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物学校的熊猫老师,给课代表松鼠布置了一个小任务:每天在“语文乐园”里写一个成语,并且要注上拼音。小松鼠愉快地答应下来。第二天,小松鼠第一个来到学校,在“语文乐园”里端端正正地  相似文献   

2.
一天,山羊老师把小熊叫到办公室,指着句子“西瓜像蜜一样甜”对它说:“这里的‘象’字你写错了,应该写成‘像’字。”“为什么?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小熊摸摸脑袋,满脸不解地问。山羊老师说:“这两个字的读音相同,都念‘xiànɡ’,可是不一样的地方多着呢。你再看看,哪儿不一样?”小熊仔细一瞧说:“字形不一样,‘像’字多了一个单人旁。”山羊老师说:“对!可是最重要的是使用方法不一样。我教你一首儿歌吧:‘像’和‘像’,都念‘xiànɡ’,使用方法不一样。形态样子要写‘象’,景象、气象和印象;相似比喻要写‘像’,眉毛弯弯像月亮。”小熊…  相似文献   

3.
一天,某青年教师一边拿着作文本,一边惋惜地说:“秦老师,你看,学生的作文写得多好呀,可惜就是分不清‘的’、‘地’、‘得’,唉!我不知讲过多少遍了,可就是没有什么效果!你说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4.
捉“李鬼”     
晚上,我正在家里做作业。突然,后面有人在叫:“快捉‘李鬼’呀!”我回头一看,是爷爷。我惊讶地说:“‘李鬼’在哪里呀?”“看你的作业,‘弹琴’写成了‘弹’,‘休息’写成了‘体息’,这不是‘李鬼’吗?”爷爷笑着说。哦!我又写错别字了,我忙用手捂住作业。爷爷亲切地说:“做作业要认真,不能粗心大意,从小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一边听,一边点头。从此,我的作业里就很少出现“李鬼”了。王王令捉“李鬼”$湖南省衡阳市氮肥厂子弟小学二(1)班@汪宁  相似文献   

5.
每天清晨,辽宁省东港市第三中学的每一间教室内都很热闹——教室前的电子白板播放着不同的画面:激情慷慨的励志演讲、紧张有趣的成语大会、神奇瑰丽的科学天地、美丽迷人的自然奇观……掌声、笑声不时传来。这便是该校开展的"学生自主教育每日一课"活动。"一日之计在于晨。"谈及开展这项活动的初衷,校长孙家增说:“要让学生们在新的一天从‘看世界’开始,通过‘看’启迪心灵、陶冶情操,鼓士气、长知识、修品德、促成长,为一天的学习定音,为未来奠基。”  相似文献   

6.
《小读者》2010,(9):66-66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李煜来信说:“桑德对小熊说:‘哈哈,你完了。’小熊嘿嘿一笑。突然,后面大叫一声:‘放开我儿子,要不我就吃了你!’桑德转身一看,有一只大熊,对大熊说:‘您慢走,您慢走啊,  相似文献   

7.
去年下学期,余见大孙子所读小学第三册《语文》17课中的“绿树成阴”,认为是“绿树成荫”之误,遂写了个便条告知孙子的语文老师周异春小姐。周老师很认真,她回条子说《新华字典》上就是这个字,没错。在我几十年的印象中,树木遮住阳光所形成的阴影应当是“荫”,怎么会是无草木的“阴”,这激起了我要查查语文工具书的兴致。《康熙字典》、《古汉语大词典》上说,荫通“阴”,但“树阴、林阴”可否写成“树荫、林荫”,众说纷纭。《别字辨析》上说:“‘阴’、‘荫’都可以指阳光不到的地方和景况,如‘树阴’也可写成‘树荫’。但‘…  相似文献   

8.
考验老师     
一天上完课,我正欲走出教室,一女生拦住我:“老师,‘卤莽’的‘卤’字这么写对不对?”我看了看纸上的字一时语塞。读了4年中文系,只知有“鲁莽”一词,还未留意过是否有‘卤莽’一词。我极力地回忆,却拿不准“卤”是否正确。其实我当时只要翻一下学生放在书桌上的字典就可以解决。但我放不下脸来,我的课一直颇受学生欢迎。过了一会,我严肃地对她说:“你不晓  相似文献   

9.
今天没人管     
星期天的早上,小猴的爸爸妈妈要去加班,让小猴自己玩。“没人管了!好开心啊!’,小猴高兴极了。忽然电话铃响了,好朋友小熊在电话里说:“小猴,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爸爸妈妈今天加班,没人管了!”“太好了!太好了!没人管的一天开始了!”  相似文献   

10.
摘挑回来     
一天,天气晴好,小猴和小熊到山上的林中去摘桃子。小熊摘了46个桃子,比小猴少摘了18个桃子。在回来的路上,他们遇到了饥饿的小猪,小猴说:“咱俩给他些桃子吧。”小熊说:“好啊。”  相似文献   

11.
有一天,小熊布布和邻居们在一起玩,一只小山雀飞来告诉他们:“好消息,好消息!大山后边的村子里,来了杂技团!”说完,小山雀飞去了。 布布和邻居们多想看杂技表演呀!可是,这儿离大山可远呐,还得渡过一条波浪滚滚的大河。 这天夜里,小熊布布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第二天清早,小猴和小狐狸去地里干活,看到大草坪的一棵树上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  相似文献   

12.
一次,我讲《将相和》这篇课文,我问道:“‘相’和‘将’分别指谁?”学生顺利作答:“‘蔺相如’和‘廉颇”’。我刚想顺势板书,可脑瓜像卡了壳似的,“蔺相如”的“蔺”字,想不起来怎么写了。心想:“瞎写吧,不仅会误人子弟,还会招来学生的嘲笑。翻书吧,又怕耽误时间,怎么办呢?”突然,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同学们,仔细观察板书,看老师写的‘蔺’字正确吗?”我刚一写完,教室里就沸腾了。“老师,写错了!”“那谁来教教老师?”“上边是个‘艹’,下边是‘门’。‘门’里面是个‘住’多一横。”同学们争着发言,一笔一画教得甚是认真,好像生怕教不会我这个老师似的。我认真地写着,很快,一个大大的、工工整整的“蔺”字就诞生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连声说:“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可以当我的老师啦!”同学们的脸上洋溢出胜利的微笑。我看大家意犹未尽。又使出一招:“‘廉颇’这两个字更不好写。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教教大家呀?”话音未落,同学们就急匆匆地打开课本找“廉颇”去了。很快,一只只小手就接二连三地举起来了……  相似文献   

13.
期末考试后,老师站在讲台上问我们:“考得怎么样?”哪知,同学们像是事先商量好似的——异口同声:“还行!”老师无奈地摇了摇头说:“就知道你们会说‘还行’,我能不知道你们‘还行’吗?‘还行’、‘还行’,什么都是‘还行’,以后给你们评分写批语时,我都给你们写‘还行’。”老师生气地离开了教室。试卷返回各班后,老师没有当即发到我们手上。第二天早晨,同学们早早来到学校,希望能从老  相似文献   

14.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小鸭子、小熊、小象、小猴它们是好朋友。有一天,它们来到一棵大树下,树下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草地边有一条清清的小河。四个好朋友在草地上做起了游戏。谁知小鸭子一不小心掉进了一个深坑里。伙伴们都很着急,小鸭子害怕地哭了起来。小象急忙说:“小鸭子你别哭,我用我又大又长的鼻子把你卷上来。”小熊说:“慢慢慢!你的力气太大,把小鸭子勒死了怎么办呢?”小熊又说:“小鸭子不是最爱游泳吗?咱们往坑里倒水,倒满水小鸭子不是自然就浮上来了吗?”小猴子说:“这儿有一棵大树,我爬上大树,拿…  相似文献   

15.
案例:初三政治教师蔡老师,准备在时政课上作《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入世》的讲座。当他说到“‘WTO’是何意?”时,下面一男生插嘴道:“就是‘打屁股’呗。”引起同学们一阵哄笑。蔡老师没有责怪这位学生,示意他说说为什么要叫“打屁股”,这位学生说道“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到2001年才终于加入WTO,这无形中不是被‘打屁股’了吗?蔡老师笑着点点头,告诉学生“WTO”是“世贸组织”的英文缩写,然后要求学生就“WTO”这一缩写随便插嘴,发表自己独创性的见解。有的说:“‘W’代表‘我们’,‘T’代表‘T型舞台’,‘O’代表…  相似文献   

16.
张可 《湖北教育》2007,(1):34-36
教材分析《语文乐园八》的“我来试试”版块由“读一读”、“写一写”、“背一背”组成。“读一读”中的第一项出示了6个成语,每个成语里都有带点的字,这些字都是日常容易读错的字,学习本题.让学生掌握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并积累成语;“读一读”中的第二项,安排了4组词语,  相似文献   

17.
小芳拿着张老师刚刚发下来的作文簿打开一看,老师写的批语是:“文章写得不具体。”小芳嘟噜着嘴不高兴地对张老师说:“这篇作文我写了五百多字,还说不具体!”张老师笑着说:“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字数多’不等于写得具体。请看下面这两个句子。”  相似文献   

18.
最近看到这样一段章:笔的孩子放学回家,一进门就兴奋地说:“我们班主任今天实行一项‘改革’,改站着发言为坐着发言。老师说今后上语课,他点了谁发言,谁坐着发言就是了。”笔认为这是个好的改良,应该值得推广。以后几天里,笔问孩子“改革”怎么样了,孩子总说:“我们老师一点哪个同学发言,那个同学  相似文献   

19.
前几天,我们布置了一个语文实践作业:请家长把孩子在课外认识的字写到纸上,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涂涂画画,办成一张语文识字报,并准备参加班里的“识字大王”比赛。星期三下午第一节课是语文课。按照约定,这节课我们要展示课外识字效果。中午到校后,我便急匆匆地向教室走去。来到教室门口外,我顿时怔住了:在走廊雪白的墙壁上,不知道被谁用彩笔写了几个字。看到这歪歪扭扭的字体,就断定是一年级的学生写的。“是谁呢?这么大胆,竟然违反学校三令五申强调的‘不准乱写乱画’的规定?”我恨不得立刻冲进教室,找出那个乱写者,狠狠地教训他一顿。于是…  相似文献   

20.
朱华贤 《师道》2005,(9):43-44
一位老师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在分析完课内容之后,她说:“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请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学生们有的木然,有的互相看看,有的埋头不语,无一人举手。见无人响应,老师又重复了一遍。停了一会儿,一个平时很爱举手的虎头虎脑的男生终于站了起来问:“老师,课第二小节说‘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蜷一下腿,都有可能被敌人发觉’。第五小节义说‘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转头一看……’前面说必须‘纹丝不动’,后面怎么能‘扭转头一看’?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