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长篇世情小说《金瓶梅》的情节叙事当中,存在着大量的丧葬描写,包括众多的人物死亡、繁复的丧葬礼仪以及宏大的丧葬场面,这些丧葬描写贯穿小说情节发展的始终。《金瓶梅》所构建的人物死亡与丧葬不仅表述了一个丰富的外在世界,而且在《金瓶梅》的情节结构、人物塑造方面也具有突出的叙事功能。具体表现在丧葬描写贯穿全书情节发展的始终,体现为一种内在的叙事逻辑结构;《金瓶梅》宏大的丧葬场面也为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多样性和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提供了"典型环境"。  相似文献   

2.
《史记》具有宝贵的历史学的价值,发展了以人物与事件为中心的叙事技巧。司马迁叙事,以事件和人物为叙事经纬,在具有典型意义的矛盾冲突中,展现出一幅幅广阔、丰富、生动的历史图卷,在艺术概括性和典型性上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韩愈继承并发展了《史记》这一成就。本文从私人叙事、场面描写与细节描写三个方面对韩愈散文的《史记》方法的继承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于明万历年间问世以后,就引起人们的强烈兴趣,研究者也不乏其人。但是,没有独立成篇的论文和专著,且多以《金瓶梅》的序跋形式出现。试采用西方叙事学的方法,从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预叙等三个方面解读《金瓶梅》在叙事学方面的卓越成就。  相似文献   

4.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备的编年史,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叙事详明,生动传神,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叙事方法。其中,大量运用的细节描写在对战争的铺展,人物的刻画和叙事的趣味性方面都极具文学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细节也隐藏着作者的感情倾向。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中。通过《左传》中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读者不仅可以看到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还可以更加快速地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因此,对文中几个典型细节描写的解读可以使细节描写的文学作用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5.
在明代“四大奇书”中,《金瓶梅》的梦境描写是最多的,也是水平最高的。《金瓶梅》中的梦境描写,对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有很大的影响,产生了比较好的叙事效果。甚至世情小说之最———《红楼梦》中的很多梦境描写都是从《金瓶梅》里借鉴而来。  相似文献   

6.
《娇红记》是元明早期中篇传奇小说的代表作品,小说在人物塑造、细节描写、情感表达等方面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娇红记》艺术效果的取得与其叙事方式紧密相关,它的叙事策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诗笔手法"的运用,二是叙事角度的选取,三是叙事时间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虽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演绎的长篇世情小说名著,但其叙事模式却多半是依托于《水浒传》演化而成。从小说发展的角度来看,自《水浒传》到《金瓶梅》可谓是体认着小说叙事范式由历史传奇向世俗人情叙事转化的演进轨迹。因此,《金瓶梅》小说叙事始终张扬着作者的人性关怀、哲学幽思和生命信仰,旨在唤醒读者对生命本身的反省、抗争和自觉。  相似文献   

8.
就场面描写而言,《红楼梦》在本真生活的摹写和对场面描写的调度艺术上实现了对讲史和神魔小说的超越;与《金瓶梅》相比,其在内容和语言等方面则“青出于蓝,蝉蜕于秽”。《红楼梦》独具特色的场面描写,成为其审美构成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9.
试图以杨义的中国古典小说叙事理论为参照,以《金瓶梅》、《红楼梦》与《儒林外史》这些第一流的明清章回小说作为参考比较的对象,从叙事学角度探析《海上花列传》叙事艺术的特殊性。《海上花列传》对叙事结构的选择,显性层面上是对《金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优秀古典小说叙事艺术的继承。隐性层面上,则反映出作者对海上花国这一主题的世界观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叙事文章写得生动形象不容易,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忽略了细节描写。本文论述了细节的内涵、特点、种类和作用,通过许多例子说明细节描写对于叙事作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鉴于红学家们对《金瓶梅》与《红楼梦》细节描写的比较研究证据尚欠充分,故将这两部古典长篇小说加以细致对读,从“细节描写”一项中寻索出19条例证,进行比较分析,并加以阐释,从而就这个方面来进一步论证《红楼梦》对《金瓶梅》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书函交际是《金瓶梅》故事建构的重要载体,主导了以西门庆家庭为叙事中心的结构脉络,推动了世情小说全新建构体系的建立与成熟。《金瓶梅》书函语言及使用情境与明代日用类书所收录的供市民使用的书函具有极高的相似性,这为研究《金瓶梅》作者身份提供了新视角。在《金瓶梅》叙事建构中,书函交际具有私密性、粘连性与隐匿性三大特征。其中,私密性成为《金瓶梅》的结构基础,粘连性和隐匿性分别推动了《金瓶梅》显性结构与隐性结构的形成。书函的局限性则为反思《金瓶梅》所暴露的明代女性处境提供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13.
论《水浒传》的狂欢化叙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浒传》所写的是一群强盗的故事,把《水浒传》故事的意义合理化显然很徒劳。《水浒》的叙事和接受心理可以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进行阐释。《水浒传》中有一些粗俗、荒唐的场面,很多人物行为极为疯狂,充满暴力。作者创造了梁山泊这样一个没有等级制度、人人平等的狂欢化场所。作者还以“亲昵化”的描写,消解了强盗的可怕与威胁,拉近了读者与他们的距离。《水浒传》所体现的狂欢化叙事风格是中国叙事传统中一种历史悠久的叙述模式。  相似文献   

14.
《金瓶梅》是摹写世情的杰作。在小说中,主要人物相继死于非命,但是这种死亡叙事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从情感维度、写实特色和结构方式三个方面来论述《金瓶梅》中的死亡叙事,探讨死亡叙事在文本中的意义和作用,可以对文本有更深一步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金瓶梅》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都有浅表叙事指向和深层叙事指向,浅表叙事指向是深层叙事指向的载体和基础,深层叙事指向是叙事的实际目的,这种转换是受到了叙事主体叙事态度驱动的。  相似文献   

16.
《金瓶梅》中的窥听描写时间设置上多以节日、生日及祭日为主,空间设置中最为常见的是隔窗窥听、隔门窥听及隔壁窥听三种形式,窥听主体既有个人也有群体,是对人性的烛照。这些窥听描写增强了叙事效果,推进了情节,刻画了人物,深化了主旨。其叙事笔法源于世俗化的伦理观、空间叙事效果的追求,也是对史传文学笔法传统的传承与新变。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与《红楼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金瓶梅》与《红楼梦》作比较研究:从题材选择看,两部书的表现内容均为:描写家庭日常生活;把妇女作为主要描写对象。但《红楼梦》选取的封建家庭更具典型意义,塑造的女性形象更具典型性。从人物塑造看,《金瓶梅》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主要有:通过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描写室内陈设,陪衬或反衬人物性格。《红楼梦》对此一一借鉴,而且更为摇曳多姿,各臻其妙。从语言运用看,《金瓶梅》的语言风格对《红楼梦》有很大影响;《红楼梦》吸取《金瓶梅》优点,形成自己独有的语言特色,语言艺术超过《金瓶梅》。结论:《金瓶梅》对《红楼梦》影响巨大,《红楼梦》对《金瓶梅》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小说史上,<金瓶梅>首创情色叙事模式,堪称至"奇".情色之于<金瓶梅>文本形成的意义重大,其叙事焦点集中于人类的情色生活;其叙事的结构与现实的情色网络属基本吻合的同构关系;同时,它以情色身份为叙事关节展开人物塑造和细节刻画.研究<金瓶梅>,其性描写问题不能回避.为窥视<金瓶梅>之炉中妙谛,我们应当正视和重视其情色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19.
《项羽本纪》是我国散文中最早以人物为中心的经典叙事文学,作者通过精心剪裁,以时间为经线,以性格为纬线,经纬交错、明暗结合,清晰具体地再现了项羽其人其事,在叙事中又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和侧笔衬托,将项羽刻画得血肉丰满。  相似文献   

20.
唐代孟棨的《本事诗》和宋代计有功的《唐诗纪事》均是以有本事的唐代诗歌为主要记载对象的诗文评著作.《本事诗》中记载的本事及诗歌大多在《唐诗纪事》中可以找到.但是由于二书成书年代不同,对同一本事的记载在叙事详略、叙事方式和叙事类型上存在一些差异.相较之下,在叙事内容上,《本事诗》记载的内容更详细、语言更生动、更注重细节描写;在叙事方式上,《唐诗纪事》的叙事方式更丰富,除了本事故事,还用诗题和诗序进行叙事;在叙事类型上,《本事诗》中带有传奇色彩和志怪色彩的本事,在《唐诗纪事》中被略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