,无负担”;有的还把“工作轻闲”作为自己的一大“优点”;等等。这些东西之所以能刊登在报刊上,与报刊编辑对  相似文献   

2.
周茹 《新闻记者》2002,(11):21-22
“男 ,39岁 ,1.70米 ,本科 ,离异 ,自营公司年收入120万元以上 ,有私车和多处豪华高档商品房 ,经济基础雄厚 ,英俊儒雅 ,豁达开朗 ,有生活品位 ,觅有修养温柔贤惠的小姐。”一些“顶尖”人才的征婚广告频频露面。他们真那么优秀吗 ?婚介广告太离谱 ,是读者普遍的感受。①一直以来 ,征婚版块作为未婚男女的桥梁 ,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大量夸大其辞的征婚广告的出现 ,破坏了征婚广告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同时 ,征婚广告的组成要素———广告的真实性以及品位直接关系到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法律责任、整体形象等众多“要害”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中,能否把新闻与广告等同起来,所谓“广告新闻”是否应该存在,这是新形势下给我们提出的新问题。本文通过对“广告新闻”的分析,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以获取正确的认识。如果大家留心的话,就会从前一时期的报纸中发现“广告新闻”、或“新闻广告”的字眼,要分析广告新闻,首先要搞清什么是“广告新闻”。《山西日报》84年10月7日的“市场万象”专栏里有这样一篇文章,对广告新闻做了一番解释。  相似文献   

4.
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出的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本刊记者走访了几位新闻界人士和企业代表,请他们就这件事发表意见。加强报纸综合质量管理梁衡(新闻出版署报纸管理司司长):在如何看待“有偿新闻”的问题上,有些人有模糊认识,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出的《通知》。就是要向舆论界澄清这种认识。广告就是广告,新闻就是新闻,不要搞什么二类新闻、软新闻、要坚决禁止“有偿新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完善的条件下,有一些信息性新闻不太好归类。我认为:这就要看信息的最大受益者是哪一方。如果是和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关系密切,涉及群众最大利益的信息,则可以将这种新技术、新科研成果在新闻中加以报道、推广;如果是单纯的厂家开业、推销产品、宣传企业自身,则应列入广告。在国外,所有的新店开张、新产品上市都是以广告形式出现的。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相似文献   

5.
新闻广告,通过新闻的形式来做广告,完全是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比起赤裸裸的广告来,更令人厌恶。不管什么样的广告.以广告的面目出现,直接告诉你那是一个广告,要不要看随你,你可以喜欢.你也可以讨厌直接跳过。但“新闻广告”就不一样了,它是以新闻的面目出现的,让读者以为是新闻,看下去才发觉原来是一则广告。广告是真君子或者真小人,但“新闻广告”就是十足的伪君子了,  相似文献   

6.
新闻与广告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信息,前者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满足人们的多层次、多方面的信息需求为目的;后者则包含“明确的广告主”、“付费”、“最大限度推销商品”等要素,是一种市场行为,带有功利目的。前者必须客观公正、平等告知;后者则很大程度地包含了自我宣传、劝说诱导的因素。尽管新闻与广告的定义、性质千差万别,但“告知天下”则是二者的最终目的。由此就引出某些共同点,比如语言艺术,不但新闻强调语言,广告更强调语言。从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广告是向公众介绍商品、服务内容等的一种宣传方式,一般通过报刊、电视、广播、招贴等形式进行。新闻工作者看广告要多“一只眼”,用特别的眼光看广告,对所看的广告进行分析、判断,从中找出新闻资源,并对其中有新闻价值的部分进行挖掘、报道。  相似文献   

8.
“包装”作为一门艺术,运用到电视媒体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事。人们在看新闻、看文艺节目、看电视剧、看广告、看纪录片的同时,惊喜地发现还有一些形象的、生动的,或大气磅礴、或委婉简约的频道形象宣传片穿插于各类节目之间,短则几秒,长则几十秒,令人赏心悦目,每每于  相似文献   

9.
最近有关部门收到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丁克同志的来信,反映报纸大量刊登所谓“新闻广告”问题,认为:一,“新闻广告”实际上是把党报商品化了,虽然也规定有这样那样的附加条件,但从本质看,它是出卖版面,谁出钱就可以大大地为谁鼓吹.二、从分配形式看,报纸本是党和政府花钱办的一项事业,它的主要任务是  相似文献   

10.
以妙取胜     
有则药物广告:“……本公司为您提供蟑螂的最后晚餐。”这一则广告并没有详细说明药物作用的文字,仅以“蟑螂的最后晚餐”一句看似普通的语言,却收到了绝妙的广告效果。蟑螂是家家户户十分讨厌的害虫,给它一顿最后的晚餐,一切由蟑螂引起的烦恼都会解决,有谁还不想用这一药物来一试呢! 这则广告的妙语可以给我们写稿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您看呢?  相似文献   

11.
“刻板印象”——新闻与广告的双重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惺 《新闻界》2005,(5):63-64
新闻和广告是媒介内容的两大构成部分。新闻为广告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广告为新闻采写提供经济支撑.二者可谓是唇齿相依、休戚与共.但是这对盛开在媒体之树上的姐妹花却各有各的职业守则,各有各的道德标准.一种现象从新闻的立场看可能是臭名昭著,避之惟恐不及;从广告的立场看则契合了某种利益方面的需要,成了香饽饽.英文中有一句话非常精妙地描述了这种情景:“oneman's meat is an otherman'spoison”(某人之佳肴即他人之毒药)。  相似文献   

12.
读者论坛     
新闻不该“捉迷藏”长丰颖川读者论坛有一位叫“李怡青”的女演员,笔者最早是从媒体上知其名的。有“消息”说,李怡青在广州一家“内部报纸”的第一版赫然刊登了一整版的征婚广告,配有颇具性感的泳装近照。为此,她耗费了10万元人民币,创迄今中国大陆征婚广告“天量...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的俗话:“看书看皮,看报看题.”读者看报纸,首先是通过标题来选择他要看的新闻.一个好的标题,可以把一篇好的新闻送入千家万户;标题平平,则会断送记者采访写作的心血.标题之于新闻,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近两年,长江日报国际新闻版在标题制作上力求翻新、突破,采用“厚题薄文”,以追求浓眉大眼、庄重、明快、大气势的版面风格,得到报社内外部分同仁和读者的肯定,初步归纳,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了尝试.一、营造戏剧效果  相似文献   

14.
写几篇精品文章容易,集中力量办几期精品报也容易。但是,要把一张报纸办成真正的精品报,则难。因为,在新闻内容,新闻时效上你要比别人高出一筹;在版面处理、报道角度、写作方法上始终比别人做得好,这得看你报社的总体实力。因此,在实施精品战略中,搞好运行机制的改革,提高报社的总体策划和采编能力,非常重要。建立捕捉新闻的快速反应机制新闻是“易碎品”,这一特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信息时代更为突出。因此,“争取时间,就是争取受众”,时效性是评价报纸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很长一段时期,在新闻界,为了避免、减少新闻失实…  相似文献   

15.
周骥 《新闻实践》2006,(11):F0002-F0002
创意不是广告的专利,作为平面作品的报纸版面,同样可以“玩”一把创意。那么,报纸版面创意怎么“玩”,特别是新闻版面怎样来“玩”创意?宁波日报的几个时事副刊版从某种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先看宁波日报关于阿拉法特逝世的新闻副刊“不死鸟折翼”。版面以“V”字为设计元素作整体造型,并通过“V”  相似文献   

16.
如今,每天打开报纸,各式各样广告扑面而来。众所周知,刊登广告除内容要实事求是。外,文字一定要准确,即,语言要规范。从目前报纸刊登的广告看,不规范的语言处处可见。这里试举几例:“勤奋学习+补××剂=100分”、“××口服液每天送你一位新  相似文献   

17.
《一月谈》登了民会同志的文章,提出“广告新闻化”好,读后很有同感。但我由此又想到另一个问题:如果把“广告”与“新闻”调个位置,变成“新闻广告化”,恐怕就不好了。而这正是当前经济新闻写作中一种常见的弊病。新闻广告化,或者有意无意地把新闻写得近似广告,在目前经济报道中是不少的,特别是在商业、市场动态一类新闻中,所见尤多。象有家报纸在报道一家工厂生产××牌护肤霜时,就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8.
新闻是新闻,广告是广告,二者绝不可以划等号。然而近些年来,在有的报纸上,新闻和广告却打破了界限,彼此不分,广告用新闻来表现,新闻中包含着广告.使新闻的“无偿”变成了“有偿”。有偿新闻在报纸版面上的表现形式,一种是消息、通讯,一种是专栏、专版。  相似文献   

19.
看了贵刊今年第二期《从信息量看可读性》一文后,感到有一说法不科学。文中说,“文汇报每日广告量比贵州日报每日广告量多195平方厘米,这在当前活跃的经济生活中,较能吸引读者”。这几句话把广告所占篇幅同广告量混为一谈,又把广告量和信息量混为一谈了。其  相似文献   

20.
“广告新闻”,应该只有一种,即用新闻形式写的广告。尽管有些论文把它说得学问很深;但我以为无非是广告词写作上的一种改进,“万变不离其宗”,它终究是广告。然而,最近听说了一些报刊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