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铜文化从狭义上来说,往往专指青铜这一特定物质所代表的文化现象。先秦时期的青铜器达到了鼎盛,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与先秦巫风交织产生,相互影响并逐步发生转变,在先秦文学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并促进了文学的发展。从先秦文学视野出发,分析青铜礼器与巫文化的关系、青铜乐器与祭祀诗歌体制,研究青铜酒器、食器等祭祀用品与降神驱鬼巫觋之术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先秦时代,等级高低和财富多少,是用青铜器的多少来衡量的。春秋战国时期是青铜器发展的第二高峰。楚国的青铜铸造技术,是第二高峰中的高峰。本文从楚国出土的典型青铜器入手,分析了春秋战国以来青铜器铸造技术较为重要的一些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青铜纹饰丰富多彩,这些经典艺术的文化内涵深刻地影响着浸润着中国篆刻艺术。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可分为三大类:几何纹,动物纹,人物活动纹。古代青铜纹饰对篆刻艺术的影响体现在:青铜器形制对印钮艺术上的影响及运用;青铜纹饰在印章边款艺术上的应用;青铜器纹饰在篆刻印面章法和字法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青铜纹饰丰富多彩,这些经典艺术的文化内涵深刻地影响着浸润着中国篆刻艺术。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可分为三大类:几何纹,动物纹,人物活动纹。古代青铜纹饰对篆刻艺术的影响体现在:青铜器形制对印钮艺术上的影响及运用;青铜纹饰在印章边款艺术上的应用;青铜器纹饰在篆刻印面章法和字法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矿冶遗产无论是青铜矿冶遗址还是铸铜作坊遗址都有着十分丰富的遗存。夏、商、周时期,青铜冶铸的专业化生产对于人类社会从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过渡发挥了重要作用,众多古代城市遗址中发现的各类铸铜作坊遗址,无不验证了中国青铜遗产与古代城市文明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尤其是作为兵器、礼器的各类青铜器,在早期以城市为中心的国家政治和社会文明进程中更是承担着无可替代的角色。汉代以后,青铜器具依然独领风骚,带动了一拨又一拨的文化浪潮,华夏文明也正是在这些文化浪潮的推动下得以连绵不断,发展至今。  相似文献   

6.
商代晚期是我国古代青铜嚣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青铜铸品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和提高.青铜器艺术成就也是前代不可比拟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青铜器的纹饰艺术,文章意从形式美的原理对商末青铜纹饰予以分析,展示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在考古研究方面,山西近年来取得可喜的成绩,本文从出土的山西青铜器(特别是青铜乐器)为主,对考古历史中最辉煌的先秦时期的晋艺术特点进行初步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湘江和渌水交汇区出土的24件青铜器,融合了中原与江南的青铜技术,其铸造与装饰工艺达到了很高水平,并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体现了商周时期这一地区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证明了湘渌交汇区域是湖南商周青铜文明最早萌发并高度发展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9.
薛梅 《辅导员》2009,(24):59-59
所谓绘画的装饰风,是指画家在艺术形象的组织中,采用装饰图案的手法将现实对象加以组织配置。这种绘画风格,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可以追溯到灿烂的青铜时期。殷周青铜器的装饰艺术的发展,影响到后来描写艺术的发展,装饰艺术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0.
半环陇山的戎族青铜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战国时期,在今甘肃东部和宁夏南部及毗邻区域,生活着“西戎八部”和其它大大小小的戎族部落,它们共同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即“戎族青铜文化”。该文化归属于“中国北方青铜文化”,但又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既受到了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传播冲击,又汲取了关中地区秦人及中原地区华夏族的先进文化因素,是一种典型的地方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11.
青铜铸造的器物在潮湿、盐碱等环境中极易被锈蚀损坏,锈蚀主要有无害锈蚀和有害锈蚀两大类。从青铜锈蚀作用机理分析,除去Cl^-和CuCl是除去铜锈、防护青铜器物锈蚀的关键,通过反应原理分析,介绍了几种较为理想的化学除去铜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干青铜器的虎形造型及纹饰,分为立体雕虎、图案化的透雕式虎足和线刻虎纹三大类。其中最典型又最负盛名的,就是立体雕虎中的伏鸟双尾青铜虎。新干青铜器的虎形造型及纹饰,是商代青铜文化在江南的典型代表,既蕴含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又展示江南区域文化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3.
《江南铜研究———中国古代青铜铜源探索》,是裘士京教授新近出版一部学术专著。该书以历史学、文献学、古文字学、田野考古发掘和科技考古成果相结合,对江南铜的四个发展阶段详加论述,并从“江南铜”这一点切入,牵扯出一系列有关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问题,多有独到的见解,改变了我们许多传统看法,破解了古代青铜铜源之谜。中国最初大量出土青铜器的是夏、商、周王朝政治经济中心的中原地区,但中原及其周边地区作为青铜器主要原料铜和锡的资源是十分匮乏的。郭沫若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中原地区商周时期青铜或青铜冶…  相似文献   

14.
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青铜器很多,其中又以青铜乐器数量为最.这些青铜乐器大都铸有铭文,铭文内容包括了:祈求福禄、娱神、乐人等多种类型,且都蕴含着丰富的诗乐思想.淅川下寺青铜乐器铭文不仅体现了楚国诗乐思想的发展状况及特色,更体现着春秋时期周代中央王室与各诸侯国在诗乐文化方面的相互交流与影响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5.
2011年最"萌"文物鸮卣在网上走红,成为社会上认知度最高的文物之一。山西博物院馆藏青铜鸮卣是商代晚期器,出土于山西省石楼县二郎坡村。青铜器是"宗庙重器",卣作为礼器中的酒器,将其形象塑造为鸮的形象,是因为鸮是神圣女神、死亡女神和再生女神、战神的象征。  相似文献   

16.
借助美术课堂教学传承历史工艺文化,培育文化传承人,是保护和发展历史工艺文化的有益探索。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以青铜器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在探索适合学生教学模式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热爱、传承青铜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两周时期,随着王室与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势力的此消彼长,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疆域范围、宗教思想、礼乐制度、生产力水平等方面随时代变化而变化,青铜礼器的生产与流通不可一概而论。青铜器铭文中出现的"用作"或是"自作"皆不当解释为器主自己铸器,而应该是器主用金、贝或其他物品从青铜铸造作坊订购或交换自己所需器物,但此类交换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可能仅限于王室控制的手工业作坊与诸侯卿大夫之间,而不存在私人作坊买卖现象。  相似文献   

18.
刘娟 《鸡西大学学报》2012,(10):143-144
中国商周时期青铜纹饰艺术精美而神秘,一直是古今中外艺术家研究和学习的宝贵典范。试从现代艺术构成的角度,通过对商周青铜纹饰的秩序与层次、纹饰的渐变以及纹饰的虚实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解读古代青铜纹饰里的空间表现。这不仅对青铜艺术有了更新的认识,而且对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开拓了无限空间。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青铜器集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于一身,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作为青铜器重要组成部分的青铜纹饰,因其繁缛华丽富于变化,且文化内涵丰富,激发了人们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兴趣。在安徽枞阳地区保存的大量史前至商周时期的遗址中,出土许多颇具特色的青铜文化,器物造型别致、纹饰华美。以青铜方彝为例,器物纹饰精美细腻、巧于构思、组合奇特,包含了兽面纹、夔纹、鸟纹、蝉纹等多种纹饰,突出展现了青铜器的纹饰之美。时至今日,青铜器的纹饰艺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仍被广泛运用,闪烁着广博、精深的文化之光。  相似文献   

20.
在“五七干校”时期江南水乡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青铜一家。主人公青铜因为一场高烧而变成了哑巴。城市里的葵花因为爸爸工作原因,也来到了这个小村子。到村子没几个月,葵花的爸爸就因意外去世了。可怜的小葵花被青铜一家领养,葵花认了青铜作哥哥。到了葵花要上学的年龄,她想让哥哥青铜也一起上学。可青铜觉得自己是哑巴,年龄又大,坚持让葵花一人去上学。虽然上不了学,但青铜会让葵花放学后教他认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