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色赞美线     
邓静桐 《作文》2023,(6):15-16
<正>那天,我坐在位子上,看着作文本上“发表”两个大大的字和一条条长长的红色赞美线,开心得直冒泡!我恨不得告诉所有人:“我的作文被老师表扬啦!”这节是语文课,孔老师抱着一堆作文本走进教室,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这次作文大多数同学写得都不错,只有几个同学需要重写。”以前我的作文都是勉强过关,但是这一次我可是绞尽脑汁写的,自认为还可以,不知道入不入得了孔老师的法眼。我悄悄抬起头,看了看周围的同学,他们也都一脸紧张加期盼地看着孔老师。  相似文献   

2.
一个作家的写作生涯,也像小溪似的,沿着流水向上游走,走啊,走啊,就会发现他也写过作文。我上小学时,就没少写作文。在小学一、二年级时写的是联句,比如老师写个“我”字,我就接着写“要吃糖”或“要买糖儿”。上改良私塾(私塾是私人教书,一般是学古文。“改良私塾”是学课本),学三、四年级课程时,我们基本上学写的是日记。我写的日记是豆腐账,从早晨起床一直写到晚上睡觉,能写一两千字。老师也不批评,还表扬我写得多。那时,老师也偶尔出一些作文题目让我们写。小学五年级后,我对作文特别感兴趣,尤其是记叙文、描写文。哪…  相似文献   

3.
王卉 《快乐阅读》2011,(6):116-117
儿童作文贵在"童"字,难也难在"童"字,不是儿童写不出童心,童真,童趣,童语。而是我们教师的引导出了偏差。我们应当引导儿童作文向儿童生活回归,向儿童心灵回归,把原本属于儿童的话语权还给他们,以童眼看世界,童心去想世界,童真去感世界。让儿童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让他们书写属于自己的作文。  相似文献   

4.
今年,我教三年级语文,两次作文教学的经历,让我感触颇深。学生第一次写周记,我要求至少写250字。一个孩子写的是“图书馆”,我一看,都是大人的话。跟孩子的妈妈交流后,才知道这篇作文是她陪着儿子,用了4个小时写出来的。孩子的妈妈还说,她的孩子不会写作文,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于是,我决定在“作前”多指导。  相似文献   

5.
近日,在我们的作文辅导班里,发生了一件“乞丐门”事件。一天,上作文辅导课,我们都在专心地写作文。就在我一会儿冥思苦想j一会儿奋笔疾书时,突然遇到了“拦路虎”。我思来想去就是想不出有个字怎么写,看看左右同学都在认真地写着,我不便打扰,只好向老师求救:“吴老师,请问‘乞丐’的‘丐’字怎么写?”  相似文献   

6.
作文既是反映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也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性训练。从目前小学作文教学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不喜欢上作文课。如去年我接任四年级语文教学第一次上课时,我首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喜欢上作文课的同学请举手。”当时全班同学竟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没有举手。接着我问了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你们为什么不喜欢上作文课?”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作文难写不知道写什么。”从他们的回答中,细想一下,我们的学生由于条件有限,每天的生活大都是那样机械、单调,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  相似文献   

7.
作文指导课,年级不同,学生情况不同,命题不同,很难说有固定的环节模式。归纳一下几十年来个人的做法,无沦在什么情况下上指导课,有三个环节我都是抓住不放的。一、范文引路学生叫喊作文难,“不知道写什么”是一个大关。指导课上抓这三个环节,也正是为解决选材问题而安排的。范文的使用,在打开学生思路方面会起到  相似文献   

8.
袁会玲 《教学随笔》2009,(10):27-27
“自命题作文,但要以爱为旋律……”一次作文课上,我刚把这行字写在黑板上,一个学生就皱着眉头说:“真没意思,这作文从小写到大,都是老一套的题目,没劲儿。”另一个接嘴:“就是,这个题目我们在七年级上期期末考试时写过,老师到底烦不烦呀,就不怕累到自己?”  相似文献   

9.
我的梦想     
最早发现我有一点文学才能的,是一个姓张的高个子老师。他教我们语文,是我们的班主任。大概是上四年级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关于“五一”劳动节学校开运动会的作文,张老师大为赞赏。后来,我又写了许多作文,都被老师拿到课堂上念,有的还抄到学校的黑板报上,有一篇还被附近的中学拿去当作范文学习。  相似文献   

10.
“画”作文     
徐初苗 《师道》2008,(1):40-41
下班回家,见女儿正坐着“咬笔杆子”。 “写什么呀?”我问。 “作文呗。”女儿一脸懊恼地回答。 我凑过去一看,只见稿子上才写了“春天到了”四个字,下面是一片空白。一问才知道是老师今天布置了作文,写春天的。  相似文献   

11.
我在农村任教已快十年了,在这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知语文教学的重任是什么——教会学生写作文。然而,一提到“作文”两个字,就会使学生和老师都感到头疼。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改学生的“假”而“空”的作文。这是目前农村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日,在我们的作文辅导班里,发生了一件“乞丐门”事件. 一天,上作文辅导课,我们都在专心地写作文.就在我一会儿冥思苦想,一会儿奋笔疾书时,突然遇到了“拦路虎”.我思来想去就是想不出有个字怎么写,看看左右同学都在认真地写着,我不便打扰,只好向老师求救:“吴老师,请问‘乞丐’的‘丐’字怎么写?”  相似文献   

13.
今年我已经上小学四年级了。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我对数学、英语、自然、美术等几门课都有兴趣,唯独感到作文特别难。每次写作文时,我坐在那里抓耳挠腮,不是想不出写什么内容,就是不知从何写起,再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表达。同其它课比,作文花费的时间最多,老师扣的分也最多,所以我最怕老师留作文。有一次,我到外公家串门。妈妈对我说:“外公是学中文的,你向外公请教,作文怎么写?”外公听了我对作文的感受后说:“你看别的同学的作文是怎么写的,看多了,写作文就得心应手了。”外公特意给我订了一本《小雪花》杂志。《…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可是有不少老师认为儿童到三年级才开始作文,作文挨不着一年级儿童的边,因而把时间、精力集中在单纯的识字教学上,与作文脱节。有的虽让一年级儿童进行作文训练,但又出现刚开始兴致高涨,一段时间后兴趣全无的现象。我们发现,一年级儿童对直观形象的图画特别感兴趣,一幅画似乎就是一个故事,就是表达他们内部情感的文字。能否将“图画——说话——写话”三者结合起来,加强低年级儿童作文起步训练呢?为此,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我进行了儿童写“图画日记”的尝试,仅半年,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试验大致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图画与说话结合,指导学生有目的地画,有意识地“写”。一年级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直  相似文献   

15.
一个作家的写作生涯,也像小溪流似的。沿着流水向上游走去,走啊,走啊,就会发现他也写过作文,在黑格、蓝格本上写的作文。我上小学、初中时,就没少写作文。今天,我已经白了双鬓,合上眼回想当年作文的情景,仍有一种进入童话境界的很美又很神秘的感觉。那毕竟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在小学一、二年级是联句。老师写个“我”字,我就接着写:“要吃糖”,“要买糖人儿”。上改良私塾(私塾是私人教书,一般是学古文。改良私塾是学课本。)学三、四年级课程时,是写日记。我写的日记是豆腐账,从早晨起床一直写到晚上睡觉,能写一两千字。老师也不批评,还表扬…  相似文献   

16.
作文课上,一个平时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忽然抬起头,用胆怯的眼我看着我,欲言又止,但手中的笔始终不能落到纸上。过了一会儿,他又这样看着我。我看他那样子,知道碰到挡路的字了。于是我便和颜悦色地问:“×××,你什么字写不出?”见我叫他,他红着脸忸怩地站起来说:“‘可以’两个字怎么写?”顿时我的火气全上来了,真想大声呵斥他:“五年级学生连这两个字都不会写。”但我看到他那乞求而又可怜的目光,我强忍住了火气,把“可以”两个字写在黑板上。有的同学听到他问这两个字,发出了嘿嘿的笑声。我向这几个笑的学生扫了一眼说:…  相似文献   

17.
常有人这样批评现在的孩子,说当今的独生子女只知道被爱,却不知道爱人。事实真是这样吗?读一读本栏目的几篇习作,我可以为我们的同学们骄傲地说一句:我们的同学们是懂得爱人的,他们的心中有着“大爱”!一年级小朋友汪光凯的习作《一块小蛋糕》,写了他的哥哥因为小作者的作文被当做范文,而用自己的稿费买蛋糕“庆祝一下”的事。这篇习作是他的哥哥六年级学生汪琦代他寄给我们的。汪琦在信中说,他是《作文世界》的读者“,很有幸”在《作文世界》上也发表过习作。因此,他尝试着代弟弟投稿。“投稿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他能够在同龄(人)中炫耀一番…  相似文献   

18.
笑话数则     
做语文老师的乐趣①有一天,我在班里表扬了一位同学,说他成语“青翠欲滴”使用得好。下一次交上来的作文,几乎每个人都用了“青翠欲滴”。“教室的一角有盆青翠欲滴的花”;“爸爸拿出青翠欲滴的酒杯”;“她穿上了一件绿色的裙子,真是青翠欲滴。”有个男生居然写:“这两天我感冒了,我的鼻涕青翠欲滴。”②另一位学生的作文让我不敢给分。一篇四百字的作文居然每句之间都没有丝毫联系。比如说,第一句是写每天早晨有个大叔在街头卖豆浆,第二句却是公园里划船的人很多,第三句能写到月亮像个鸡蛋黄。所以我怎么看都好像是几十个造句拼凑起来的,其…  相似文献   

19.
十年来,我一直教小学低年级的语文。1960年秋季,开始担任五年制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进行教改试验。到上学期末,这班儿童已经学会了拼音字母,识字1672个,巩固率在96%左右。儿童对所学习的字词,一般都能书写正确,运用恰当。上学期期终考试时用“迅速地”、“随时随地”和“象……一样”等词给他们造句,全部做对。在阅读和表达能力方面,一般儿童都能阅读《和爸爸一起坐牢的日子》、《儿童时代》、《中国少年报》等读物,看了简短浅显的文章能说出它的大意,有的还能分段。这班儿童已经开始作文,已经会写简单的便条、日记和书信,在书面作业中会运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等六种棕点符号。一般儿童都知道一句话包括两个部分,能够分辨出简单句子中的主要成分和次要成份。各个学期的识字数量是:第一学期学会拼音字母,识字750个;第二学期识字545个;第三学期汉字377个。今天回过头来看看,我觉得第一学期内容多了些,要求急了些,儿童负担也重了些;第二、三学期内容又太少了,进度太慢了。我认为,三个学期识1800字是比较适宜的。下面谈谈我教儿童识字的情况与体会。  相似文献   

20.
我家孩子叫陈佳迅,女孩,今年五年级,是个小书虫,也喜欢写作文.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家长,不是专门搞教育的,今天说说我是怎么引导孩子写作的,希望对大家有借鉴意义. 要想写好作文,离不开四个字:多读多写.佳迅写作是从一年级开始的,那时都是孩子口述我记录.我之所以从一年级就开始让孩子接触写作,是因为我想“先入为主”,赶在孩子接受学校的应试作文教育之前,让孩子试试自由的创作.我想,一个孩子如果一开始接触作文就被要求开头怎样、结尾怎样,会被框住,那他可能就写不出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