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来,语境教学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普遍认可。在古诗词教学方面,借助语境教学可以使学生对古诗词的解读与把握更加深刻。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以及文化语境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真正达到入境、入情、入心,最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吟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成部分,是学习古诗词高效的方法。本文从依据曲调,由声入境;品味字词,由境入情;融情想象,由象悟情等三个方面阐述古诗词吟诵教学策略,引领学生走进古诗词的秘境,体会诗意诗情,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跨学科学习是语文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旨在通过跨学科学习,实现学科之间的关联、交互和融合等,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以跨学科学习理念为指引,把古诗词教学与音乐、戏曲、舞蹈等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的学习入情、入境、入心,真正感受到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受到艺术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自觉理解、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高职语文古诗词教学应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披文以入情”,避免了授课的枯燥乏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了课堂教学,强化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意,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古诗词教学,通过培养学生想象力,挖掘诗歌意境美,培养学生语言感受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本文从创境悟情、由境入情、融情于景、有情诵读四方面论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6.
周煜  钟惊雷 《教师》2023,(10):21-23
深度学习作为与发展核心素养相匹配的重要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强调在教师影响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度教学理念对古诗词学习提出了显现主体性、提高对话性和生成协同性的新要求。基于此,研究从深度学习理念出发,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探究深度学习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价值意蕴及特点,进而提出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入情入境,主动参与;提升素养,以教育人;建构整合,比较拓展。  相似文献   

7.
阅读共情力作为人文关怀的重要方式,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古诗词教学可以采用“激、体、悟、透”四步教学法和“熏、浸、刺、提”四字文学主张相结合的策略:创境激情,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喜爱之情;读演体情,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深层理解;善想悟情,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方法;品象透情,推动学生深入领会古诗词的意境,助力阅读共情力的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新入学的中小学生将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多读多背古诗词,实现"量"的积累。我在教学中尝试借力"微信、美篇、为你诵读(背诵软件)"等"互联网+"平台,运用"据情背、据景背、据意背、据时背、拓展背、活用背"古诗词教学六步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一、据情背中年级学生古诗词理解力还不够强,如果没有兴趣,就不愿意主动背诵古诗词。古诗词教学"入其境",才能"会其意"。导情入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从知识本位转变为学生本位,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不同学习情况因材施教,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本文主要是从学情分析视角出发,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探讨初中古诗词学习活动的设计。需要对学生古诗词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学生学习态度、认识水平以及古诗词掌握情况科学设计古诗词学习活动,能够让学生对古诗词学习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部分。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古代文化,并从古诗词中体会诗人的思想与写作时的意境,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古诗词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入情入境,引领学生徜徉于诗的意境中。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着重从"了解历史背景,置身意境""细细品读诗词,感悟意境""善于寻找诗眼,把握意境""发挥学生想象,走进意境"以及"积极营造氛围,深悟意"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三年级古诗词教学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依据其认知水平,结合年段目标,深入浅出,融情于境。采用活化朗读,读出诗情画意;关注字词,学习解词方法;想象画面,领悟诗文大意;课外延伸,促进积累运用等教学策略,使古诗词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的长久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习古诗,既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想象,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智并重,让古诗词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3.
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文心雕龙》相关内容,分别从知音之方:“博观”串联、知音之径:融情入境、知音之乐:内绎自然三个方面探索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入认识和理解古诗词,最终真正把握诗词鉴赏的方法,成为古诗词的知音,产生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4.
张俊 《文教资料》2010,(36):89-90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古诗词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而小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而且古诗词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因此学生很难与诗(词)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如何开辟一条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蹊径,引导学生直入诗海幽境?下面以一位老师执教的《如梦令》一词为例,谈谈古诗词教学应该教什么,怎么教。  相似文献   

15.
古诗词内容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古诗词教学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古诗词教学的契机,充分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品格得以提升,灵魂得以净化。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应使学生掌握古诗词的意象、意境、情与景的关系以及格律知识,加强识记、理解、分析、阐述等能力的训练,从而加快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古诗词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背诵、默写、应付考试的水平上,更不能以剖析诗词中某个名句的修辞、表现手法,完成古诗词的教学,而要让学生入情、入境,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学生对古诗词美的欣赏主要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的,所以,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学生学习古诗词,是继承传统文化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增强自身文化素养的体现。小学中段开展古诗教学,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读理解诗意,多读想象画面,入情入境,探究语言意蕴,从而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9.
<正>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从小就要让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且让学生能够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写景类诗词作为古诗词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怎样才能使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感受到古诗词的韵律美,画面美以及情意美呢?笔者在这里主要以《绝句》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一、反复诵读,读出韵律美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应使学生掌握古诗词的意象、意境、情与景的关系以及格律知识,加强识记、理解、分析、阐述等能力的训练,从而加快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