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内隐记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开创记忆的实验研究以来,记忆研究已经具有100多年的历史。传统记忆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意识范围内的记忆研究,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逐渐发现还存在着一种无意识记忆,而且它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要比人们想象的大得多,这种记忆就是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的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其操作定义是在不需要对特定的过去经验进行有意识或外显的回忆的测验中表现出来的对先前获得信息的无意识提取。 目前,有关内隐记忆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认知心理学的中心课题。  相似文献   

2.
在认知主义心理学思潮的背景下。传统的音乐教育面临挑战。根据内隐记忆的特征及规律、内隐记忆和音乐记忆的关系,阐述如何运用内隐记忆原理促进音乐记忆。  相似文献   

3.
内隐记忆是认知心理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临床医学疾病诊断、记忆康复、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内隐记忆概念的界定及研究范式的发展,并从临床医学、人格特质、情绪状态、认知风格、认知加工及内隐记忆的个体差异等六个方面总结了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内隐记忆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内隐记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有的研究证明了人类存在一种全新的记忆形式-内隐记忆,揭示了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及内隐记忆的特点,发展了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内隐记忆研究现已成为心理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有些方面的研究已引起国外学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现代认知心理学目前已经涉及到情绪与各种认知过程、尤其是情绪与记忆关系问题的探讨。对于记忆和情绪的双向关系问题,目前的研究热点是内隐记忆中诸情绪的记忆效应问题。其中,正常人与心理症患者或非正常的心理状态中的情绪的记忆效应构成了两个研究方向。前者集中探讨了心境与记忆的关系,发现记忆的心境依赖效应、记忆的心境一致性效应和资源分配效应,主张内隐记忆可能会负载某种心境的变化,进而可以通过某种先验情绪体验或情绪活动的变量集合来揭示内隐记忆的一些特征。后者从神经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机能性遗忘症、遗忘症与催眠情绪诱发、内隐知觉中的“纯粹接触效应”以及分离与去同步化等五个领域出发,系统界定了情绪记忆的内隐机能,认为与情绪反应相连的广泛的精神病症候变量均可反映内隐记忆。沿循上述思路与方法,现代认知心理学必将获得一种整合心理动力学的理论框架与手段,进一步探究认知、情绪和动机过程乃至身心交互作用等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忆和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学习的过程就是记忆的过程。没有记忆就没有经验的积累,学生就不能获得知识和技能。而在外语学习中,记忆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心理学中对记忆的研究从实践角度来讲,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主要的指导和帮助。本文就近十几年来对内隐记忆、内隐学习的研究成果谈一下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一、内隐记忆与内隐学习简介 关于记忆的研究基本上是沿着两条路线展开的:一是外显记忆,二是内隐记忆。自艾宾浩斯以来,传统的关于记忆的研究大多是对外显的、意识到的过去经验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等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内隐记忆则…  相似文献   

7.
内隐记忆作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其应用领域已经扩展到学科教学方面。英语词汇的学习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对内隐记忆、英语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及内隐记忆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作用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英语词汇学习中有效运用内隐记忆的相关策略,对英语教学工作者和英语学习者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定向遗忘是记忆研究的重要范式,是记忆心理学家关注的热点。定向遗忘的研究大多是采用外显记忆测验的任务展开,运用内隐记忆测验的研究却很少,而且研究的结果差异也非常显著。本文尝试着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操作指示符变量(记住/遗忘),考察定向遗忘是否影响自由回忆和残词补全测验。  相似文献   

9.
一个世纪以前,艾宾浩斯就对记忆进行了实验研究。艾宾浩斯的实验研究,在方法上力求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和对实验结果进行测量,激起了各国心理学家研究记忆的热潮,大大促进了记忆心理学的发展。后继者对记忆的研究,不仅取得大量的实证结果,而且推动了实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进展。鲁忠义、杜建政著的《记忆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在认知心理学框架下,系统讨论了记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演进,颇值得一读。概要说来,该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内容丰富、全面。该书不仅讨论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等早期记忆心理学对记…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内隐记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内隐记忆的研究已经被应用到了许多领域,与其它广泛领域的结合也是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内隐记忆在社会认知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概念和研究方法方面。通过借鉴其研究方法,社会认知领域的内隐记忆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1.
李顺荣 《吉林教育》2005,(10):22-23
自从记忆实验研究的初创以来,心理学家就始终未曾间断对记忆问题的探索,尤其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崛起,许多新观点和新方法都被列入到记忆研究中来,极大地推动了记忆心理学的发展。同时,记忆研究的丰硕成果也充实了认知心理学的内容。倘若认知心理学代表了当代心理学研究的大趋势的话,记忆问题则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于大多数常人而言,记忆时时刻刻都在用着,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加工分离实验范式,以大学生为被试,分别考察了即时回忆(实验1)和延时回忆(实验2)条件下,不同阶段的情绪唤醒对于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本研究发现:(1)学习前情绪唤醒对即时的外显记忆有促进作用,但不影响即时的内隐记忆;(2)延时回忆中,学习前情绪唤醒促进内隐记忆,外显记忆不受影响。本研究表明,学习前后的情绪唤醒通过不同机制影响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相似文献   

13.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记忆心理学研究分为3个阶段。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为言语学习研究,建构了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3阶段记忆过程理论体系;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为信息加工研究,建构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体系;20世纪80年代至今正在进行的是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分离研究,已有研究建构了系统说和加工说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关键词共词分析法,描述当前国内记忆研究取向与热点分布,旨在为国内心理学研究者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为今后在记忆领域内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和科学支持,利用Bicomb软件及SPSS软件对从中国知网中查询到的2003--2013年的900余篇来自心理学类别的记忆研究相关文献进行了知识图谱绘制.结果表明,记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四个领域展开,它们分别为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的关系研究、基于日常生活的记忆研究、自传体记忆研究和工作记忆研究.已有记忆研究成果多且全面,但存在理论整合少,实验对象单一,今后应该开展多领域交叉研究.  相似文献   

15.
内隐记忆是指人们不能够回忆其本身却能在行为中证明事后效应的经验,是在不需要对特定的过去经验进行有意识或外显回忆的测验中表现出来的对先前获得信息的无意识提取。内隐记忆的研究是当今认知心理学的中心课题,是弗洛伊德有关潜意识理论在现代的复活。在学困生地理教学辅导活动中,教师面对的是小群体学生在知识、方法、记忆、技巧和心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如果运用"内隐记忆"方法得当,不仅能极大地密切师生关系,强化学生的学科感情,加强学生的学习基  相似文献   

16.
内隐记忆的提出对探讨人类无意识记作用下的记忆现象、揭示人类记忆本质提供了全新的视野。该文在介绍了内隐记忆的含义、特点、及围绕其特点从内隐记忆与词汇输入量、保持量、遗忘量的关系出发,阐述了内隐记忆有利于学习者记忆大量的英语词汇,进而提出内隐记忆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方笑亮 《学语文》2011,(3):24-25
赫尔曼·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一1909).德国实验心理学家.实验学习心理学的创始人。也是最早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人类高级心理过程的心理学家。他于1885年出版《论记忆》一书。这本书是实验心理学史上最为卓越的研究成果之一,在这本书中,  相似文献   

18.
聋人与正常人内隐记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运用词干补笔的方法对聋人与正常人的内隐记忆进行了实验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 :( 1 )聋人在内隐记忆方面与正常人没有显著的差异 ,但外显记忆的成绩无论是质与量都低于正常人 ;( 2 )聋人经常以笔代言 ,对汉字有更高的感受性 ;( 3 )内隐记忆不受年龄和性别因素的影响 ;( 4)影响汉字补笔的水平有字型结构、字型相似性、汉字书写习惯等多种因素 ;本文建议可以考虑从内隐记忆入手 ,提高聋人的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内隐记忆是相对于传统的外显记忆而言的,内隐记忆是指人们不能够回忆其事情本身,却能在行为中证明其事后效应的经验(Roediger,1993).其研究起源于对健忘症患者的实验观察.早在六十年代研究者们(E.K.Warrington & L.Weiskrantz)发现,当健忘症患者不能再认.或回忆近期学过的项目时,他们却能够在一些间接的记忆测验中表现出对这些项目的记忆效果.心理学家科非(Coffer)把这种现象称为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随后在对正常人进行的大量研究中发现:启动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反映了一种自动的,不需要有意识回忆  相似文献   

20.
内隐记忆是当今国内外记忆研究的一个热点.对内隐记忆现象的深入研究,丰富了记忆研究的方法,加深了对记忆内部机制的认识.本文概要介绍国内外对内隐记忆现象研究的历史、内容和方法及其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