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夫君游宦、游学、经商等相隔的凄寂情境,使得宋代妻子们的孤独非同一般的幽深。她们在寄外词中所塑造的自我形象极少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形象,在她们的寄外词中,多是含情脉脉为情所困的苦情人,这说明宋代妻子们对自我的角色期待与社会对她们的定位存在很大的反差,她们渴望以情人兼妻子的双重身份获取丈夫感情的回报,而不是贤妻良母的无声付出。  相似文献   

2.
宋代法律原则上没有赋予妾继承夫产以及参与夫家共有财产分析的权利,同时,又承认特殊人群--无子的寡妾继承夫产的合法性.随着宋代个人对私产任意处置权利的不断扩大,妾通过遗嘱方式来继承夫产或参与夫家财产的分割在宋代明显增多.除此而外,现实中妾还可以通过独立劳动、夫赠等其他途径拥有和处置私产.  相似文献   

3.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正在读一本《元人小令集》,突然对我母亲说:“你听这首小曲儿写得真好:‘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母亲也说好。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元朝人写的散曲小令《越调·凭栏人》,作者是姚燧。这首曲词的内容太简单了,无非是—位妇女,丈夫出外很久不归,她又想他又恨他。秋天到了,又怕他在外面寒冷,所以这冬衣是寄也难,不寄也难。最终我想还是寄的。这种闺中思夫的题材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中  相似文献   

4.
寄内词是宋词中的一种独特类型,它为我们考察宋代夫妻的情感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解读这些寄内词,我们可将其分为七种情感模式,而宋代文人们不论采用何种手法,这些词的感情基调多以孤独愁苦为主,幸福欢愉的词作仅占18%。这从一个侧面丰富了我们对宋词的认识,也丰富了我们对宋代社会与家庭情感生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富锦 《教育艺术》2010,(5):30-31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元代词人姚燧的这首《寄征衣》,把妻子对身处远方丈夫的两难抉择心境写得凄婉动人。这位少妇哪里知晓,像这样处于两难困惑而痛苦揪心的何止是她一个人!它是古今中外社会时时处处发生  相似文献   

6.
悼亡词所抒写的是人世间最为沉痛和真挚的一段至情,即便是在悼念亡妾和亡妓词中,我们也同样充分地感受到了词人与妾、妓之间至亲至爱的深情,但是在这类词中,男性词人笔墨更多地涉及容貌服饰、体态肌肤、歌舞诗赋乃至云雨情事.  相似文献   

7.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被誉为“词中之龙”,因曾是战场上的英雄,他一生不失军人本色,忠君报国的志向和报国无路的苦闷,注定其悲情一世。这位悲情英雄情寄笔端,给后人留下了一首首意境广博、豪放深沉、蕴藉含蓄、刚而蕴韧性、婉而益显豪情的词章。本文试图从辛稼轩生平事迹探究其词作风格及特点,力图还原一个既豪迈狂放、又侠骨柔情——伟丈夫与儿女情集于一身的辛弃疾形象。  相似文献   

8.
李颖 《初中生》2018,(17):44-46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唐·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酬张十八访宿见赠》《酬张十八病中寄诗》《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闺意献张水部》,这些诗题里面的“张十八员外”“张十八”“张员外”“张水部”,指的都是同一个人:张籍.  相似文献   

9.
赵宋一朝,因丈夫游宦、游学、经商等因素造成的夫妻暌违,使得妻子们在赋夫词中所塑造的自我形象多是含情脉脉为情所困的"苦情人",少有浪漫幸福纵情高歌的"欢情者"。她们把词当做一种纯粹的抒情诗体,写性情的真与美,言婚姻的苦与乐,直抒性灵,格外感人。  相似文献   

10.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初读张籍的这首《节妇吟》,你一定会以为这是一首爱情诗,一定会为“恨不相逢未嫁时”玩味良久。  相似文献   

11.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它不仅是一种书写符号,还能传达出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在古代家庭女性群体中,存在着尊卑贵贱之分。处于最高层的女性无疑是丈夫的母亲,其次为丈夫的妻,再其次为丈夫的妾。这种尊卑差别从“妻、妾、威”的字形中就可以反映出来。妻妾的对立以及妾之低贱地位在妾称谓词中也能体现出来;“威”作为母亲之义隐含着一种拥有家族权力的意义在里面,也反映了在家庭里母亲受到尊重,有威信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宋代妾之家属身份与地位的边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妾的家属成员身份的确认在礼法制度和社会现实生活中都有体现和反映。随着宋代妻妾地位区别的更加明确化和奴婢法律地位的提高,更把作为家属成员的妾在夫之家庭中的地位推向了边缘化。这种边缘化不仅仅体现在其生前之种种,而且扩展或牵涉到其所生之子女和延续至其死后。  相似文献   

13.
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破阵子》一词,题为"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那么,这首词"壮"在何处?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场面壮阔词中描绘了沙场点兵的壮阔场面:在吃饱了牛肉的军队中唱起了悲壮粗犷的战歌,战马飞快地跑着,弓弦响处如霹雳一  相似文献   

14.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引自张籍诗全集382-16) 《节妇吟》是唐代张籍的一首诗歌。初读这首诗,一位可爱可亲、可钦可敬、美丽温柔多情重义的年轻节妇形象跃然纸上。她,一个有夫之妇,言词委婉而意志坚决地拒绝他人求爱,  相似文献   

15.
诗谜拾趣     
左民 《教师博览》2004,(4):28-29
宋代名女作家朱淑贞,聪敏好学,琴棋书画皆通,尤工于写诗填词。可惜当时受父母之命,嫁给了一个与她毫无共同语言的市井商人为妻。相传朱淑贞在丈夫变心之后,作过一首《断肠词》:  相似文献   

16.
《醉花阴》这首词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据说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蜜月中的她深深思念远行的丈夫。时维九月,又值重九,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独处深闺的她便写了这首词寄给丈夫。其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这三句成功地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一气呵成,营造了一个人花互怜的凄清寂寥意境,读来回味无穷,可谓千古传诵的佳句。  相似文献   

17.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应该说在了解了她与丈夫赵明诚的生活经历后,学生是不难理解和欣赏的,尤其是在教学中若附以著名歌手安雯深情演绎的该词的MTV《月满西楼》。则更是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如临其境。这种教学方法对这首词的感性认识有一定帮助,若再能采用比较法欣赏这首词,学生受益会更多。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比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宋代题画词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题画词是指为特定的画面而题跋,咏叹或唱和的词,可分为自题词、他题词、跋画词、咏画词及同题画相关的唱和词五种。宋代约有题画词人60余家,题画词作160多首。从题材内容上而言,宋代题画词主要可以分为题人物画词、题山水画词和题花鸟画词三大类。宋代题画词的兴起、发展乃至繁荣是宋代尚文重画的社会风气,词由应歌向纯文学演进和题画诗文等因素交错渗透影响的结果。探讨宋代题画词的融通与开拓,有利于加深和丰富我们对宋词乃至宋代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李清照(1084-1155),自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她生而“倜傥、有丈夫气”,敢于雄视百代须眉,其“词别是一家”,被称为婉约之宗。在欣赏她婉约秀丽词风的同时,我们更应关注她词中  相似文献   

20.
论必要条件的二难推理和回溯推理高玉楼传统逻辑的二难推理,其结构形式被定为:大前提是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小前提是一个二肢选言判断.结论或者是直言判断,或者是选言判断。如:元朝作家姚燧写的一首曲子:“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守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